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名中医教新手父母育儿
定价:32.8元
作者:吴建隆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9
ISBN:978755522418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用中医方法养孩子,从零岁调理到青春期。
内容提要
本书集结作者多年的儿科临床经验,针对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各阶段常见的小毛病,提供新手父母全方位对应方案,并用温和、少副作用的穴位按摩和食疗促进孩子的体内健康,为孩子的终身健康打好基础。同时,父母也可用中医食疗改善自身体质,更能通过按摩增进亲子间的互动,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目录
作者介绍
吴建隆医师 中国医药大学中医学学士、台湾阳明大学医学工程硕士,现任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儿科、针灸骨伤科、内科、皮科,著有《泡杯好茶不生病》等健康类畅销书。
文摘
哮喘
小朋友哮喘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形:因为吃了很多寒凉的药物或食物造成身体虚寒,或者因为感冒严重,喘咳得很厉害,而引发哮喘。
为什么身体虚寒会造成哮喘呢?在中医来说,心肺属于阳气旺盛的地方,若吃太多寒凉的药物或食物,心肺阳气会不足,出现心悸、胸闷、喘咳等症状。长期下来,因为心肺阳气不足,就形成哮喘。
当热性病邪进入体内,会与小朋友的纯阳之气相互作用,就很容易高烧,身体摸起来像是火炉,体内有过多的火,身体就要把这些火通过呼气排出体外,但小朋友气管和鼻腔通道狭窄,一时要让所有的火气都从这条呼吸道排出,反而会造成拥塞,身体只好用快速呼吸、收缩胸部或颈部肌肉、扩张鼻孔的方式迫使热邪排出,因而造成哮喘的现象。
因此中医主张对于热性哮喘,用清热、发汗、利水的方式,帮助身体把火气排出去,而不是用药物迫使肌肉和气管放松、呼吸变缓以压抑哮喘的症状。一般来说,中医会用麻杏甘石汤来治疗。
对于寒性的哮喘则用温热性的药材,例如苓桂术甘汤(组成: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或者病情较轻的小朋友则用比较温和的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柴胡桂枝汤即为小柴胡汤加上桂枝汤)。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先由中医师辨证,不可擅自用药,因为不当用药可能会让火气更大,或损伤小朋友的元气,出现肠胃不好、胃口变差之症。
还有些人主张服用枇杷膏来改善哮喘、感冒,但以中医的观点来说,枇杷膏润肺,有治疗喉咙干痒的功效,但对于清热、降火并无实质的帮助,因此在哮喘或感冒严重时服用枇杷膏不会太有效果。
除了内服药物外,还可通过三伏贴或三九贴的方式来改善体质,以减少哮喘的发作。
■ 为什么叫三伏贴呢?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盛的时候),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进行治疗,以减轻疾病发作的方法。
■ 三伏贴一定有效吗?
三伏贴是针对虚寒性体质及过敏哮喘症状而设置的,需要每年三伏天各贴一次,持续三年(共贴九次),效果才会明显。若没对证或中断,自然效果打折。要让小朋友的身体真正有所改善,还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了解身体状况后再以药物调理。
另外,小朋友在贴三伏贴时要考虑到他们的皮肤状况,做三伏贴时皮肤会产生色素沉淀的状况,因为小朋友的皮肤都很细腻,而三伏贴中的药物有一些是具有刺激性的,如果贴久了皮肤也可能无法承受刺激而溃破,因此要注意贴的时间,以避免造成皮肤过敏。
另外也有所谓的三九贴,一般在12月底、1月初进行穴位敷贴,除了时间上与三伏贴有差异之外,其他原则大致是相同的。
序言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独特之处,在于它对“个体化”的强调。它反复在提醒读者,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小宇宙”,照搬任何一套理论都可能水土不服。书中提供的建议,更像是一套基础的“工具箱”,而不是一套必须遵循的“行动纲领”。例如,在描述不同体质宝宝的调理方案时,它清晰地指出了哪些是适用于大多数情况的基础方案,哪些是需要根据孩子具体反应进行微调的进阶方案。这种科学的、留有余地的叙述方式,极大地解放了我的“完美主义倾向”,让我敢于在实践中根据孩子的反馈进行调整。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武学入门,拿到了一套扎实的内功心法,而不是一堆花哨的招式。它建立的是一种底层思维框架,让你在面对未来任何新的育儿难题时,都能依靠这套框架去分析、去判断,而不是盲目地向外界寻求答案。这份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我认为这本书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从装帧设计上来看,这本书的用心程度也值得称赞。纸张的触感非常舒服,不是那种廉价的漂白纸,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感,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目录设置极具巧思,它没有按照宝宝的年龄阶段进行僵硬的划分,而是按照“常见困惑”来组织内容,比如“如何应对夜哭高峰期”、“辅食添加的误区”、“流感季的居家防护”等等,这种基于痛点的分类,让家长在遇到问题时,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章节,极大地提高了阅读效率。我特别喜欢其中穿插的一些小插画或者示意图,比如穴位按摩的图示,线条简洁却精准到位,比起纯文字描述要直观得多。这种对用户体验的关注,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一项任务。它成功地平衡了知识的密度和阅读的愉悦感,让育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反而成了一种充满探索乐趣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简洁的字体排版,一下子就给人一种温暖、可靠的感觉。我一直都在寻找那种既有专业深度,又不至于让人望而却步的育儿书籍,毕竟家有萌宝,知识储备的速度得跟上宝宝成长的速度才行。刚翻开的时候,我就注意到它对传统育儿理念的重新解读,讲究的不是盲从经验,而是结合现代科学的方法,这对我这个初为人父母的新手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特别是关于宝宝的作息规律和喂养技巧那几个章节,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调,读起来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慈祥的长辈在聊天。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一些常见的小问题时,提供的多角度的解决方案,而不是“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这给了家长极大的操作空间和心理上的宽慰,让人觉得育儿这条路虽然充满挑战,但绝对是摸索和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场必须完美通过的考试。那种对生命初期的敬畏感,在字里行间都流淌了出来,让人读完后,对即将面对的挑战充满了期待,而非恐惧。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语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没有采用那种高压的、制造焦虑的语气,反而充满了理解和共情。作者仿佛是一位洞察了新手父母所有挣扎的“过来人”,用一种非常温柔但坚定的口吻告诉我们:“犯错是学习的一部分,没有完美的父母,只有不断成长的亲子关系。”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如何应对长辈的育儿建议冲突”的讨论,处理得非常得体,既尊重了长辈的经验,又维护了小家庭科学育儿的立场,提供了一套非常实用的沟通脚本。这种对“人”的关注,超越了单纯的“养育技巧”,触及了家庭关系的层面,这让这本书的价值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照顾一个幼小的生命,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保持自己的心境平和,如何与伴侣和家人建立更稳固的同盟。这种全方位的支持系统构建,是其他许多育儿书中所缺乏的深度。
评分说实话,我一开始对这类带有“名中医”头衔的书籍是持保留态度的,总担心内容会过于晦涩或过于强调某些偏门的食疗偏方。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预期。它巧妙地将深奥的中医理论,转化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松理解和操作的“生活智慧”。比如,书中对宝宝湿疹的处理,不是简单地开出药方,而是从脾胃的调和、环境的湿热等多个维度去分析病因,然后给出的建议非常具有系统性。我尝试了其中一个关于“安神助眠”的小方法,就是通过特定的按摩手法和睡前泡脚的组合,效果出奇地好,孩子晚上确实踏实了许多。这让我意识到,真正的专业,是将复杂的知识点提炼成简单、有效的工具。这本书的行文逻辑清晰得像一张精确的地图,每一步的指引都非常明确,让你在迷茫时能迅速找到方向。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参考书”,而是恨不得随时摊在手边,随时可以查阅的“生活伴侣”,这种实用性,才是衡量一本育儿书价值的黄金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