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教子博弈论 |
| 作者 | 董万利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
| ISBN | 9787515814711 |
| 出版日期 | 2015-12-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教子如棋,善弈者胜!有了可爱的孩子,却找不到适当的教育方法;选择了和颜悦色春风化雨,孩子却依然孤僻冷漠我行我素……家庭教育成功的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懂得教子过程中的博弈技巧。父母们希望孩子能够按自己的规划和愿望顺利地成长和发展,但孩子们很多时候却并不听话,且时时处处会像“小敌人”一样与父母作对。教育是一种说服和反叛斗争较量的过程,父母有父母的策略,孩子有孩子的武器。本书作者从“博弈论”的角度,新颖地提出父母与孩子在“爱的博弈”中应掌握的策略和做法。 |
| 作者简介 | |
| 董万利,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邯郸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网运营办公室专家组成员,全脑高效单词记忆方法的集大成者。 |
| 目录 | |
| 章当家长的遇到孩子的叛逆 父母向左,孩子向右 003 你喜欢站着命令,他希望你蹲下来商量 007 “听话”就是好孩子吗 011 孩子的特点,父母不应看作缺点 015 孩子“翘尾巴”,适当“摁一摁” 018 适当惩罚,让孩子学会自律 021 第二章哭闹任性是孩子的博弈武器 哭泣是内心情绪的表达 027 总有些时候,孩子会任性妄为 031 面对孩子逆反,父母不能束手无策 036 偶有哭闹可原谅,但不能随便发脾气 039 如何纠正孩子的“暴脾气” 044 第三章吃苦还是不吃苦,父母和孩子想的不一样 孩子渴望独立,父母不肯放手 049 孩子需要爱,而不是溺爱 053 希望孩子行动,他却只说不做 057 挫折是成功的序曲,父母为何不让孩子吃苦 061 逆境中的花开得更美,别让孩子做温室中的弱苗 064 孩子想要零花钱,父母偏不随意给 067 第四章关于学习, 总有那么多的不一致 你让孩子主动学,可他却“厌学” 075 学习是一种兴趣的培养 078 父母过于注重分数,孩子反而不容易考高分 082 催逼无好果,应顺应孩子天性发展 087 不要总说“别人家的孩子”好 091 不要限制孩子看课外书 094 孩子也需要休息放松,劳逸结合效率高 097 有想象力的孩子,思想才会“飞翔” 101 第五章兴趣培养到底谁说了算 孩子的兴趣爱好,父母别强加干涉 109 尽量不要阻止孩子喜欢做的事 112 利用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兴趣 116 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孩子 118 孩子不喜欢做的事,不要强迫他 121 放下批评,用赞美激发孩子的兴趣 124 第六章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孩子 给孩子三分之一的选择权 131 孩子的未来由他们自己决定 134 与异朋友的权利,父母不要剥夺 138 引导执拗的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141 父母不做“侦察兵”,允许孩子在自己的“地盘”当家 144 困境面前,鼓励孩子选择尝试 147 第七章批评和鼓励都有“安全用量” 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批评 153 刻薄的话伤孩子的心 156 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接受批评 160 孩子的错误应该被全盘否定吗 164 父母一句“你真笨”,孩子信心被打击 168 鼓励虽好,但别把孩子压垮 171 表扬太多会导致孩子自满 175 第八章孤僻冷漠不合群, 父母心头捏把汗 每个父母都不希望孩子不合群 181 朋友是孩子生命中的阳光 184 总是接触“坏孩子”,如何教他快远离 188 如何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 191 怎样让一个冷冰冰的孩子热情起来 196 教孩子告别懦弱,敢于说“不” 200 第九章“小苗”要长歪,父母要扶正 孩子依赖心理太强怎么办 207 孩子磨蹭,父母如何应对 212 爸妈怎么疏导孩子的嫉妒情绪 216 家有懦弱娃,如何变勇敢 220 父母希望你慷慨,你却自私又自利 224 如何应对孩子的骄奢之气 229 孩子的网瘾好比插在父母心头的刀 233 |
| 编辑推荐 | |
|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好命的,孩子的好性格是家庭教育培养的结果,好的人生也是家长为孩子规划出来的。聪明的家长能够随孩子的变化而调整自我角色,提前规划好孩子的人生路,有条不紊地塑造并维护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氛围,收获幸福美满的亲子关系。 懂得“爱的博弈”的家长*幸福! 一本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心理实践书! 一本专为家长打造的教子博弈智慧书! 一本改变亲子行为模式的家长必读书! 一本成就孩子精彩人生的心灵健康成长书! 父母们,准备好了吗? 让我们赢得主动权,获得教子博弈的*后胜利吧!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对它的设计和排版也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不像那种厚重的学术专著,反而呈现出一种相当清晰、易于消化的结构,这对于忙碌的家长来说非常友好。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核心概念时所采用的那种循序渐进的叙事方式。他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家庭场景切入,比如孩子为了一颗糖果而与父母讨价还价,或者面对选择时表现出的犹豫不决。正是这些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琐碎瞬间,被作者巧妙地转化为分析“局中人”、“均衡点”的生动案例。这种将高深理论“平民化”的处理手法,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也让教育的科学性不再遥不可及。读完前几章后,我发现自己看待孩子的“不听话”或“固执”的眼光都变了——不再是简单地归咎于孩子的品性问题,而是开始探究这背后是否存在着某种双方都在坚持的“纳什均衡点”,而我的任务,就是找到打破这种僵局,引导双方走向更有利结果的“非对称信息策略”。这种思维的转变,比书里任何一个具体的技巧都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震撼,在于它对于“长期目标”与“短期利益”之间权衡的深刻洞察。我们做父母的,常常因为孩子当下的哭闹、撒娇或者一时的成绩下滑而感到焦虑,从而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比如为了快速结束争吵而答应孩子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或者在压力下放弃了最初设定的严格界限。作者通过博弈论的视角,犀利地指出了这些短期行为的“陷阱”——它们可能在眼下让你省心,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孩子错误的预期,使得未来的博弈成本越来越高。我印象特别深的是关于“重复博弈”的讨论,它强调了教育的持续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性,就像一场漫长的合作博弈,任何一方的背信弃义都会影响后续的信任基础。这让我开始审视自己过去教育中那些“时松时紧”的做法,并意识到,建立一个稳定、可预期的互动环境,远比偶尔的“大胜利”来得更为重要。这不仅仅是教育孩子,更是对我们自身教育理念的深度校准和坚持。
评分总体而言,这本书的贡献在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工具”,而非一套僵化的“操作手册”。它没有告诉你“明天早上必须这样做”,而是让你学会“面对明天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我应该如何构建我的应对框架”。对于追求高效和结果导向的现代家长来说,这种思维模式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我尤其喜欢它对“囚徒困境”在亲子沟通中的应用阐述,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父母和孩子看似都在为对方着想,结果却陷入互相猜疑和对抗的泥潭。理解了背后的机制,我们就能更好地设计出“共赢”的沟通情境。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现成的答案,而在于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去提问——去问那些更深层次的、关于人性与决策本质的问题。它让我明白,教子之道,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关于理解人性、设计机制的复杂而又充满智慧的“非零和博弈”。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看世界的滤镜都多了一层理性分析的色彩。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我对它充满了好奇心,尤其是“博弈论”这个关键词,通常让人联想到复杂的数学模型和策略分析,但将其应用到“教子”这个日常而又充满情感的领域,实在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我尤其期待作者是如何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育儿实践相结合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似乎在尝试构建一个框架,让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基于经验和情绪的教育模式,转而用一种更加理性、更具前瞻性的视角来看待亲子关系中的每一次互动。比如,书中对“延迟满足”和“信息不对称”的分析,就让我眼前一亮。以前我总觉得教育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有时候,适当地设置“规则”和“激励机制”,反而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形成长远的、有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行为模式。这种将经济学思维引入家庭教育的尝试,无疑拓宽了我的思路,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以往的教育决策,思考那些看似随意的决定背后,是否存在着一套可以被优化的“最优策略”。它不是一本空洞的说教,而更像是一本思维工具箱,教你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养育道路上,做出更明智的博弈选择。
评分从语言风格来看,这本书的文字成熟而富有哲思,但绝不枯燥,反而带有一种冷静的幽默感。作者在处理一些敏感的教育话题时,展现出了一种难得的中立和超然。他没有采取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姿态,而是以一种“搭档”的身份,邀请读者一同参与到这场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的深度研讨中。例如,在讨论如何面对孩子的人生成就与失败时,书中提出的“风险偏好”分析,让我意识到,父母自身的风险厌恶程度,是如何悄无声息地影响了孩子对外界探索的勇气和意愿。如果父母总是过度保护,本质上是他们自己在“博弈”中选择了最小化损失的保守策略,但这种策略的结果,却是限制了孩子潜在的最大收益。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很好,总能在你感觉思维开始松懈时,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或一个尖锐的问题,迫使你重新集中注意力去构建自己的逻辑链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