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二十四节气养生经
:35.00元
作者:李志敏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5760661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标识:jd11885169
编辑推荐
1.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每个节气的到来,都预示着气候的温差变化,同时也暗示着物象的更新交替。二十四节气所反映的物候特征说明了自然界的一切生活都与节气密切相关,人也不能脱离天地气息而存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七窍四肢、筋骨皮肉等组织的机能活动无不受节气变化的影响。《二十四节气养生经》帮你顺应天时,调整身心,打造百毒不侵的体质。2.胖不美,瘦不美,健康才美!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生命体就是浓缩的大自然,随着昼夜交替、节气变化,每个生命的生理活动也进行着周期性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体现了时间的循环和传统的反复,象征生命的继承和绵延。观察二十四节气的气候变化,顺应天时,调理膳食,调整活动方式,对人的精气神的恢复与涵养有很大的益处。3.医生能医治你的疾病,却不能保证你的健康,这本书将告诉你不生病的核心秘密!《二十四节气养生经》让读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都有一个好身体,无病无痛,长命百岁。千金难买健康长寿,与其等到生病了再被动医治,与其吃昂贵的西药,我们祖辈传下来的好传统为什么不延续下去呢?4.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二十四节气养生经》融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帮助读者轻松掌握食疗、进补、养生、防病的方法,是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中医养生知识科普读物。
内容提要
古往今来的养生家们都十分注重节气养生,并把“天人合一”的养生观作为不违天时、顺道而行的重要法则。随着节气的变更,人体的正常机能在无形中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进行养生与保健切不可忽视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为了深入探析二十四节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揭示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养生奥秘,本书围绕不同季节、不同节气的自然变化,阐述了起居作息、饮食养生、精神调节与运动指南等内容。此外,本书将现代医学知识与传统保健养生理念有机地融合起来,力求做到文字通俗易懂,体例新颖别致,既注重知识性,更注重实用性。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形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目录
01 立春 001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02节气养生指南 002小妙招:春季上火了,吃点芽菜 003小妙招:温补肝阳,吃些韭菜 004小妙招:天麻鱼头汤,帮你防风邪 005小妙招:春天来了,须防痔疮 006节气习俗:立春吃春饼,健康一整年 00802 雨水 009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10节气养生指南 010小妙招:吃些茼蒿,养养脾胃 012小妙招:脚部保暖的好方法 013小妙招:敲敲风市穴,告别关节炎 014小妙招:体内有湿,喝薏米党参粥 014节气习俗:雨水逢元宵,团圆吃汤圆 01603 惊蛰 01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18节气养生指南 018小妙招:熬夜肝火旺,清粥一味养肝脏 020小妙招:喝点小酒,全身暖洋洋 021小妙招: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022小妙招:美味莼菜汤,血热一扫光 023节气习俗:惊蛰吃了梨,病痛都远离 02404 春分 025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26节气养生指南 026小妙招:揉一揉小腹,气血就平衡了 028小妙招:枸杞黑豆汤,喝了眼睛更明亮 029小妙招:美容养颜有何难,穴位按摩帮你忙 030节气习俗:春分吃春菜,合家都健康 03205 清明 033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34节气养生指南 034小妙招:独立通天式,提升阳气有精神 036小妙招:五招做好,鼻炎来不了 037小妙招:血压高了,可用食疗 039小妙招:健脾祛湿,赶跑春天的瞌睡虫 040节气习俗:清明禁烟火,寒食养精神 04206 谷雨 043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44节气养生指南 045小妙招:打个秋千,不再腰疼 046小妙招:按摩舒肝气,告别抑郁 046小妙招:按摩这些穴位,拒绝风热 047小妙招:肚子肥了怎么办?敲打大腿减减肥 049节气习俗:谷雨宜吃春,滋润又杀虫 05007 立夏 051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52节气养生指南 052小妙招:甘草除大热,莲心败心火 054小妙招:几招搞定暑期综合征 055小妙招:练好武功,体魄更强健 056小妙招:按摩三个穴位,肠胃更健康 057节气习俗: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 05808 小满 059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60节气养生指南 060小妙招:喝美味汤,美容减肚子 062小妙招:神奇靓粥,一碗清肠热 063小妙招:除湿有方法,吃辣要注意 064小妙招:小便不通,推拿阴陵泉 065节气习俗:小满要吃苦,清火又解暑 06609 芒种 06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68节气养生指南 069小妙招:洗药浴,止痒去湿热 070小妙招:科学午休,夏天不犯困 071小妙招:吃点生姜,搞定空调病 072小妙招:吃凉了,按摩暖脾胃 073节气习俗:芒种煮酸梅,美味汤消夏 07410 夏至 075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76节气养生指南 076小妙招:防中风,按中冲 078小妙招:妙用艾叶,痱子一扫光 079小妙招:睡好子午觉,身体更健康 081小妙招:平掉将军肚,去了游泳圈 082节气习俗:吃了夏至面,健康看得见 08411 小暑 085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86节气养生指南 086小妙招:摇摇蒲扇,笑解烦忧 087小妙招:承山与丰隆,祛湿又化痰 088小妙招:减苦增辛,以养肺气 089小妙招:女孩要防子宫受寒 090节气习俗:伏羊一碗汤,不用开药方 09212 大暑 093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094节气养生指南 095小妙招:贪图寒凉,预防中暑 096小妙招:暖胃驱寒,胃口大开 097小妙招:靠山桩,老年人的马步 098节气习俗:大暑吃仙草,活得不会老 10013 立秋 101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02节气养生指南 102小妙招:立秋避暑需养脾胃 104小妙招:少辛增酸,预防秋燥 105小妙招:吃些莲藕,清心又润燥 107小妙招:抱膝滚动,强壮你的腰背 108节气习俗:立秋要啃秋,健康度春秋 11014 处暑 111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12节气养生指南 112小妙招:打通三关,让你身体不再虚 114小妙招:时令南瓜粥,滋养脾胃身体强 115小妙招:没时间锻炼?就做脚趾操 116节气习俗:处暑吃鸭子,滋阴又补虚 11815 白露 119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20节气养生指南 121小妙招:担心鼻炎来犯?做鼻子保健操 122小妙招:脚部体操,让你肾气不再虚 123小妙招:元气不足,就喝补气茶 124节气习俗:白露吃龙眼,养血又养颜 12616 秋分 12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28节气养生指南 129小妙招:叩齿保健,坚固牙齿更养颜 130小妙招:嗓子哑了,贝母雪梨帮助你 130小妙招:养肺补水,肌肤水汪汪 132节气习俗:秋分吃秋菜,清肠体更健 13417 寒露 135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36节气养生指南 137小妙招:学会科学泡脚,才能快活到老 138小妙招:行气活血,预防肩周炎 139小妙招:学会三个穴,自己做足疗 141节气习俗:寒露节,吃螃蟹 14218 霜降 143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44节气养生指南 145小妙招:每天倒着走,活到九十九 146小妙招:肠胃不太好,三个穴位帮你忙 147小妙招:掌握这几招,预防哮喘来骚扰 147小妙招:芡实养生粥,滋润过深秋 148节气习俗:霜降吃柿子,嘴唇不开裂 15019 立冬 151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52节气养生指南 153小妙招:冬天来了,晒一晒你的背 154小妙招:百菜不如白菜 155小妙招:多吃一些菌类食品 156小妙招:双脚分一分,补一补肝肾 156节气习俗:冬酿酒,味更醇 15820 小雪 159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60节气养生指南 161小妙招:按摩排毒素,一身都轻松 162小妙招:懒人伸腰,提神醒脑 163小妙招:吃点开心食物,再也不抑郁 163小妙招:情志不舒,用开怀支着 164节气习俗:十月朝,糍粑禄禄烧 16621 大雪 16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68节气养生指南 169小妙招:四个小窍门,让你瞬间精神大振 170小妙招:三下五除二,冻疮不用愁 171小妙招:保持口气清新的几个方法 171小妙招:排毒有绝招,补得更有效 173节气习俗: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17622 冬至 17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78节气养生指南 179小妙招:保护好阳气,赶走瞌睡虫 180小妙招:夏病冬疗,贴敷腧穴显奇功 181小妙招:维持肠道健康,防止便秘 182小妙招:常吃降压菜,告别高血压 183节气习俗:冬至吃饺子,耳朵冻不坏 18623 小寒 18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88节气养生指南 189小妙招:敲打肝胆经,清理内湿热 190小妙招:小心着凉,预防 191小妙招:桂枝大米粥,预防风湿病 193小妙招:常在暖房里,注意暖气病 194节气习俗:腊八粥,美味易吸收 19624 大寒 197节气解说与气候变化 198节气养生指南 199小妙招:冬天保养,照顾你的脸面 200小妙招:弹舌养生,健脑护脑 201小妙招:按摩耳朵,强健你的肾 202节气习俗:团团圆圆年夜饭 204后记 205
作者介绍
李志敏,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一直从事中医推拿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崇尚健康养生之道,工作之余虚心求教于有名老中医,潜心钻研科学养生,记录整理了大量的养生秘方。
文摘
节气养生指南《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概括了惊蛰养生在起居方面的基点要点。,卧则血归于肝。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睡觉的时候,可以采取平卧的方式,避免春困。因为平卧的时候,血液就会充分流到肝内,这是依据中医理论“卧则血归于肝”而来的。而肝的气血供应充足的话,心脑供血也会相应充足,春困便能解决。第二,伸懒腰提振精神。春天暖洋洋的阳光让人特别想睡觉,特别是下午,工作学习时间长了,人会感到疲乏。这时候伸个懒腰,就会觉得全身舒展。即使在不疲劳时,有意识地伸几个懒腰,也会觉得舒适。伸懒腰时可使人体的胸腔器官对心、肺挤压,利于心脏的充分运动,使更多的氧气能供给各个组织器官。同时,由于上肢、上体的活动,能使更多含氧的血液供给大脑,使人顿时感到清醒舒适。第三,饮食应清温平淡。随着惊蛰的到来,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多食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春笋、菠菜、芹菜、鸡、蛋、牛奶等,增强身体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惊蛰过后万物复苏,春暖花开,各种病毒和细菌也开始活跃起来。从饮食方面来看,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清淡食物,如菠菜、芦荟、水萝卜、苦瓜、木耳菜、芹菜、油菜、山药、莲子、银耳等食物,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第四,游览春光陶冶性情。青山绿水还能给视觉带来一定的冲击力,对视力大有益处。置身于山水之间,放眼望去,会使眼内睫状肌松弛,眼球屈光调节机构放松,预防近视。绿色对眼睛是一种良性刺激,会使视力敏锐,心境平静。对于在室内蛰伏了一个冬季的老年人来说,踏青更是不错的选择。您可以徜徉游览,调剂神经,使大脑皮层中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得到改善,同时也可陶冶性情,健体强身。第五,预防季节性疾病的流行。现代流行病学调查证实,惊蛰属肝病的高发季节。而且春季与肝相应,养生不当则可伤肝。此外,在这一节气,流感、流脑、水痘、带状疱疹、流行性出血热等都易流行爆发,因此,惊蛰节气要当心冷暖变化,预防此类季节性疾病的流行。……
媒体推荐
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辨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焉。——【吕氏春秋·尽数】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黄帝内经·素问】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种“节气养生”的书是抱持怀疑态度的,觉得无非就是老生常谈,无非就是多喝热水、早睡早起那一套。然而,《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最让我惊艳的是那种细致入微的“辨证论治”思维。比如,讲到大暑,它不会笼统地说“夏天要防暑”,而是细分了不同体质的人在盛夏可能出现的湿困、心火旺盛等具体表现,然后针对性地推荐了不同的食疗方——对于脾虚湿重的人,推荐薏米茯苓粥;而对于心烦失眠的人,则推荐莲子百合汤。这种个性化的指导,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读一本大众读物,而是在接受一位私人健康顾问的定制方案。而且,书中对食材药性的讲解也十分到位,绝不是简单地罗列“什么能吃”,而是解释了“为什么这个时间吃这个会更好”。排版和配图也做得非常用心,古朴典雅,让人在阅读时就能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心境,非常适合在夜晚慢慢品读。这本书让“养生”这件事变得科学、有趣且充满探索欲,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追求身心平衡的朋友们。
评分这本《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二十四节气养生经》真是让人爱不释手,书里对每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对应的身体变化,以及如何通过饮食、起居、运动来调养身体,都写得极其详尽和接地气。比如,讲到春分的时候,它不仅会提醒我们要顺应阳气生发的特点,多吃些辛甘发散的食物,还会深入探讨为什么这个时节的肝气容易旺盛,并给出了一套详细的拉伸和冥想练习,步骤清晰到连我这个养生小白都能轻松上手。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长辈在耳边细细叮咛。我特别喜欢书中穿插的那些小故事和古籍引用,让枯燥的养生知识立刻鲜活了起来,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融入了千年智慧的生活指南。自从翻开这本书,我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节气调整自己的作息,不再是盲目地跟着感觉走。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每到换季就容易犯困、脾胃不适的毛病,现在明显好转了许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是一套完整的、与自然节律同步的生活哲学,而不是临时的急救手册,对于想从根本上改善健康状况的人来说,绝对是物超所值。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个节气的到来,想看看书里又会揭示哪些新的养生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是一种享受,它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简单地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二十四个节气,而是将一些气候相似、养生重点相近的节气进行分组探讨,这样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性,又避免了重复和拖沓。比如,它把清明、谷雨放在一起讲,强调的是“润燥生发”的过渡,讲解了如何从冬天的“藏”平稳过渡到夏天的“升”,这中间的微妙平衡把握得极其到位。书中不仅关注身体的保养,更深入探讨了“心神”的调养。在一些容易情绪波动的节气,比如惊蛰(万物始动,肝气易动),作者会给出非常实用的安神小妙招,比如特定穴位的按摩手法,甚至建议了适合那个时段阅读的书籍类型。这使得整本书的层次感非常丰富,它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如何不生病”,而是“如何活得更舒展、更有觉知”。我已经把这本书当作我的四季指引手册,每到节气交替前,我都会翻阅对应的章节,提前做好准备。这比查阅晦涩难懂的中医药典籍要方便快捷得多,而且充满了人情味。
评分作为一名对传统文化有深度好奇心的读者,我发现《藏在节气里的养生智慧》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成功地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具象化了。很多养生书只是告诉你“该做什么”,但这本书却让你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它背后的逻辑链条非常完整:从宏观的天象变化,到微观的脏腑气血运行,再到具体的日常起居调整,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顺应时令,不妄为”的论述。例如,在立冬之后,它反复强调要减少剧烈运动,养精蓄锐,而不是像现在很多人一样,冬天反而拼命健身消耗阳气。这种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让我对自己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反思和修正。书中的语言是那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读完后总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仿佛打通了身体和自然之间的一条隐秘通道。它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引领,引导读者回归到最本真的生命节奏中去。这绝对是一本可以珍藏多年,并且每年都会拿出来重读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个“养生指南”的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关于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教科书。我注意到作者在介绍每一个节气的物候特征时,都会结合古人赏花、品茶、作诗的场景,让原本严肃的养生内容变得极富诗意和画面感。比如说,讲解“小满”时,不仅提到了“麦粒渐满,健脾利湿”,还描绘了古人“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田园风光,这种将生活情趣融入健康的理念,太让人心生向往了。它教会我们的不是如何对抗衰老,而是如何优雅地与时间共舞。书中的许多建议都是可以即刻实践的,比如推荐的某些时令茶饮,制作简单,口感清爽,确实能在调整身体状态方面起到微妙而持久的作用。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不同年龄段的读者都能从中获益。对于年轻人来说,它是建立健康基石的指南;对于年长者,它是颐养天年的智慧传承。我已决定将其列为我书架上的“四季必备读物”,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