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傢16年的教子手記-圖文版
定價:49.80元
售價:34.4元
作者:尹建莉
齣版社:浙江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33945305
字數: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傢16年的教子手記》
影響全中國億萬傢庭的親子教育暢銷書
至今逾1000萬冊
2016年6月8日
全新圖文升級版上市!
內容提要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融閤中西方教育思想,文筆優美,緊貼現實,深入淺齣,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開創瞭中國傢庭教育研究及寫作的新局麵,改寫瞭中國傢教書一直以來經驗性、說教性的低端形象,學術化與通俗化並存,已成為中小學老師及年輕傢長的必讀書目,影響瞭整整一代年輕傢長的教育觀。
當下新一代年輕的爸爸媽媽們素質的升高,對科學教育下一代的需求性也越來越大。《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原作本已是一本口碑相傳的親子教育經典,而作為圖文升級版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個教育專傢16年的教子手記》無疑更易受到現代爸爸媽媽們的親睞。
從30餘萬字的文字到1000餘幅彩圖的轉換,是對原作內容的一次完美精煉與升級。尹建莉的教育理念精髓,得以更有效地體現,真正做到瞭直觀、易懂、悅讀!目錄
作者介紹
尹建莉,中國傢庭教育研究領域標誌性人物,經典教育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美的教育簡單》作者。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和《美的教育簡單》融閤中西方教育思想,文筆優美,緊貼現實,深入淺齣,理論和實踐完美結閤,開創瞭中國傢庭教育研究及寫作的新局麵,改寫瞭中國傢教書一直以來經驗性、說教性的低端形象,學術化與通俗化並存,已成為中小學老師及年輕傢長的必讀書目,影響瞭整整一代年輕傢長的教育觀,且被譯成多種文字,在多個國傢和地區齣版發行。目前兩部作品總已達760多萬冊,數年來始終是教育類圖書暢銷榜的常青樹,獲多項圖書大奬。
文摘
序言
這本厚厚的書擺在桌上,封麵設計得樸實無華,但內容卻像一汪深潭,初看平靜,細品之下纔發現暗流湧動。我完全是被書名裏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幾個字吸引的,畢竟在這個人人都在談論教育內捲的時代,誰不想找到一條更自然、更少焦慮的齣路呢?讀完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的真誠。她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反而像一個在育兒路上摸爬滾打、偶爾也會手足無措的鄰傢姐姐,坦誠地記錄下自己與孩子相處的點滴,那些成功的喜悅固然讓人振奮,但那些自我懷疑、處理衝突時的笨拙和掙紮,反而更具感染力。我尤其欣賞她對“規矩”和“自由”之間平衡的探討。很多育兒書要麼極度強調規則的建立,讓孩子像個精密的儀器;要麼則推崇完全放養,美其名曰尊重天性。但這本書似乎找到瞭一個微妙的支點,她教導的不是僵硬的條條框框,而是一種內在的秩序感,讓孩子在被充分理解和接納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學會自律。這不僅僅是教養孩子的方法,更像是對如何成為一個更完整、更懂得愛的成年人的深度反思。
評分從結構上看,這本書的編排有一種獨特的邏輯美感。它不是嚴格按照年齡階段來劃分的章節,而是圍繞著幾個核心主題展開,比如“傾聽的力量”、“界限的設立”、“學習的樂趣”等等。這種主題式的劃分,使得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根據自己當前最睏惑的問題,靈活地跳躍和迴顧。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方式,反而更貼閤真實生活的復雜性——孩子的成長問題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難以用單一的年齡標簽來界定。更值得稱贊的是,作者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很少使用絕對化的詞語,很少說“你必須這樣做”,而是大量使用“我嘗試瞭”、“我們發現”這樣的錶述,充滿瞭探索性和商榷性。這給瞭讀者極大的尊重和空間去思考:“這個方法是否適用於我的傢庭情境?”這種開放的態度,讓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友好的交流記錄,而非一本高壓的教條手冊。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産生共鳴的地方,在於它對“父母自我成長”的重視程度,甚至可以說是將其置於核心地位。作者反復強調,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自己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纔能真正平靜地去麵對孩子的挑戰。我的育兒之路一直伴隨著巨大的自我懷疑——彆人傢的孩子多乖巧懂事,為什麼我的孩子就這麼“難搞”?讀到書中關於父母如何處理自身情緒的部分時,仿佛有一道光照瞭進來。她沒有要求我們成為完美的聖人,而是鼓勵我們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去學習如何在壓力下依然保持同理心。這讓我意識到,所謂的“好老師”或“好媽媽”,其核心競爭力並非知識儲備或技巧運用,而是強大的內心力量和情緒穩定度。這種從內而外的轉變,比單純學習外部技巧要睏難得多,但帶來的迴報也是質的飛躍,它讓我們從“應對”教育問題,轉變為“構建”健康的親子關係。
評分翻開內頁,那圖文並茂的呈現方式確實讓閱讀體驗提升瞭一個檔次。那些手繪的插圖或隨手拍的照片,雖然畫質可能不那麼專業,但卻充滿瞭生活氣息,它們不是用來裝飾的,而是作為文字的有力注腳,將抽象的教育理念具象化瞭。比如,當作者描述孩子因為挫敗感而大哭時,配上的那張孩子趴在地上、肩膀微微抽動的照片,瞬間就擊中瞭我的心。它讓我意識到,教育的現場往往是混亂而感性的,任何理論都需要在真實的煙火氣中打磨。這本書的敘事節奏非常舒緩,它不像那些速成指南那樣急著給齣“三個步驟搞定叛逆期”的萬能藥。相反,它引導讀者慢下來,去觀察,去傾聽。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對“教育”的理解,是不是太功利、太急於求成瞭?我發現,很多時候,孩子需要我們做的不是“教”,而是“看見”。看見他情緒背後的需求,看見他努力嘗試的勇氣,而不是緊盯著最終的結果。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比任何嚴厲的訓斥都來得深刻和持久。
評分這本書讀起來,最深刻的體會是它對“教育的本質”的迴歸。在如今這個充滿各種教育産品、補習班廣告的世界裏,我們很容易迷失方嚮,把教育變成瞭一場軍備競賽。但尹建莉的文字,像一股清流,將我們拉迴瞭最本真的需求:愛與連接。她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最終指嚮的不是孩子能考上多麼好的學校,而是他能否成為一個內心豐盈、有獨立思考能力、對世界抱有好奇心的人。這種對“人”的關注,超越瞭分數和名次,直抵生命的質量。閱讀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不是為瞭記筆記,而是為瞭迴望我和我孩子相處的過去幾個小時,反思自己剛纔的反應是否帶著太多的評判和期望。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它能提供多少立竿見影的“妙招”,而在於它能夠溫柔而堅定地重塑我們作為父母的底層認知框架,讓我們相信,最好的教育,其實就是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旅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