书名:家常肉菜一本就够
:29.80元
作者:甘智荣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53743011
字数:
页码:160
版次:1
装帧:软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1、烹饪家庭化入手,将肉的拌炒烧蒸卤等常用技法尽收其中,讲究烹饪的易学、快速、经济等特点,风味南北兼具,菜色花样迭出,肉类美食天天可以不重样。2、本书精选的肉菜均为姓好学易做的经典菜式,让你在家就能轻松做出不同风味的猪肉美食,在享受烹饪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全面满足你及家人的食肉之欲。更多精彩好书请点击这里:营养排毒家常菜275例家常小炒一本就够*下饭的美味川菜绝味家常湘菜一本就够
PART 1 猪肉大杂烩
14 鱼香豆腐酿肉馅
14 香炸潮式果肉
15 酥炸韭香里脊丝
15 大盘肉
PART 2 鲜嫩可口丸子
104 砂锅清水丸子
104 珍珠丸子
105 湘味珍珠丸子
105 红烧狮子头
106 砂锅丸子
106 砂锅一品丸
PART 3 美味营养煲汤
140 茶树菇猪肉煲
140 红豆黄瓜猪肉煲
141 节瓜瘦肉汤
141 苦瓜煲五花肉
所选菜例皆为简单的菜式,材料、调料、做法面面俱到,烹饪步骤清晰,详略得当,同时配以精美彩图,制作要点一目了然,十分易于操作,让你做菜时更加得心应手。同时辅以丰富的健康烹饪常识,告诉你猪肉的搭配禁忌及让美食更加营养、健康的小窍门,指导你为家人健康配膳,让你和家人吃得更合理、更健康。
甘智荣
中国烹饪大师,菜品鉴高级顾问,多次参与电视台美食类节目,《厨师》第二季深圳赛区评委,荣获国际食品餐饮博览会大厨奖,荣获环球厨神国际挑战赛银奖,深圳饮食协会名厨委员会专家委员。
从事烹饪工作多年,专业造诣深厚,精通粤、鲁、湘、赣、闽等诸多菜系美食的烹调,擅长冷热菜制作、食品雕刻、面点工艺,特别是对新派菜品的研发独具天赋,能将当前盛行的刀工技法、调味工艺及烹饪技法完美组合。被多家酒店聘任为策划师和技术顾问,担任多所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主任及烹饪讲师,创办智荣厨艺网 ( www.zhirongcook.com )。多年来,培养专业人才成果显著,并长年开设家常菜家庭厨艺、食品雕刻、厨师进修等各类长短期培训及远程教学课程。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对于“新手友好度”的考量做到了极致。我老公,一个对厨房敬而远之的人,上次心血来潮想做个晚餐,居然靠着这本书里对“如何切肉片才能不易碎”的详细讲解,成功地做出了几盘看起来模像样的炒肉片!书里针对不同肉类(猪里脊、牛肉、鸡胸肉)的纤维走向和处理方式,给出了非常直观的建议,比如切牛肉时要逆着纹理切,这样炒出来口感才嫩滑。这在我们家以前可是个雷区,经常切得不好,炒出来又老又柴。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调料的用量描述非常精确,不是那种“适量”或者“少许”的模糊概念,而是用克数或毫升来标注,这对新手来说太重要了,能有效避免新手最常犯的“重口”错误。我特意拿来跟另一本我以前买的“大厨秘籍”对比了一下,那本秘籍动不动就用“高汤”、“陈年料酒”,搞得我像在做化学实验,而这本“家常肉菜”系列,从头到尾都围绕着家庭厨房的实际情况来设计,真正做到了平民化和实用化。它让我老公现在也愿意进厨房帮忙了,成功地实现了“增进夫妻感情”的附加价值,哈哈。
评分从烹饪哲学上来说,这本书传递了一种非常积极和放松的态度。很多食谱书总给人一种严肃、必须完美复刻的压力感,搞得人战战兢兢。但这本《正版 家常肉菜一本就够》则显得非常亲切和包容。它多次强调“家常菜最重要的是吃得开心,不用拘泥于形式”,比如,如果家里没有新鲜的香菜,用一点点葱花代替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这种灵活性在我这里非常受欢迎。有一次我按照菜谱做宫保鸡丁,发现家里花生正好吃完了,我脑子里正准备放弃时,翻到书页角落的一行小字提示:“若无花生,可用少量炒香的白芝麻代替增加香气和口感”,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提示,但一下子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让我得以顺利完成那顿晚餐。这种“在每一个可能出错的地方都准备好Plan B”的设计思路,让整个烹饪过程充满了安全感。它不仅仅是一本教你怎么做菜的书,更像是一位在厨房里陪着你、随时能给你提供建议的良师益友,让人在做饭这件事上,从心理上获得了极大的放松和愉悦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说实话,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不是那种老式菜谱那种密密麻麻的排版,看起来清爽多了。我特别欣赏它在图文排版上的用心,每一道菜都有清晰的步骤图,而且不仅仅是成品图,很多关键的“过渡步骤”也配了小图解,比如“肉块如何均匀上色”、“汤汁如何收浓到冒大泡”这些细节,单靠文字描述是很难理解的,有了图示,一下就茅塞顿开。我之前学做西红柿炒鸡蛋,老是炒得水汪汪的,就是因为不明白鸡蛋该什么时候下锅,这本书里关于肉类和蔬菜搭配的章节,特别强调了不同食材下锅顺序对口感的影响,这点让我受益匪浅。比如,它建议炒一些容易出水的蔬菜时,先将肉类炒至断生并盛出,再处理蔬菜,最后回锅合炒,这样能保证肉的焦香和菜的脆嫩,口感层次瞬间丰富起来。这种循序渐进、注重细节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我不是在照本宣科,而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而且,书里还穿插了一些“营养小贴士”,比如哪些肉类适合搭配哪些蔬菜可以帮助消化或增加铁元素吸收,这些知识点虽然不是烹饪核心,但极大地提升了这本食谱的“内涵价值”,让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做菜,还顺带补习了点基础营养学。
评分哎呀,最近真是迷上了研究新菜谱,想着给家里的餐桌换换花样,结果入手了这本号称“家常肉菜一本就够”的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心里还是挺忐忑的。我这个人做菜吧,讲究的是个“快手又好吃”,毕竟下了班累得像条狗,谁还想花两个小时伺候一盘菜啊?这本书记载的那些手法和配料组合,简直是为我这种“厨房懒人”量身定做的。我尝试了里面一个叫“懒人红烧肉”的做法,平时做红烧肉总觉得火候掌握不好,不是太油腻就是肉炖不烂,但这本书里的那个版本,用高压锅加上特定的调味顺序,愣是把五花肉炖得入口即化,颜色还贼拉漂亮。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用那些稀奇古怪、跑遍全城都找不到的香料,用的都是我厨房里常备的葱姜蒜、酱油醋这些基础调味品,这对于日常操作的便利性来说,简直是加分项中的战斗机。而且,书里对火候的描述特别细致,不像有些菜谱只写“中火慢炖”,它会告诉你“当锅内发出轻微的咕嘟声,且蒸汽开始均匀冒出时,转为小火,保持锅内微沸状态”。这种实操性极强的指导,让我这个厨房小白也能很快上手,建立起做菜的自信心。我已经决定,接下来的几周就主攻这本书里的所有鸡肉菜式,听说那个“香菇滑鸡煲”特别下饭。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肉类保存”和“提前备菜”这块内容的深度挖掘。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周末会选择一次性准备好几天的食材,但肉类处理不当很容易变质或影响后续烹饪的风味。这本书里有一章专门讲了不同肉类(比如绞肉、整块排骨、切好的肉丝)如何用不同的保鲜袋密封、放入冰箱不同区域进行冷藏或冷冻,甚至连冷冻肉如何“恰到好处”地解冻都能讲得头头是道。我以前都是直接扔在室温下自然解冻,结果就是外面都快化成水了,里面还是冰坨,口感大打折扣。按照书里的建议,提前一天将其转移到冷藏室缓慢解冻,再进行烹饪,肉质明显保持了更好的弹性。此外,关于“提前腌制”的部分也极具操作性,它列出了一个“万能腌肉基础配方”,适用于绝大多数家常炒肉,只需要根据菜肴的特点微调一两种调料即可。这极大地缩短了我的烹饪时间,我现在晚上炒个青椒肉丝,从冰箱拿出肉到上桌,全程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效率飞升。这本书真正理解了当代人对“效率”和“品质”的双重追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