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电子技术基础
定价:31.00元
作者:张志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1112521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根据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和学生特点编写,内容包括:半导体器件及其特性、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数字逻辑基础、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脉冲波产生与转换电路、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以及半导体存储器。内容覆盖面较宽,但难度较浅。在阐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突出基本内容和基础知识;突出结论和结论的应用;减少理论推导和计算过程;注意实际应用;习题丰富,可布置性好;书末附有答案,并在《模拟电子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和《数字电子技术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中给出详解,便于教学和学生自学。
本书适于用作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类、电子类和计算机类专业“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也可用作其他专业、其他类型学校同类课程的教材,还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章 半导体器件及其特性
1.1 普通二极管
1.1.1 PN结
1.1.2 二极管
1.1.3 二极管的检测与选用
1.2 特殊二极管
1.2.1 稳压二极管
1.2.2 发光二极管
1.2.3 光敏二极管
1.2.4 变容二极管
1.3 双极型三极管
1.3.1 三极管概述
1.3.2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1.3.3 三极管的检测和选用
1.4 场效应管
1.5 习题
第2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放大电路基本概念
2.2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2.2.1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概述
2.2.2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
2.2.3 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2.3 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
2.3.1 共集电极电路
2.3.2 共基极电路
2.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2.5 多级放大电路
2.5.1 多级放大电路基本概念
2.5.2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6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2.6.1 反馈的基本概念
2.6.2 多级放大电路负反馈类型的判别
2.6.3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2.7 功率放大电路
2.7.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
2.7.2 互补对称功放电路
2.8 习题
第3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差动放大电路
3.1.1 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3.1.2 具有电流源的差动放大电路
3.2 集成运放电路
3.2.1 集成运放基本概念
3.2.2 集成运放基本输入电路
3.2.3 集成运放基本运算电路
3.3 集成运放非线性应用
3.3.1 电压比较器
3.3.2 方波、矩形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
3.3.3 有源滤波器
3.4 习题
第4章 正弦波振荡电路
4.1 正弦波振荡器的基本概念
4.2 RC正弦波振荡器
4.3 LC正弦振荡电路
4.3.1 LC并联回路的频率特性
4.3.2 变压器反馈式LC正弦振荡电路
4.3.3 电感三点式正弦振荡电路
4.3.4 电容三点式正弦振荡电路
4.4 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4.4.1 石英晶体基本特性
4.4.2 石英晶体正弦振荡电路
4.5 习题
第5章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5.1 整流电路
5.1.1 半波整流
5.1.2 全波整流
5.1.3 桥式整流
5.2 滤波电路
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5.4 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
5.4.1 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概述
5.4.2 三端集成稳压器
5.5 开关型直流稳压电路
5.6 习题
第6章 数字逻辑基础
第7章 组合逻辑电路
第8章 时序逻辑电路
第9章 脉冲波产生与转换电路
0章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
1章 半导体存储器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
附录A 国产半导体器件和美国、日本半导体器件命名法
附录B 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索引
附录C 4000系列数字集成电路型号索引
附录D 本书常用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数字电路的部分一直觉得有些吃力,各种逻辑门、时序电路,看多了容易混淆。但是,这本书的数字电路部分,给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作者似乎非常善于抓住核心,将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一开始,他从最基本的布尔代数讲起,然后一步步过渡到各种逻辑门(AND, OR, NOT, NAND, NOR, XOR, XNOR),并且用真值表和逻辑符号的形式进行了清晰的展示。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在讲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时,大量运用了状态图和波形图,这些图表非常直观地展示了电路的工作流程和信号变化,这对于理解像JK触发器、D触发器、寄存器、计数器这些“动态”的电路非常有帮助。我尤其喜欢它对时序电路的讲解,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时序图,而是先从简单的触发器工作原理开始,然后逐步构建更复杂的电路。书中还对不同类型的时序电路(如异步和同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介绍了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这让我对数字电路的理解,从“死记硬背”变成了“原理清晰”。
评分我一直认为,学习一门技术,最怕的就是学得“浮光掠影”,对关键概念理解不深。这本《电子技术基础》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它在解释半导体PN结特性时,没有简单地罗列出几个公式,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剖析载流子的扩散、漂移,以及在不同偏置电压下的电场变化,甚至还提到了材料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这让我感觉非常扎实。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放大电路的讲解,不仅仅停留在AC/DC分析层面,还对不同类型的放大电路(如共射、共集、共基)的优缺点、频率响应、噪声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并给出了实际元器件选型的参考建议。这对于我这种想要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记得书中有一个章节,专门讨论了反馈在放大电路中的作用,从稳定性到增益的控制,讲解得非常透彻,还分析了不同反馈类型的电路图,并举例说明了负反馈如何改善失失真和提高输入输出阻抗。这些细节的讲解,让我觉得作者是真的在乎读者能否真正掌握知识,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一本教材。
评分作为一个曾经有过一些电路板动手经验的人,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这本《电子技术基础》在连接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讲解完各个元器件的基本原理后,书中会提供很多实际的电路设计实例,并且会详细分析每一个元器件的选择依据、参数要求,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具体作用。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在讲解滤波器设计时,不仅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详细说明了不同类型滤波器(低通、高通、带通、带阻)的设计思路,以及如何根据特定的滤波指标来选择合适的元件和电路结构。更重要的是,它还为读者提供了一些“经验性”的指导,比如在实际制作电路时,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简单的测试和调试来解决这些问题。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工程师的“实战手册”,它真的在帮助读者学习如何“做”电子产品。
评分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的封面设计相当朴实,没有那种花哨的插图,但正是这种稳重感,让我第一眼就觉得它是一本认真做内容的学术著作。我当时在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的书,毕竟这个领域太庞杂了,稍有不慎就会被那些晦涩的公式和概念绕晕。翻开目录,章节安排得很清晰,从最基本的半导体器件特性讲起,逐步深入到放大电路、振荡电路、逻辑门、时序电路等等,逻辑性很强,让人觉得作者是在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每一个概念时,都会辅以大量的电路图和工作原理示意图,这些图解非常直观,不像有些书那样只有干巴巴的文字描述。我经常对着图反复揣摩,感觉自己真的能“看懂”电路是如何工作的。而且,它在介绍一些复杂电路时,还会穿插一些实际应用案例,比如收音机、计算器等,这样一来,枯燥的理论就变得生动起来,让我更能体会到这些知识的价值。虽然我还没完全读完,但就目前接触的部分来看,它的知识密度很高,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感觉自己收获颇丰,对电子技术的基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本《电子技术基础》的,当时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却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清晰易懂。作者在介绍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时,善于使用类比,或者从更基本的物理原理出发进行推导,这让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构建认知。我尤其欣赏它在逻辑结构上的严密性,每个章节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前一个知识点为后一个知识点打下了基础,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习门槛。而且,书中在讲解完一个重要的理论或公式后,通常会紧跟着一些精选的例题,这些例题的难度适中,覆盖了该知识点的主要应用场景,并且都有详细的解答过程,这让我能够及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并纠正可能存在的理解偏差。整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适合作为入门读物,或者是在已有一定基础后进行系统性复习的书籍,它确实帮助我夯实了电子技术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