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夏县小麦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定价:20.0元
作者:张铁栓,王曙光,张保家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511621351
字数:185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为进一步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特请19位有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编著了《夏县小麦高产优质种植技术》。 本书结合夏县实际和作物特点,按照小麦高产优质栽培配套技术,本着先进、实用、通俗易懂、实际实用的特点给农民朋友以指导帮助。
目录
作者介绍
张铁栓同志,男,汉族,1965年1月生,夏县庙前镇通峪村人,大学文化,夏县农业委员会主任。 该同志带领全委干部职工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四大农业经济指标超额完成。农民人均纯收入5311元,增幅13.2%。粮食生产十连增,总产27.35万吨,超指标38%,省奖励资金938万元。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7.45亿元,增长33%。一产增加值19.5亿元,超指标15.38%;新农村建设名列全市前茅,多次受到省市表彰;亲自组织实施的总投资5000余万元的12项惠农工程成效显著。尤其是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建设、万亩优质棉生产基地建设被列为农业部标杆工程,农村街巷亮化工程受到市委、市表彰;格瑞特生态科技示范园、禹王谷生态农业示范园等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农村经济管理规范,以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新型服务体系建设等为主的农村改革扎实推进。 先后荣获:2012年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通联工作先进工作者、市干部下乡住村工作先进个人,省农技推广先进集体、省设施百万棚建设劳动竞赛集体奖、省棉油高产创建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013年度市科普惠农工作个人、省科技传播贡献奖,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农村街巷亮化先进县、县服务型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文摘
序言
我最近接触到一本关于农业种植的书籍,它的题目非常具体,似乎聚焦于某个特定区域的某种主要作物。我一直认为,农业技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的。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觉得可能是在分享一些最新、最有效的种植方法。我比较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否会涵盖一些关于精准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比如,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大数据来监测作物的生长状况,从而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另外,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如何降低生产成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我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提高劳动效率、节约资源方面的建议。如果书中还能探讨一些关于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内容,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大了。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著作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沿性和实践性的指导,帮助农户们跟上农业发展的步伐,实现可持续的高效生产。
评分手里有一本关于作物栽培技术的书籍,虽然具体内容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究,但从其标题和整体的厚度来看,应该是一本内容颇为丰富的著作。我一直认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粮食安全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本书,听名字就感觉是在探讨如何让某种特定的作物在特定区域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这其中一定蕴含着很多精妙的学问。我尤其好奇书中会对哪些关键的种植环节进行重点阐述?例如,关于选种育种的部分,是否会介绍如何根据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来选择最适宜的品种?在水分管理上,会不会讲解如何根据作物不同时期的需水量来精准灌溉?还有,关于土壤肥力管理,有没有介绍一些创新的方法,比如轮作、绿肥种植或者秸秆还田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技术指导,帮助生产者们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生产出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
评分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农业的书,名字我记不太清了,大概是讲某个地区某种作物的种植方法。书的包装很朴实,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肯定很扎实。我一直对农业生产背后的科学和技术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切实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方法。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虽然不算华丽,但透露出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这让我对它所包含的信息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应对复杂气候变化、土壤贫瘠等挑战的种植技术,毕竟现代农业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多元化。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这些技术,无论是从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还是从科学施肥、水分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条理地阐述。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技术的应用效果,这样会更加直观和有说服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觉得有分量的农业技术读物,期待它能为我带来新的知识和启发。
评分我最近翻阅了一本关于农作物栽培的书,名字我已经有些模糊了,但它所传达的那种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科学种植的严谨态度,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结构我感觉非常清晰,像是把一个复杂的农业生产过程分解成了若干个易于理解的步骤。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如何最大化农作物的产量,同时又要保证它的品质。这就像是在一条微妙的平衡线上行走,既要追求数量,又要注重质量。书中会不会详细讲解不同生长阶段的作物对营养的需求,以及如何科学地补充这些营养?比如,是侧重于有机肥的使用,还是化肥的合理配比?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更希望看到一些绿色、环保的方法,而不是一味依赖化学农药。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提高作物抗逆性的建议,比如如何应对干旱、洪涝等极端天气,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实用的“农事指南”,帮助农户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种植水平。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农业技术的了解仅限于一些浅显的科普读物,这次偶然看到一本关于特定农作物种植的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这本书的题目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似乎聚焦于某个特定地域的优势农产品。我一直觉得,每一个地方的农业都有其独特的地理、气候和文化背景,而针对这些特点发展出的种植技术,往往是最具生命力和实用性的。我好奇书中会如何深入挖掘这种“在地化”的智慧,是如何将传统的农耕经验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创造出更优的种植模式。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如何根据当地的土壤特性来调整种植方案,如何利用本地的气候规律来安排农时,以及如何防治在当地常见的病虫害。如果书中能分享一些成功的种植户的经验,或者通过实际数据来佐证技术的有效性,那将是非常宝贵的。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看到,在看似平凡的土地上,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技术管理,孕育出高产优质的农产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