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自然疗法系列--道引 形体牵引篇
定价:49.80元
作者:徐海朋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2227026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养生古方法,健康金手段——道引位列中国五大养生医疗手段(道引、推拿、针灸、砭石、汤药)之首,属于主动养生法,作者团队历时十年潜心发掘研发,还原道引技术,重架道引结构,对于康复亚健康人士和众多慢性疾患人群大有裨益。
(2)专业杂志,全年连载——道引技术简单,习练时间地点方便,针对各种慢性病疾和亚健康状态效果显著。《健身气功》杂志全年连载讲解道引文化和技术。
(3)专业养生,受众收益者多——习练道引,从形体到气血、脏腑的由外及内的养生保健,是健康愉悦的有效健身养生法,更是一种自然美好的生活方式。
内容提要
本书在介绍道引养生原理基础上,详细讲解练习前的准备,练习姿势,针对头部、颈项、胸胁、腹部、腰背、四肢以及全身的49种技术动作等,同时对练习后的放松和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从有形的机体锻炼入手,对肩紧张、颈椎病、腰背肌肉紧张、失眠等具有非常好的康复效果。
目录
作者介绍
徐海朋,上海理工大学,讲师,2009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体育养生学专业;2008-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外聘为教师。现为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教师,从事道引研究、教学和推广工作。参与省部级课题1项,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历时十年,潜心实践中国证候学专著《诸病源候论》记载导引法,受邀在《健身气功》杂志进行多年连载。至2015年以导引法技术为原型,融合中医学知识,完成道引重构,开辟了一条主动养生保健的古法新路。
文摘
序言
这部书的标题中“中国古代自然疗法系列”这个定语,让我对它在整个中医和传统疗法体系中的定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并非孤立地讨论某一种功法,而是被置于一个宏大的“自然疗法”的框架之下。这意味着,这本书的作者在阐述形体牵引时,很可能将其与古代的节气养生、情志调摄,甚至饮食导引等其他疗法进行了有机结合。我希望看到的是一种整体观的体现——即形体牵引不是孤立的肢体运动,而是人与天地环境互动的一个缩影。例如,在哪个季节、一天中的哪个时辰进行特定的牵引练习,会对相应的脏腑产生最佳的调理效果?如果书中能探讨古代医家是如何看待这些牵引术在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方面的作用,并提供一些历史上的养生大家是如何实践这些功法的案例,那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将远远超越一本普通的运动指南。它将成为我探寻中国传统医学精髓,构建个人健康哲学体系的重要参考。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瞬间,我的第一感觉是它的装帧设计非常典雅,那种沉稳的色调和排版,就让人觉得这本书蕴含着厚重的历史分量。我更关注的是它在理论深度上是否能满足一个进阶学习者的需求。市面上关于养生指导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流于表面,无非是教人多喝热水、早睡早起这类常识。我真正渴求的是关于“道引”这种修行方式在形体牵引上的精微之处——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拉伸动作,在古代典籍中是如何被赋予特定的意图和呼吸配合的?它的核心思想是否立足于道家内丹学的某些基础理论?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剖析这些牵引动作背后的经络学、脏腑学乃至古代的“精气神”理论是如何相互关联的。如果能辅以精美的古代插图或者清晰的现代人体结构对比图示,那就更完美了。我个人对那种强调“意守”和“气感”的阐述非常感兴趣,期待这本书能提供清晰的路径,帮助我体会到牵引过程中身体深层肌肉和筋膜的松弛,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上的放松与集中的状态。
评分对我而言,购买一本关于“形体牵引”的书,其最终目的必然是落地到日常的实践中,解决我自身存在的某些身体困扰。我一直受困于久坐导致的肩颈僵硬和腰椎不适,尝试过瑜伽和普拉提,但总觉得缺少了那么一丝“道”的韵味。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中介绍的“道引”形体牵引,与现代健身流派相比,其独特的发力点、呼吸配合节奏以及对“松紧转换”的把握有何不同?特别是那种强调“顺应自然”的理念,在具体的牵引动作中是如何体现的?是更注重柔韧性,还是更强调对内在力量的激活和引导?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详细的“循序渐进”的练习计划,并对练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身体反应和常见错误进行详尽的警示与纠正。如果能有“初级入门”、“中级提升”乃至“高级内视”的阶段划分,那就更符合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了,能让我在实践中不断精进,真正感受到身体在这些古老技法下的重塑与修复。
评分这部书光是名字就透着一股子深邃的古韵,让人忍不住想一头扎进去,探索那些古老的养生智慧。我原本就对传统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关于身体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记得大学时读过一些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入门书籍,但总感觉缺乏那种“活的”体验和实际操作层面的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修行者日常实践的窗户。我特别期待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那些晦涩难懂的古代术语,用现代人能够理解和亲近的方式阐释出来。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可操作的指南,让人明白如何通过调整自身的形体姿态,去引导身体内部的气血运行,达到一种内在的平衡与安宁。毕竟,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忽略了身体发出的微弱信号,总以为靠药物就能解决一切。这本书,或许能帮我重新拾起倾听身体的声音这种久违的能力。从书名推测,它应该会详尽地描绘古代那些独特的牵引、舒展、乃至配合呼吸的导引术,那种注重整体、强调顺应天时的疗愈理念,正是现代医学常常遗漏的宝贵财富。
评分阅读体验上,我非常看重作者的文笔是否具有那种穿越时空的感染力。有些学术性的书籍读起来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让人望而却步;而另一些则文笔优美,读起来如沐春风,即使是复杂的理论也能被娓娓道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属于后者。想象一下,作者徐海朋先生,作为一个对古代养生学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或实践者,他能否用一种既保持学术严谨性,又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向我们展示这些形体牵引术的魅力?我尤其希望看到他对古代不同流派的导引术进行辨析和整合,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比如,不同朝代的道家流派在“形体牵引”上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这些牵引术在古代的宗教仪式、军事训练,或是日常的强身健体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如果能有一些历史典故或医案来佐证其疗效和应用场景,那这本书的价值无疑会大大提升,它就不再只是一本“怎么做”的指南,更是一部“为什么这样做”的历史与哲学画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