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捉和将军
定价:30.00元
作者:郭宇,陈华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5524544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国际象棋基础习题库”系列丛书是由青岛出版集团宁波市步景棋艺俱乐部主教练郭宇携手国际象棋国家队总教练叶江川、青岛队主教练王青伟、湖北队主教练林卫国三位大师,以及上海国际象棋小世界棋艺俱乐部理事长朱良潮、北京聪明蛙教育创始人李超、国象常青藤教学总监李弘、哈尔滨博弈国际象棋俱乐部创始人杨宝森、南通市儿少活动中心教练南通市陈华国际象棋俱乐部创始人陈华、长沙市小兵国际象棋俱乐部董事总经理戴卫华、沈阳市和平区少年宫主教练周传武等国内知名教练合作出版发行的一套系列丛书,包括《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吃法》、《国际象棋基础杀法》、《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捉和将军》、《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其他技术》、《国际象棋基本技巧》、《国际象棋求和战术》、《国际象棋突破战术》和《国际象棋基础战术》,约16000题。
内容提要
《国际象棋基本技术 捉和将军》内容介绍:捉、吃、将和杀是国际象棋中*重要的四项基本技术。用一个棋子攻击对方的某个棋子,并且威胁在下一步吃掉这个棋子,称为捉。用一个棋子攻击对方王的一步棋,称为将军。由于国际象棋规则不允许王被吃掉,所以将军时对方必须应对。捉和将军是主要的进攻技术。捉是威胁对方的其他棋子,将军是威胁对方的王。本书分为两部分,合计11 章912 题。*部分是*章到第五章,分析了捉的基本结构,反捉的6 种类型,其他捉、二捉一和捉双的基本结构,合计360 题。第二部分是第六章到第十一章,分析了将军的结构和作用,包括闪将、双将、应将、长将和抽将的基本结构,合计552 题。本书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国际象棋捉和将军的基本结构,适用于初级教练员和初学者。从教学实践来看,这些练习对初学者快速熟悉、掌握捉和将军的各种类型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目录
作者介绍
郭宇,宁波市步景棋艺俱乐部主教练,是教学经验、执教成绩、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都比较的高级教练员。指导的学生获得2005年世界青少年国际象棋锦标赛女子10岁组世界冠军。在国际象棋的基础领域,对国际象棋基本技术、基本技巧、突破战术、基本战术、兑子的原则和方法、进攻的基本理论和防守的基本理论做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是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教学大纲的编委。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简直是为像我这种刚入门的棋手量身定做的,内容编排得非常流畅,从最基础的棋子走法到中局的常见战术,讲解得层层递进,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尤其是关于开局理论的部分,它没有一股脑地堆砌那些深奥的变例,而是更侧重于讲解每种开局背后的核心思想和战略意图,这点对我理解国际象棋的全局观帮助极大。很多时候看其他教材,总觉得讲到一半就跳到非常复杂的局面,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知初学者的困惑,他们用清晰的语言和大量的图例,把那些原本看起来高不可攀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读完前几章,我感觉自己对棋盘上的空间控制和子力协调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地为了吃子而走棋,而是开始思考每一步棋对未来局面的影响。作者在讲解一些关键的战术组合时,还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经典对局作为案例,这不仅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也让理论知识有了更生动的应用场景。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友好,黑白分明的棋盘格和清晰的箭头指示,使得在复盘思考时不会产生任何阅读障碍。可以说,它为我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地基,让我有信心向更复杂的国际象棋世界迈进。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在处理“残局技术”这一块做得尤为出色,其深度和广度超乎我的想象。很多国际象棋书籍在残局处理上往往只是浅尝辄止,给几个常见的王兵残局示例就草草了事,但这本书却系统地梳理了从双方子力相对均衡到极端不对称的各种复杂残局。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象与马”对局面的分析,作者没有采用那种冷冰冰的数学公式推导,而是通过引入“优势方的行动时机”和“劣势方的防守陷阱”这两个角度来阐述,使得原本非常烧脑的计算过程变得有迹可循。我花了好几天时间仔细研究了其中关于“车兵残局”的部分,那几个关于“禁入格”和“对王”的技巧,讲解得极其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对应了一个具体的图例变化。我甚至按照书中的步骤,自己模拟了几次,发现如果不掌握这些精妙的走法,哪怕只是一个兵的优势,也很有可能被对手化解。这本书更像是邀请读者参与到一场高水平的思维训练中,它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你去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我主动思考的欲望,感觉自己的计算深度和耐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防守艺术”的重视程度,这一点常常被许多进攻型的教材所忽视。在棋局陷入劣势时,如何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顽强抵抗,这本书提供了大量的“绝地反击”和“化解危机”的范例。作者强调,顶尖棋手之所以强大,不仅在于他们如何进攻,更在于他们如何防守,如何将一盘看似必败的棋拖入复杂的均势,甚至寻找反败为胜的微小机会。其中关于如何利用“弃子诱敌深入”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换取时间”的防守策略讲解得非常透彻。我特别喜欢书中那种鼓励不放弃的精神,即便是面对大师级别的对手,只要掌握了正确的防守原则,也总有周旋的余地。这种强调韧性和心理素质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鼓舞了我,让我不再惧怕陷入被动局面。它教会我,在国际象棋中,防守和进攻一样,都是一种强大的技术,需要投入同等的学习和练习才能精通。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招法,更是一种面对逆境时的沉着与智慧。
评分坦白说,我对市面上很多声称能提升棋力的书籍都持保留态度,但这本书在“实战应用”方面的指导性非常强。它并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已经成为历史的、变化极其复杂的古老开局,而是聚焦于当代国际象棋比赛中高频出现的几种主流开局体系,并对每种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了非常客观的评价。作者在分析时,总是会非常注重“时效性”,指出在现代计算机引擎的帮助下,哪些旧的理论已经被修正,哪些新的应对策略正在成为主流。这种与时俱进的态度,对于一个希望在网络对弈或俱乐部比赛中有所斩获的棋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更棒的是,它在“心理战术”和“时间管理”上也给予了篇幅进行讨论,这恰恰是很多技术性书籍所忽略的层面。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如何在优势局面下避免轻敌,作者的建议非常实用且富有洞察力。这些非技术性的指导,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一本单纯的技巧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为你做赛前辅导,帮助你全方位地提升竞技状态。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它似乎摒弃了传统教材那种刻板的说教模式,反而带有一种老派棋手的沉稳和睿智。作者在讲解一些战术理念时,常常会引用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比如将“牵制”比喻为“无形的枷锁”,将“双重攻击”描述为“左右开弓的夹击”,这些生动的描述让那些抽象的战术概念瞬间变得具体可感。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兵型结构”的分析部分,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走棋,更是在培养你对棋局宏观态势的判断力。书中对孤兵、叠兵、通路兵的弱点与潜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实战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这些结构特点来制定长期的战略计划。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对着棋盘沉思良久,试图在脑海中预演作者所描述的几种可能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如何“看”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子力纠缠中提炼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眼前的得失计算上。读完这些章节,我发现自己对那些大师对局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能更好地领会他们布局背后的深层用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