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基础实验心理学
定价:39.00元
作者:郭秀艳,杨治良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8-01
ISBN:9787040171198
字数:640000
页码:5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本书内容全面丰富、结构科学合理、问题阐述具体翔实,旨在将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科学方法——介绍给广大读者,从而使其切实领会心理学的实验理论、实验设计和研究案例。全书共分15章,详细论述了实验心理学的由来、基本问题、实验设计、心理物理学、反应时、感知觉、记忆、思维、情绪、个体差异、社会心理学、环境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实验仪器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广大的心理学爱好者参考阅读。
目录
章 实验心理学的由来
节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一、哲学和自然科学的影响
二、实验心理学的诞生
第二节 实验心理学的发展
一、与冯特同时代的心理学家
二、行为主义心理学
三、认知心理学
第三节 实验心理学的新进展
一、研究领域上的拓展
二、研究方法上的突破
三、统计技术的引入
第二章 实验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节 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性
一、何谓科学
二、实验心理学的科学本质
三、实验心理学的科学难题——伦理道德
第二节 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一
二、相关法
三、实验法
第三节 科学的研究程序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选择被试
三、确定实验控制
四、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整合
五、撰写实验报告
第三章 心理实验设计
节 关于变量的设计
一、自变量
二、因变量
三、控制变量
第二节 关于被试的实验设计
一、被试问设计
二、被试内设计
三、混合设计
第三节 小样本和单被试实验设计
一、小样本设计
二、单被试实验设计
第四章 心理物理学
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一、小变化法
二、恒定刺激法
三、平均差误法
四、三种传统心理物理法的比较
第二节 心理量表的建立
一、顺序量表
二、等距量表
三、比例量表
第三节 信号检测论
一、影响阈限测量的非感受性因素
二、信号和噪音
三、两种独立指标
四、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五、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第五章 注意与反应时
节 反应时
一、反应时研究的简史
……
第六章 感觉
第七章 知觉
第八章 记忆
第九章 思维
第十章 情绪
第十一章 个体差异
第十二章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三章 环境心理学
第十四章 工程心理学
第十五章 心理实仪器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当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内心深处最期待的是能够找到关于认知过程的详尽解释。我总是对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如何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充满好奇。我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维偏差,比如确认偏差、锚定效应等等。我希望能读到关于注意力机制的实验研究,比如斯金纳箱中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或者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实验,它们是如何揭示学习规律的。同时,对于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我希望能了解相关的认知模型和实验方法,比如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人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策略和思维过程。我也对创造力产生浓厚的兴趣,期待能从中找到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实验研究,以及如何培养和提升创造力。一本关于“基础实验心理学”的书,理应为我打开通往认知科学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人类心智活动的奥秘。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用科学的眼光解读思维过程的严谨论述,用实验证据支撑的深刻见解。然而,这本书的内容,与我最初的设想,似乎相去甚远。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带着点儿期盼的。毕竟“基础”这两个字,通常意味着能够打下坚实的地基,为后续的学习铺平道路。然而,当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满心以为会看到那些经典的研究案例,比如著名的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或者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如何被巧妙地设计和验证的。我期待着能读到关于感知觉的研究,比如幻觉是如何产生的,颜色视觉背后有哪些复杂的神经机制。又或者,在学习和记忆的部分,我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实验过程,以及各种记忆策略的科学依据。甚至,关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现象,像阿施的实验,我希望能看到更详细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我以为这本书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入心理学的奇妙世界,用严谨的科学方法解释人类行为背后的奥秘,让我理解那些看似平常的行为,其实都蕴含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我甚至期待能看到一些经典心理学实验的图表,那些能直观展现数据和结果的图示,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结果,这本书的内容,似乎与我期待的“基础实验心理学”有着不小的差距,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
评分这本书在我手中,总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我拿到它,是希望能够深入了解人类情感的运作机制,比如恐惧是如何产生的,焦虑情绪的生理和心理基础是什么。我想知道,是什么让一个人感到快乐,又是什么导致了抑郁。关于情绪的测量,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介绍,例如心率、皮肤电导率、面部表情分析等实验方法。同时,我也希望能读到关于情绪调节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此外,对于人格心理学,我希望能够一窥其堂奥,了解不同人格理论的实验证据,比如大五人格模型的形成和测量,以及人格特质是如何影响个体行为和人际关系的。我也想知道,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等不同心理学流派,是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或反驳其理论的。这本书应该能够给我提供一个清晰的视角,让我理解心理学如何从不同角度去解释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然而,目前的它,并没有提供我期望中的那样深入和全面的内容,让我觉得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被触及到。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基础实验心理学》的时候,我以为它会像一本操作手册,教我如何动手进行那些在教科书上读到的经典实验。我设想着,书中会详细介绍各种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比如迷宫、反应时计时器、眼动仪等等,甚至会提供一些可行的DIY实验方案,让我可以在家中或者简陋的条件下,尝试模拟一些基础的心理学测量。我渴望能学习到如何设计一个控制变量的实验,如何选择合适的被试,如何进行有效的访谈和问卷设计,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我脑海里勾勒出的画面是,这本书会是一本非常“动手”的书,充满了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让我真正体会到“实验”二字的精髓。我甚至期待它会包含一些不同实验范式的对比,比如比较观察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的优劣,以及在不同研究领域如何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这本书本应该是我进入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块敲门砖,指引我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让我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乐趣。然而,我所看到的内容,似乎并没有触及到这些我最想学习的部分,这让我感到有些失望。
评分我当初选择这本书,是抱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的:想要理解不同年龄段的人是如何进行发展的,尤其是在认知和情感方面。我期待的内容是,能够详细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如何通过观察和实验来验证的,例如他的“三山任务”实验。我也想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八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所面临的危机和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对于语言习得,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关于乔姆斯基和斯金纳等学派在语言发展上争论的实验证据。此外,关于儿童的依恋理论,比如鲍尔比和艾斯沃斯的研究,我希望能看到具体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方法。我设想着,这本书会像一本儿童心理发展的手册,用科学的实验方法来解释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身心变化。我想知道,在不同的生命阶段,人们的思维方式、情感需求以及社会交往模式会有怎样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是如何被科学研究所证实的。然而,这本书所呈现的内容,并没有完全满足我对这些发展心理学实验的期待,让我觉得还有许多重要的研究领域没有被深入探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