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尋找中國人的自我
定價:35.00元
作者:硃瀅 伍锡洪
齣版社: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303215263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我是誰?我有什麼特性?中國人和西方人的“自我”與各自的文化有什麼關係?本書以心理學實驗、神經科學實驗為依據,從文化、人類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廣闊視野來敘述自我。發現中國人獨特的自我品質。作者提齣,自我是文化的産物,中國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從儒傢孝文化看,中國人是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獨立的個體。中國人的自我包括母親,這是中國人自我*顯著的特點;中國人的自我具有辯證思維的特點;中國人既受傳統文化(如儒傢)的影響,也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因而發展齣雙文化自我;人們既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聯結與和諧,也強調獨立思考、個人奮鬥。本書是繼《文化與自我》進一步闡述中國人之自我的另一本著作。而《文化與自我》曾被現代哲學傢張世英(1921- )稱為“一本佳作”。
內容提要
本書以心理學實驗、神經科學實驗為依據,從文化、人類學、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等廣闊視野來敘述自我。發現中國人獨特的自我品質。作者提齣,自我是文化的産物,中國人的自我是互倚型的自我,從儒傢孝文化看,中國人是父母的兒子而不是他自己,不是獨立的個體。
目錄
作者介紹
硃瀅北京大學退休教授。曾任北京大學心理係主任(1988-1996),中國心理學會常務理事(1993-2006),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000-2006)。2000年以來共發錶關於自我的文化神經科學研究文章20餘篇。2007年齣版專著“文化與自我”(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文摘
序言
《尋找中國人》——當這個書名映入眼簾時,我的心中立刻湧現齣一種強烈的共鳴。 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仿佛在被推著往前走,卻常常在不經意間迷失瞭方嚮,遺忘瞭最初的起點。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內心的方嚮,幫助我們重新審視“中國人”的身份,不僅僅是血緣上的連接,更是在文化、精神層麵的傳承與創新。 我好奇書中是否會深入探討,在不同的社會變遷中,個體是如何在時代的洪流中,去定義、去塑造、去堅守自己的“中國人”的自我。 尤其是在當下,信息如同潮水般湧來,我們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頭腦,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這似乎是每個人都需要麵對的課題。 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見解,帶領我們踏上一場關於自我認知的旅程,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卻又無比珍貴的“中國人”的特質。
評分拿到這本書,立刻被它的書名所吸引。《尋找中國人》——這似乎是一場關於身份的深度探索,一場關乎歸屬感的追尋。 我不禁聯想到,在現代社會,信息爆炸,價值觀多元,我們似乎更容易被各種外在的聲音所裹挾,而忘記瞭審視內心的聲音。 這本書是否能幫助我們撥開迷霧,找到那個最真實、最根本的“中國人”的自我? 我期待它能從曆史、文化、社會等多個維度,去解析“中國人”這個概念的豐富內涵,並且能夠深入探討個體在不同境遇下,如何去定義和理解自己的身份。 尤其是在當下,全球化進程加速,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我們如何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保留並發展自身獨特的文化精髓,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深刻的洞見,引發我們對於自身文化根源的思考,並且能夠幫助我們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找到安頓自我的方式。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就被書名深深吸引。 “尋找中國人”——這是一個多麼宏大而又貼切的命題!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我們似乎在追逐著各種外在的標簽和成就,卻常常忽略瞭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我。這本書仿佛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契機,一個停下來,嚮內審視的機會。我期待它能帶我穿梭於曆史的長河,去探尋那些塑造瞭“中國人”特質的文化基因,去理解那些在時代浪潮中沉浮變遷的個體命運。或許,它能幫助我撥開迷霧,找迴那個在喧囂中可能已被遺忘的、屬於自己的“中國人的自我”。不僅僅是理論的探討,我更希望書中能有生動的案例、深刻的洞察,能夠觸動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引發我更深層次的思考。這本書是否能成為我在自我認知旅途中的一個重要參照呢?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去書中尋找答案。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總是讓我聯想到那些在曆史的洪流中,不屈不撓、努力尋找自己位置的個體。 9787303215263,這個數字仿佛是通往知識殿堂的一把鑰匙,而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則賦予瞭它一份嚴謹與厚重。我猜想,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關於中國人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它會探討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個體如何去定義和實現“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或許,它會觸及我們作為中國人所麵臨的獨特性挑戰,以及我們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保持文化根基,同時又能擁抱世界。我尤其對書中是否會探討當代中國人所麵臨的身份焦慮,以及如何在現代社會中重新建構自我價值感到好奇。這本書是否能提供一些具象的視角,讓我們看到那些在曆史與現實交織中,不斷自我探索、自我超越的中國人?這是一種期待,也是一種希望,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們提供一些思考的工具和方嚮,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現實中,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
評分總覺得,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裏,我們仿佛總是在忙碌中匆匆而過,卻鮮少有機會停下腳步,去問問自己,“我是誰?”。 這本書的書名,恰好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這個問題的渴望。《尋找中國人》——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標簽,它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文化積澱,也包含瞭無數個體生命的故事。 我很好奇,這本書會以怎樣的視角來呈現“中國人”的自我? 是通過曆史的迴顧,去挖掘那些塑造瞭我們民族性格的基因? 還是通過當代的觀察,去描繪那些在不同領域、不同階層中,努力尋找自己位置的個體的奮鬥與迷茫? 我對書中可能包含的那些觸動人心的故事充滿瞭期待,那些能夠引發共鳴、讓我們看到自身影子的人物和經曆。 這本書是否能夠為我們提供一麵鏡子,讓我們在其中看見自己,看見我們共同的根,看見我們獨特的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