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信息
书名: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
定价:48.00元
作者: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4436499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的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在15年初的精心之作。本书作者注重实证调查基础上的可行性战略研究,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做了深入调查。秉承先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中战会携手学界,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建设一个影响久远的实证战略学派。这是一本胸怀国家放眼天下的书,值得读者细读。
内容提要
2015年11月20日,中央在举行纪念胡耀邦同志100周年诞辰座谈会。*在讲话中强调,纪念胡耀邦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实事求是、勇于开拓的探索精神。2015年行将结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大业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业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只有从实际出发,全面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有领导有步骤地实行改革,才能全面开创新的局面。
本辑开篇之作聚焦农村改革。我国正处在的城市化进程中,未来二三十年也将是高速城市化的时期。但即便如此,当前中国仍然有接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贺雪峰教授长期进行一线调研,他在对当前三农政策的目标及其具体实践机制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现行三农政策应重新思考方向。中国经济的发展极在城市,农村则是中国社会的稳定器,中国当下的城乡关系应该是一动一静、一阳一阴、一正一反、一发展一稳定相辅相承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需要改革,农村则应保守。正是保守的农村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条件和缓冲,又正是城市改革的成功终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能。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改革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大业的重要一环。早在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就提出:“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这两句话,击中了现行体制弊端的要害,具有强烈的问题导向。根据《决定》精神,黄小虎先生提出了两大具体的改革设想:成立代表国家对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资产统一行使所有权的管理部门;组建对国土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进行监管的部门。
中华民族国家是绵延至今的文明古国。两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团结、中国国家的统一虽有种种曲折,却是历史发展的总方向和总趋势。其中秘密究竟何在?——在于中国国家政治认同奠基于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基础上,牢不可破。中华民族国家现代转型以来,传统文化认同已经打破,现代政治认同尚未确立,民族国家的认同和承认成为一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学理上予以阐明。
我国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不错,资源禀赋也比较合理,但近年来经济增长乏力,缺乏后劲。肖金成先生从良好治理及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城市发育不良、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县乡自我发展能力弱、城镇体系不合理、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为此,中部崛起的有效途径,应当是积极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通过城市群带动经济区的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提高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中部省份崛起之后,将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平衡、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军队改革是深水区,域外经验尤其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作为世界上军力强的国家,其军费开支规模长期居高不下,着世界军费开支的走向。宋纯利先生分析了“9·11”事件以来美国军费开支的走向,发现其确保在全球军事优势的基本战略目标始终未变。他认为,随着美国财政赤字的不断加大,其在全球推行军事、政治、经济霸权的阻力也越来越大,选择与其他大国开展多方面合作,才是有益于美国及世界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我国社保改革非常受关注,尤其是老龄化挑战、养老金并轨及入市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作为该领域的专家,周弘研究员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社保改革大势,强调社保制度是国之重器。以中国之大,只有分层解决公平和效益问题,才是根本的出路。除了托底保障以外,社会保险的原则应当是社会共济,这已被证明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如果颠覆了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风险。行业之间的区别只能通过非公共的附加或者补充养老项目加以体现,这被各国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总之,在社会保障方面应当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保障支持“托底层”,管理主体“保险层”,鼓励“补充层”。此外,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进城后也当享受应得的保障。
20多年来,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社会在解决对妇女施暴问题的全球干预中,一直发挥着先锋作用。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各国纷纷推出了各种干预举措,中国也不例外。但是,不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消除性别暴力的目标依旧任重而道远。胡玉坤副教授对国际社会晚近几十年的干预努力及其保障机制加以系统的梳理,对于我们正视、反省对妇女施暴问题,具有的参考价值。
海外中资企业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锋和主力军,搞好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至关重要。随着中国与非洲国家间经济往来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到非洲投资兴业。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内部存在的安全风险也对中资企业员工的安全构成威胁,进而影响到中非关系的长远发展。曹文振、孔伟光认为,在非中资企业员工面对的常见安全威胁来自社会治安事件,而预防和应对此类安全事件的主要突破口在于中资企业方面。因此,提高中资企业自我主体防范意识和能力是目前有效预防和应对社会治安风险,保障在非中企员工安全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劳资纠纷的数量呈上涨之势。由于劳资双方不能就工资、福利等问题达成一致,很多地区出现了停工、上访等群体件。因此,新时期劳动关系领域的社会治理,需要、工会、行业协会各尽其责,通力合作,加强制度创新,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创造条件。事实上,和相关社会组织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各种努力,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社会治理创新,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就是其中的成果之一。李力东副教授基于浙江省非公企业进行了实证研究,指出工会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主体,又是工资集体协商的重要主体;发挥工会应有的作用,既是创新社会治理的要求,又是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要求。
中国正经历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转型,虽面临诸多风险挑战,改革大业正在有条不紊地全面推进。近期动向尤其令人欣喜: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任务,做出了“十三五”期间的战略部署;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成功举行,军队改革领域已迈出重大步伐;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也取得显著成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纳入SDR(特别权)货币篮子,标志着国际化的进程实现了重要突破。面对此全新局面,本丛书将紧跟时代的脉搏,从战略高度对各种重大问题予以一如既往地关注,期待与您互相砥砺,携手前行。
目录
目录
经济战略
贺雪峰未来30年中国三农政策重点与道路选择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
黄小虎关于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设想40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
政制之道
程广云毕竞悦论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基石53
(程广云,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毕竞悦,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战略研究人员)
肖金成中部崛起的现状、问题与对策73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国际关系
宋纯利“9·11”以来美国军费开支研究109
(广州军区联后勤部财务部高级会计师,上校)
社会视野
周弘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132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欧洲所前所长)
胡玉坤消除对妇女暴力的国际机制探究161
(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教授)
历史研究
林晓光抗日战争时期毛与对日认识的形成190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教授,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文化与哲学
杨浩宗密《原人论》三教关系之探析224
(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
管理科学
曹文振孔伟光在非中资企业社会治安风险防控问题研究237
(曹文振,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孔伟光,浙江师范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李力东社会治理视阈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工会的维度253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
作者介绍
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是1989年6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注册的国家一级学术团体,是全国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荟萃了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各界专业学者及大批富有成果的业余理论研究者,旨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提供战略性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十余位海内外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实业家担任高级顾问。中战会与外有关机构、学术团体、非组织等建立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国际社会享有“中国的战略智囊库”之称,在民间外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战会通过活跃的学术实践、立法提案、民间外交活动,推动了社会的改革与进步,产生的影响遍及海内外。目前,中战会在职及联络的研究人员400余人,累计重大课题130余个。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一出现,就抓住了我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和民生议题高度关注的普通市民的眼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而社保制度作为社会安全网的核心,其改革的动向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未来的保障。我常常会想,为什么社保会走到今天这一步?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它与其他国家相比,究竟有哪些独特性和共性?这本书将“中国”与“世界”并列,又强调了“战略与管理”,这几个关键词组合在一起,让我感觉它不仅仅是在梳理历史,更是在剖析当下,并展望未来。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社保体系设计理念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实际管理中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可持续性与保障水平等关键问题。如果它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揭示这场席卷全球的社保改革浪潮的本质,以及中国在这个浪潮中扮演的角色,那将是莫大的收获。
评分最近读到一本名为《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的书,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但单从书名来看,就足以勾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作为一名在社会保险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工作者,我深知社保改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我们每天面对的不仅仅是政策的执行,更是无数家庭的期盼和社会的稳定基石。这本书将中国社保的改革置于全球的背景下进行审视,这无疑提供了一个更为宏大和深刻的视角。我迫切地想知道,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各国是如何调整和完善其社保体系的?那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尤其“战略与管理”的定位,让我预感到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会触及社保体系设计、资金运作、服务模式等核心问题,并可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思考框架。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跳出日常工作的局限,从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高度去理解社保改革的脉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这项伟大的事业。
评分对于《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这本书,我的好奇心被它所涵盖的广阔主题所深深吸引。社保,这个与我们每个人紧密相连的词语,其改革的背后往往是复杂而深刻的社会经济变迁。我一直关注着国内社保制度的点滴变化,也常常从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其他国家在社保领域的探索。然而,这些信息往往零散而碎片化,无法形成一个清晰的整体认知。《社保改革大势》这本书,似乎正是弥合了这一信息鸿沟。它不仅聚焦于中国的改革进程,还将目光投向了“世界”,这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构建一个跨越国界的社保改革全景图。特别是“战略与管理”的提法,预示着本书将深入探讨社保改革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权衡取舍,以及如何在现实操作层面将宏伟蓝图转化为具体的管理实践。我期待它能够揭示在老龄化、技术革新、经济全球化等大背景下,社保体系面临的共同挑战,以及不同国家如何以战略性的眼光,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来应对这些挑战,从而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全面的理解框架。
评分这本书光是标题就让我眼前一亮——《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一直对社保这个话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养老、医疗、失业,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议题。但陌生的是,对于社保体系背后的复杂逻辑、长远规划,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演变趋势,我却知之甚少。我常常在思考,我们国家目前的社保制度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阶段?未来又会走向何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优势与劣势又在哪里?这本书似乎就是为解答这些疑问而生,它将视角从国内延伸到世界,让我看到了社保改革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全球性的大势所趋。尤其“战略与管理”这几个字,预示着本书不仅仅是对现状的描述,更可能深入探讨社保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实际运作中的挑战与机遇。我期待它能用清晰易懂的语言,为我这个非专业人士揭示社保改革的宏大图景,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议题,甚至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个人未来规划的启示。
评分《社保改革大势:中国与世界(战略与管理)》这个书名,对我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宏观世界的大门。社保,这个概念常常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有些许距离。亲切在于它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保障;但距离在于,其背后的宏观战略、全球视野以及复杂的管理体系,对一个普通读者而言,往往是难以触及的。这本书将视角拉升到“大势”,并联动“中国与世界”,这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描绘一幅波澜壮阔的社会保障改革画卷。我尤其对“战略与管理”这几个字眼感到好奇,这是否意味着书中会深入探讨政策制定的深层逻辑,以及如何在庞大的体系中实现有效的运营和精细化管理?我非常期待它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全球化和人口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各国是如何审视和重塑其社保体系的,以及中国在这个全球性的变革中,又将如何运用其战略智慧和管理能力,书写属于自己的社保改革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