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饮食宜忌2088例
定价:32.80元
作者:佟树贞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6476751
字数:280000
页码:25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40kg
编辑推荐
随着时代的进步,食物营养学以及现代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于传统饮食养生文化中的饮食宜忌越来越关注,因为它关乎着我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帮助人们了解和正确掌握各种饮食宜忌知识,从而合理选择膳食,享受健康生活,作者佟树贞采集了古今大量饮食宜忌的相关资料,精心编撰了这部系统、全面且贴近日常生活的《饮食宜忌2088例》,以期能引导读者健康饮食、科学饮食。
内容提要
《饮食宜忌2088例》由营养学家佟树贞编著。
《饮食宜忌2088例》以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为目的,根据传统中医的相克理论,结合现代营养学的知识,从营养素摄入宜忌、食物搭配宜忌、不同年龄的饮食宜忌、不同职业的饮食宜忌、一年四季的饮食宜忌、常见病的饮食宜忌、食物烹调的宜忌及饮食器具使用中的宜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科学的论述。
目录
作者介绍
佟树贞:曾用名佟树祯。药剂学专业毕业。原国家医药管理局药学保健食品工程师。原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常务副秘书长,曾任中国药学会《药学通报杂志》(现更名为《中国药学杂志》)编辑,创办并主编过《中国保健食品》杂志,曾以药剂与食品学专家参加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编纂工作。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号选择,体现了出版方对目标读者的细致关怀。我发现,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这对于我们这些常常需要对照着书本在厨房里操作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分项。而且,书中插配的一些小插图和表格,比如不同食材的寒热属性对比图,做得非常直观、简洁,没有那种多余的装饰性元素,完全服务于信息的传递效率。我尤其喜欢它在总结性的段落末尾,经常会用一个小小的、加粗的方框总结出“核心要点”,这对于我这种有“健忘症”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救星。我不需要费力地重新翻找前面的长篇论述,就能快速回顾本章的精髓所在。这种设计思路,表明作者和编辑团队真正深入体验了读者的使用场景,而不是仅仅把内容堆砌起来了事。它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工具书”与“心灵指南”的完美结合体。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淡雅的米白色调,配上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初拿到手里,能感受到那种纸张的质感,不是那种廉价的光滑,而是带着一点点自然的纹理,翻阅起来非常舒服。尤其喜欢扉页上那句引言,一下子就把人带入了一个探寻健康饮食奥秘的旅程。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光是目录的梳理,就能看出作者在结构编排上的用心良苦。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以一种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将复杂的营养学知识融入到日常的食材选择和烹饪习惯中。比如,关于不同体质的人如何应对季节更替时的饮食调整,那几章的划分就极其细致,让人感觉作者对中国传统食疗的理解非常深入,绝非泛泛而谈。我特别期待后面关于“药食同源”的章节,希望它能提供更多具体可操作的食谱建议,而不是空泛的理论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从外在的视觉到内在的结构,都透露着一种沉稳、可靠的气息,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
评分作为一个对传统中医养生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通常会对市面上这类主题的书籍保持一种审慎的态度,因为很多所谓的“秘籍”往往水分太大,要么是故弄玄虚,要么就是翻译腔太重。然而,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却展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朴实和严谨。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过分拔高某些食材的神奇功效,而是用一种近乎“教导邻家阿姨如何更好地做饭”的口吻,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它在举例时的那种生活气息,比如提到如何根据本地时令蔬菜来调整日常汤品,而不是只推崇那些遥不可及的珍稀食材。这种接地气的叙述方式,极大地降低了读者学习的门槛。更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努力打破现代人对“忌口”的过度焦虑,它不是一味地列举“不能吃什么”,而是更侧重于“应该如何平衡地吃”。这种积极的引导,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约束,而是在获得一种更智慧的生活方式。
评分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因为我对“XX例”这种命名方式的书籍往往持保留意见,总担心内容会过于碎片化,缺乏连贯的逻辑主线。但阅读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例”的处理做到了既独立成篇又相互关联的程度。每一“例”看似是一个独立的健康问题或饮食困境,但深入阅读后会发现,背后隐藏着一套作者自洽的生命体征和营养循环理论。例如,当你阅读到关于改善睡眠质量的那个案例时,你会发现它其实巧妙地串联起了上午的脾胃调理和晚间的情志安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结构使得即使我只翻阅其中一两页,也能立即获得实用的指导,而如果愿意系统阅读,又能在不同案例之间建立起知识的网络。这种兼顾“速查性”与“系统性”的设计,对于忙碌的现代读者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非常值得称赞。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深度和广度,确实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可能只是停留在食材功效的罗列层面,但深入阅读后发现,作者明显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审视“吃”这件事的。她似乎将饮食视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能量场互动的一个重要媒介。其中有一段关于“饮水哲学”的探讨,让我印象极为深刻,它不是简单地讨论每天喝多少水,而是从古人对“水性”的理解出发,探讨了水在人体内如何承载和传递“气”的流动。这种富有哲学思辨的视角,让这本书的层次感瞬间提升,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营养学范畴,而更像是一部关于生命和谐哲学的通俗读本。这种将日常行为提升到精神层面去理解的尝试,让每一次翻阅都充满了顿悟的惊喜。对于那些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是追求“吃好、吃对”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思考深度是极具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