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 9787535965646

正版包邮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 9787535965646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中医
  • 经络
  • 穴位
  • 中医入门
  • 健康养生
  • 明明白白学中医
  • 正版图书
  • 包邮
  • 医学
  • 中医基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书香斋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东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965646
商品编码:29494840696
出版时间:2016-08-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
            定价 39.00
出版社 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6年8月1日
开本 16
作者 于涛,吴丽丽 编
装帧 平装
页数 258
字数 400000
ISBN编码 9787535965646




内容介绍



经络之学,源于远古,流传至今,已成为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核心之一,它以其精深大气而意会胜于言传的神秘为世人所向往,但却不可知。《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用通俗的文字和日常生活事例,解说了经络穴位的妙用,帮助您明明白白学习经络的知识:经络穴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人体各部位的常见疾病有哪些穴位疗法?经络穴位对和美容有帮助吗?如何通过经络穴位进行日常保健……全书用真人拍摄照片与解剖图结合的方式展示针灸穴位,取穴直观,定位准确,并配有速记方法,帮助记忆,为您开启明明白白学经络之旅。


 




作者介绍



于涛,男,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副秘书长、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氏奇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脐针分会常务理事、中医手法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针灸脑病和痛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参与guojia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和guojia重大基础项目“973”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13篇。参与的“针刺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2014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7)。

  吴丽丽(1973-),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guojia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主持guojia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和参编10部学术著作。曾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师讲课竞赛一等奖等奖励和荣誉称号。临床主治中医内科杂病、中医妇科疾病以及对亚健康状态的调理。



目录



上篇 经穴解密
经络腧穴 / 002
认识经络 / 002
认识腧穴 / 003
经穴的发现 / 003
腧穴定位方法 / 005
手太阴肺经 / 010
手太阴肺经名称含义 / 011
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 / 011
手太阴肺经功效及运用 / 011
肺经与时辰的关系 / 012
手太阴肺经穴位概述 / 013
手太阴肺经经穴表解 / 013
手太阴肺经要穴解析 / 014
手阳明大肠经 / 018
手阳明大肠经名称含义 / 019
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 / 019
手阳明大肠经功效及运用 / 019
手阳明大肠经与时辰的关系 / 020
手阳明大肠经穴位概述 / 020
手阳明大肠经经穴表解 / 021
手阳明大肠经要穴解析 / 022
足阳明胃经 / 027
足阳明胃经名称含义 / 028
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 / 028
足阳明胃经功效及运用 / 029
足阳明胃经与时辰的关系 / 030
足阳明胃经穴位概述 / 030
足阳明胃经经穴表解 / 030
足阳明胃经要穴解析 / 034
足太阴脾经 / 039
足太阴脾经名称含义 / 040
足太阴脾经循行路线 / 040
足太阴脾经功效及运用 / 040
足太阴脾经与时辰的关系 / 042
足太阴脾经穴位概述 / 042
足太阴脾经经穴表解 / 042
足太阴脾经要穴解析 / 044
手少阴心经 / 048
手少阴心经名称含义 / 049
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 / 049
手少阴心经功效及运用 / 049
手少阴心经与时辰的关系 / 051
手少阴心经穴位概述 / 052
手少阴心经经穴表解 / 052
手少阴心经要穴解析 / 053
手太阳小肠经 / 057
手太阳小肠经名称含义 / 058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路线 / 058
手太阳小肠经功效及运用 / 058
手太阳小肠经与时辰的关系 / 059
手太阳小肠经穴位概述 / 059
手太阳小肠经经穴表解 / 059
手太阳小肠经要穴解析 / 061
足太阳膀胱经 / 064
足太阳膀胱经名称含义 / 065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线 / 065
足太阳膀胱经功效及运用 / 066
足太阳膀胱经与时辰的关系 / 068
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概述 / 068
足太阳膀胱经经穴表解 / 069
足太阳膀胱经要穴解析 / 073
足少阴肾经 / 080
足少阴肾经名称含义 / 081
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 / 081
足少阴肾经功效及运用 / 082
足少阴肾经与时辰的关系 / 084
足少阴肾经穴位概述 / 084
足少阴肾经经穴表解 / 085
足少阴肾经要穴解析 / 086
手厥阴心包经 / 092
手厥阴心包经名称含义 / 093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路线 / 093
手厥阴心包经功效及运用 / 093
手厥阴心包经与时辰的关系 / 093
手厥阴心包经穴位概述 / 094
手厥阴心包经穴表解 / 094
手厥阴心包经要穴解析 / 095
手少阳三焦经 / 098
手少阳三焦经名称含义 / 099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路线 / 099
手少阳三焦经功效及运用 / 100
手少阳三焦经与时辰的关系 / 100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概述 / 100
手少阳三焦经经穴表解 / 101
手少阳三焦经要穴解析 / 102
足少阳胆经 / 105
足少阳胆经名称含义 / 106
足少阳胆经循行路线 / 106
足少阳胆经功效及运用 / 107
足少阳胆经与时辰的关系 / 108
足少阳胆经穴位概述 / 108
足厥阴肝经 / 120
足厥阴肝经名称含义 / 121
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 / 121
足厥阴肝经功效及运用 / 121
足厥阴肝经肝经与时辰的关系 / 123
足厥阴肝经穴位概述 / 123
足厥阴肝经经穴表解 / 124
足厥阴肝经要穴解析 / 125
督脉 / 129
督脉名称含义 / 130
督脉循行路线 / 130
督脉功效及运用 / 130
督脉穴位概述 / 133
督脉经穴表解 / 134
督脉要穴解析 / 136
任脉 / 141
任脉名称含义 / 142
任脉循行路线 / 142
任脉功效及运用 / 142
任脉穴位概述 / 145
任脉经穴表解 / 145
任脉要穴解析 / 147
带脉 / 156
带脉名称含义 / 156
带脉循行路线 / 156
带脉功效及运用 / 156
带脉穴位概述 / 158
带脉要穴解析 / 159
下篇 常见病经络穴位疗法
内科常见病 / 162
普通感冒 / 162
急性支气管炎 / 163
慢性支气管炎 / 164
支气管哮喘 / 165
慢性胃炎 / 166
消化性溃疡 / 167
急慢性肠炎 / 168
胃肠功能紊乱 / 170
习惯性便秘 / 171
高血压 / 172
冠心病 / 173
心律失常 / 174
尿潴留 / 175
单纯性肥胖 / 176
头痛 / 177
周围性面瘫 / 178
面肌痉挛 / 179
坐骨神经痛 / 180
慢性疲劳综合征 / 181
失眠 / 182
神经衰弱 / 183
风湿性关节炎 / 185
慢性肾炎 / 186
慢性肝炎 / 187
骨伤科常见病 / 188
膝骨性关节炎 / 188
颈椎病 / 190
肩关节周围炎 / 191
落枕 / 193
急性腰扭伤 / 195
腰肌劳损 / 197
腰椎间盘突出症 / 199
网球肘 / 200
高尔夫球肘 / 202
强直性脊柱炎 / 203
腕管综合征 / 205
妇科、男科常见病 / 206
痛经 / 206
闭经 / 208
功能性子宫出血 / 210
更年期综合征 / 211
乳腺增生病 / 213
不孕症 / 214
月经不调 / 216
带下病 / 218
胎位不正 / 220
子宫脱垂 / 220
产后缺乳 / 222
前列腺肥大 / 224
阳痿 / 225
早泄 / 227
遗精 / 228
男性不育症 / 230
儿科常见病 / 231
小儿腹泻 / 231
小儿厌食症 / 232
小儿流涎 / 234
夜尿症 / 235
小儿夜啼 / 236
皮肤科、外科常见病 / 237
湿疹 / 237
带状疱疹 / 239
荨麻疹 / 240
脱发 / 241
皮肤瘙痒症 / 243
慢性阑尾炎 / 245
术后肠粘连 / 246
术后腹胀 / 247
五官科常见病 / 248
过敏性鼻炎 / 248
慢性鼻炎 / 249
近视 / 251
视神经萎缩 / 253
黄斑变性 / 255
耳鸣耳聋 / 256
口疮 / 257
慢性咽炎 / 257
慢性喉炎 / 258



洞悉人体运行的秘密,掌握健康的钥匙——《正版包邮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导读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座精妙绝伦的生命宫殿,而在这座宫殿的深处,潜藏着一套复杂而协调的运行体系。中医,这门古老而深邃的智慧,为我们揭示了这套体系的核心——经络与穴位。它们如同宫殿中纵横交错的脉络,输送着生命的气息,调节着身体的平衡;穴位,则是这些脉络上的关键节点,是通往健康的金钥匙。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正是这样一本带领我们深入探究人体奥秘的指南。它并非高深莫测的学术著作,也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以清晰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将中医经络与穴位这一核心概念,以一种“明白”的方式呈现给每一位渴望了解自身健康,渴望掌握养生智慧的读者。 为何要了解经络与穴位?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亚健康状态所困扰:肩颈酸痛、腰背僵硬、失眠多梦、消化不良、情绪波动……这些看似独立的问题,在中医看来,往往与经络的阻滞、气血的运行不畅息息相关。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适应外界环境的通道。当经络通畅,气血充盈,身体便能健康运行;反之,经络受阻,气血瘀滞,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而穴位,则是经络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在特定的穴位施以适当的刺激,如按摩、艾灸、针刺等,就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因此,了解经络与穴位的分布与功能,就如同掌握了一套解读身体语言的密码,能让我们更主动、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将带你体验一场怎样的学习之旅? 本书将以系统而循序渐进的方式,引领读者走进经络与穴位的世界。它不会让您在初识中医时就望而却步,而是致力于将复杂的中医理论,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实践知识。 一、 经络体系的“导游”:清晰勾勒人体能量通道 本书首先会为您详细介绍中医经络体系的基本概念。您将了解到: 经络是什么? 它们不仅仅是血管或神经,而是更深层次的生命能量通道,是连接身体各个部位、脏腑器官的“高速公路”。 经络的分类: 十二正经、奇经八脉……这些看似复杂的名称,在书中会被一一拆解,以形象的比喻和直观的图示,让您明白它们的名称由来、走向规律以及各自承担的重要生理功能。 经络的走向与联系: 身体的不同部位,如何被经络网络连接起来?为什么某个穴位出了问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区域?本书将为您一一解答这些疑惑,让您对身体的整体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经络与气血的关系: 气血在中医理论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您将理解经络如何输送和调控气血,以及气血不足或瘀滞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 二、 穴位地图的“探险家”:精准定位身体的能量汇聚点 在掌握了经络的基本概念后,本书将带领您进入穴位这个充满神奇的世界: 穴位的概念与分类: 什么是穴位?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您将了解到十二正经的穴位、奇经八脉的特定穴位,以及一些非常重要的经验穴、特定穴,例如“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在这里将得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穴位的定位方法: 找到正确的穴位是施治的关键。本书将提供多种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定位方法,例如“骨度分寸法”和“简便取穴法”。通过生动的图示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自信地找到自己身体上的重要穴位。例如,描述如何找到“合谷穴”,不仅仅是告知您它的位置,还会通过参照周围骨骼、肌肉等标志,让您“一眼就能认出”。 重要经络与常见穴位的详解: 本书不会罗列所有穴位,而是选取了与我们日常健康息息相关的、最常用、最有效的穴位进行重点介绍。例如: 肺经与中府、云门、列缺等穴: 它们与呼吸系统、免疫力息息相关,当您出现感冒、咳嗽、胸闷等症状时,了解这些穴位将为您提供有效的缓解方法。 胃经与足三里、胃俞等穴: 它们是消化系统的“守护者”,对于改善食欲不振、胃痛、腹胀等问题至关重要。 心经与内关、神门等穴: 它们与情绪、睡眠、心脏健康有关,是缓解焦虑、失眠、心悸的“好帮手”。 肝经与太冲、期门等穴: 它们调节着我们的情绪和消化功能,对于缓解压力、改善烦躁、腹部胀气有显著效果。 肾经与太溪、复溜等穴: 它们与我们的精力、生殖健康、骨骼健康密切相关。 督脉与大椎、命门等穴: 它们是身体的“阳脉之海”,对于提升阳气、缓解疲劳、改善腰背疼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脉与中脘、关元等穴: 它们是身体的“阴脉之海”,对调理女性生理健康、改善消化吸收、提升生命活力有着重要意义。 三、 经络穴位与健康的“连接桥梁”:实用养生保健的智慧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用的养生智慧: 针对常见不适的穴位应用: 书中将针对常见的身体不适,如头痛、颈椎病、腰痛、失眠、消化不良、痛经、疲劳等,提供详细的穴位按摩或自我保健指导。您将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症状,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调理,实现“无药”养生的目标。 四季养生的经络智慧: 不同季节,人体的经络和脏腑功能会有所变化。本书将结合四季的变化,讲解如何通过调理特定的经络和穴位,来顺应天时,达到养生保健的最佳效果。例如,在春季养肝,在夏季清心,在秋季润肺,在冬季固肾。 日常保健与疾病预防: 了解经络穴位,不仅仅是为了治病,更是为了预防疾病。书中将介绍一些简单易行的日常保健方法,如“经络操”、“穴位按揉法”,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为自己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穴位图鉴”式的参考价值: 书中丰富的穴位图示,将使其成为一本随手可查的“穴位图鉴”。当您身体出现不适,或者想要进行日常保健时,可以快速翻阅,找到对应的穴位,进行自我调理。 为何选择《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 “明白”是核心: 本书以“明白”为宗旨,力求将复杂的中医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清楚,拒绝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让每一个读者都能“看得懂,学得会”。 “实践”是导向: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仅是告诉您“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您“怎么做”。本书提供大量可操作的建议和方法,让您能够立即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精炼”是特点: 在浩瀚的经络穴位知识中,本书精选了最核心、最实用的内容,避免了信息过载,让您的学习更加高效。 “权威”是保障: 严格遵循中医经典理论,由专业人士编写,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谁适合阅读本书? 所有关心自己健康的人: 无论您是亚健康人群,还是希望通过中医养生来提升生活品质的健康人群,本书都能为您提供宝贵的指导。 中医爱好者: 对于对中医充满兴趣,但缺乏系统学习的读者,本书将是您入门中医经络穴位知识的最佳选择。 希望掌握自我保健技巧的人: 您将学会如何通过简单的手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小毛病,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家长和子女: 学习经络穴位,不仅可以用于自我保健,还可以为家人提供简单的健康支持。 《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通往健康生活的邀请函。它将点亮您对身体的认知,赋予您掌握健康的主动权。翻开这本书,就如同开启了一扇通往生命奥秘的大门,让您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也学会如何更好地呵护它,享受健康、活力的人生。让我们一起,用中医的智慧,让生命更加“明白”,让健康触手可及!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养生略有涉猎的人,我对专业书籍的要求通常比较高,希望能避免过于“神化”或过于简化的问题。《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在保持严谨性的同时,做到了惊人的通俗易懂,这非常难得。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故作高深的术语堆砌,即便是第一次接触到“奇经八脉”概念的读者,也能通过书中简洁的图示和口语化的解释迅速抓住重点。我个人特别欣赏它对“取穴定位”的细致描绘,比如如何通过骨度法或标志性体征来精确找到穴位,这些在其他很多书籍中往往一笔带过。我甚至带着这本书去请教了一位老中医,他看完后也表示,这本书对普及基础知识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强调辨证施穴的精准性上做得非常到位。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非常详尽的身体使用说明书,而穴位就是那些关键的调试按钮。我最喜欢的一点是,它非常强调“自我觉察”。书中不断引导我们去感受按压穴位时可能出现的得气感,比如酸、麻、胀、重等,这让我从单纯的“操作者”变成了“体验者”。以前我总觉得学习中医需要天赋,但这套书让我坚信,只要方法得当,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守护者。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如何找准穴位,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人体内部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现在,每当感觉疲惫或心情不佳时,我都会翻开书,根据当时的状态找到对应的经络进行调理,这种掌控感和对身体的理解深度,是任何保健品都无法替代的。这本书绝对值得反复研读,每次翻阅都会有新的感悟。

评分

这本《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真是让我这个中医门外汉茅塞顿开。我一直觉得中医是高深莫测的学问,尤其是那些经络和穴位,感觉像是在背地图一样枯燥。但是这本书的讲解方式太接地气了,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理论灌输。比如讲到膀胱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出从头到脚的走向,而是巧妙地结合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疼痛点和症状,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经络会影响到这些部位。书里配的插图也非常清晰,穴位的定位不再是模糊不清的描述,而是有非常明确的参照物。我试着按照书上的方法给自己按压了几个常用穴位,比如合谷穴和足三里,感觉身体的某些不适确实得到了缓解,这让我对中医的认识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前总觉得看中医是件麻烦事,现在看来,掌握一些基础的经络知识,自己在家也能做一些简单的调理,非常实用。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它激发了我对传统医学的兴趣和信心。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的中医入门书很多,很多都是图文并茂,但真正能把“理”和“法”结合得这么好的并不多见。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它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它不是孤立地介绍穴位,而是将经络、脏腑、体表定位紧密地联系起来。当我读到某一章节时,会发现前面讲的某个概念在这时得到了完美的印证,这种知识结构的搭建让人感到非常舒服和逻辑清晰。比如,书中讲解肝经时,提到了眼睛的保养,这立刻让我联想到了中医理论中“肝开窍于目”的说法,一下子就串联起来了。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中医原理,而不是停留在“哪里疼按哪里”表层认知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深度和广度。我甚至开始对照着书中的经络走向,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作息和情绪波动,发现很多过去不理解的身体反应,现在都能找到对应的中医解释了。

评分

我是一个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和腰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各种理疗、按摩都试过,效果时好时坏。读了这本《明明白白学中医3:经络穴位篇》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前的认知是多么片面。书中对十二经络的功能性划分解释得极为透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揉按某个特定的穴位能缓解我肩部的僵硬。特别是关于“循经取穴”的讲解,作者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把复杂的循行路线变成了一条条清晰的路径图。我开始尝试根据书中的指引,有针对性地去按压和敲打那些与久坐相关的穴位,比如肾经和肝经的一些关键点。这种主动参与到自身健康管理中的感觉,比被动接受治疗要踏实得多。我发现,书中的内容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套实操指南,每一个穴位旁边都附带了详细的按摩手法和注意事项,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避免了乱按乱揉可能带来的风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