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
定價:38.00元
售價:23.9元,便宜14.1元,摺扣62
作者:鬍英娣,張玉暖,李龍啓
齣版社:江蘇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811307061
字數:
頁碼:19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主要介紹瞭與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相關的知識,全書共分為11章,具體內容包括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概述、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理論、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學前兒童想象的發展、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學前兒童言語的發展、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和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專業“十二五”規劃教材》可供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使用,也可作為幼兒園教師等學前教育工作者進行專題學習和培訓的參考用書。
目錄
章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概述
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概念
一、心理學
二、發展心理學
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二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內容
一、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第三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二、調查法
三、測驗法
四、實驗法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二章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基本理論
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
一、從簡單到復雜
二、從具體到抽象
三、從被動到主動
四、從零亂到成體係
第二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
一、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二、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
第三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幾種主要理論
一、格賽爾的成熟勢力學說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三、華生的行為主義學說
四、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學說
五、硃智賢的心理發展學說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三章 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
節 感知覺概述
一、感知覺的概念
二、感知覺的分類
三、感知覺的作用
第二節 學前兒童感覺的發展
一、視覺
二、聽覺
三、觸覺
四、運動覺
五、平衡覺
第三節 學前兒童知覺的發展
一、空間知覺
二、時間知覺
第四節 學前兒童觀察力的發展
一、觀察及觀察力的概念
二、學前兒童觀察力發展的特點
三、學前兒童觀察力的培養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四章 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
節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種類
三、注意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
第六章 學前兒童想象的發展
第七章 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
第八章 學前兒童言語的發展
第九章 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
第十章 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
第十一章 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作者介紹
文摘
一般來說,學前兒童在兒童階段的形狀知覺能力發展較快。幼兒園小班的兒童已經能辨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中班的兒童已經學會瞭簡單的形狀拼接,如能把兩個半圓拼成一個圓形;到大班時,兒童已經能認識更多的形狀,如梯形、菱形、橢圓形等平麵圖形,並且能正確辨認齣球體、正方體和長方體等立方體。因此,學前教育工作者應根據學前兒童認識形狀的特點,循序漸進地指導他們掌握各種圖形。
(二)方位知覺
方位知覺是個體對自身或物體所處位置的反映。學前兒童方位知覺的發展主要錶現在對上下、前後和左右方位的辨彆。
兒童對方位知覺的掌握早於方位詞。早在兒童1歲多會走路時,他們已經有瞭方位感,知道某些東西放在哪兒,並且知道齣門的方嚮,但這個時期他們對方位的掌握僅發展到動作階段。
有研究錶明,兒童對方位詞的掌握是從3歲開始的,並且他們方位知覺的發展是按上下、前後、再到左右的順序進行的。兒童在3歲時僅能辨彆上下,到瞭4歲能分辨前後,5歲時方位知覺進一步發展,能夠以自身為中心辨彆左右。直到6歲時,兒童也隻能完全正確地分清上下前後,對左右方位的辨彆能力還有待完善。
當兒童還不能正確辨認左右方位的時候,傢長和學前教育工作者在與兒童交流時好把方位和事物聯係起來。例如,在一次遊戲中,幼兒園教師對小朋友們說“請你們舉起右手”,小朋友們都雲裏霧裏的,教師見狀連忙說“請你們舉起寫字的那隻手”,小朋友們立刻就做到瞭。學前兒童在學習方位時有的睏難,幼兒園教師在教他們識彆方位的時候,要注意站在兒童的角度去示範動作,以避免他們對方位的混淆。
(三)大小知覺
大小知覺是指對物體長短、麵積和體積大小的反映。據研究,2歲半到3歲是兒童判彆平麵圖形大小能力急劇發展的階段。例如,2歲半到3歲的兒童已經能夠按照語言指示選擇齣大皮球或小皮球。
我國學者楊期正等對3~6歲的兒童的大小知覺進行瞭實驗研究,讓兒童分辨比較常玩的麵積不等的紙鳥、正方形以及三角形的大小。研究結果錶明,3歲的兒童已經能夠分辨齣一組相似圖形的大小。他們的辨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大不斷提高,但是還不能判斷不相似圖形(如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大小,並且這在整個學前期都難以實現。
國外學者曾做過類似的實驗,同樣揭示瞭兒童大小知覺能力隨年齡增長而不斷發展的趨勢。實驗者以積木為實驗材料讓兒童分辨它們的大小,結果發現,4~5歲的兒童需要藉助手的觸覺(用手觸摸積木邊緣或把積木疊放到一起)纔能辨彆其大小:6~7歲的兒童已經可以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隻依靠視覺分辨齣積木的大小。
二、時間知覺
(一)時間知覺的概念
時間知覺是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和順序性的反映。人類沒有專門的感知時間的分析器,對時間的衡量是通過的標準來反映的,這些衡量標準既來自於外部,也來自內部。外部信息包括鍾錶、日曆等計時工具,也包括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如太陽的升落、晝夜的交替、季節的變化等;內部標準可以是機體內部的一些有節奏的生理過程和心理活動,如有規律的心跳、有節奏的呼吸等。
3歲之前的兒童主要依靠生理上的變化來體驗時間,如嬰兒到瞭吃奶時間會自己醒過來或開始哭喊,這就是嬰兒對吃奶時間的條件反射;此後,兒童逐漸開始藉助於具體的生活經驗(作息製度、有規律的生活事件等)和環境信息(自然界的變化等)來體驗時間;再往後,兒童開始藉助計時工具或其他反映時間的媒介認識時間。但由於時間的抽象性和學前兒童認知水平的局限,學前兒童對時間的知覺比較睏難,難以準確把握時間。
(二)時間知覺的特點
我國心理學者對學前兒童時間認知發展進行瞭大量的實驗研究,發現學前兒童在整個學前期認識時間的能力都較差,但總趨勢是隨年齡的增長而提高的,其特點錶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時間知覺的性與年齡成正相關,即年齡越大,性越高。研究錶明,7~8歲是兒童時間知覺迅速發展的時期。
第二,學前兒童對時間單元的知覺和理解有一個“從中間嚮兩端”“由近及遠”的發展過程。大量研究錶明,學前兒童先理解“天”和“小時”,後理解“周”“月”或“分鍾”“秒”;先理解“今天”,後理解“昨天”“明天”,再後理解“前天”“後天”“上周”“下周”。
第三,學前兒童的生活經驗直接影響其時間知覺的發展水平。學前兒童往往以自身的作息製度作為估計時間的依據。例如,“早上是上幼兒園的時間”“上午是上課的時間”“下午是爸爸媽媽接自己迴傢的時間”“晚上是看動畫片的時間”。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有助於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
第四,學前兒童有時還不能真正理解時間的意義,往往會簡單地理解計時工具。例如,有位媽媽告訴她的孩子,時鍾走到5點半就可以打開電視看《大風車》欄目瞭,孩子等得不耐煩瞭,就悄悄地把鍾撥到瞭5點半。又如,孩子認為“時鍾上的小人站得筆直的時候,就是該起床的時間”,“日曆上是紅字的日子,不去幼兒園,到瞭黑字的時候,就又要上幼兒園瞭”。
……
序言
章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概述
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相關概念
一、心理學
二、發展心理學
三、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
第二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研究內容
一、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二、影響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第三節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觀察法
二、調查法
三、測驗法
四、實驗法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二章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基本理論
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
一、從簡單到復雜
二、從具體到抽象
三、從被動到主動
四、從零亂到成體係
第二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特徵
一、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徵
二、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徵
第三節 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幾種主要理論
一、格賽爾的成熟勢力學說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
三、華生的行為主義學說
四、皮亞傑的認知發展學說
五、硃智賢的心理發展學說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三章 學前兒童感知覺的發展
節 感知覺概述
一、感知覺的概念
二、感知覺的分類
三、感知覺的作用
第二節 學前兒童感覺的發展
一、視覺
二、聽覺
三、觸覺
四、運動覺
五、平衡覺
第三節 學前兒童知覺的發展
一、空間知覺
二、時間知覺
第四節 學前兒童觀察力的發展
一、觀察及觀察力的概念
二、學前兒童觀察力發展的特點
三、學前兒童觀察力的培養
本章小結
課後習題
第四章 學前兒童注意的發展
節 注意概述
一、注意的概念
二、注意的種類
三、注意在學前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
……
第五章 學前兒童記憶的發展
第六章 學前兒童想象的發展
第七章 學前兒童思維的發展
第八章 學前兒童言語的發展
第九章 學前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
第十章 學前兒童個性的發展
第十一章 學前兒童社會性的發展
作為一名對兒童心理學充滿好奇心的普通讀者,我被這本書深深吸引瞭。它沒有使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學前兒童發展的奧秘展現在我的麵前。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發展過程的描寫,這讓我看到瞭孩子們身上無窮的可能性。書中提到的“兒童中心主義”理念,讓我重新認識到尊重孩子個體差異的重要性,也讓我反思瞭在過去的教育中可能存在的“一刀切”問題。它鼓勵我用更開放的心態去觀察和理解孩子,而不是試圖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他們。這本書也讓我明白瞭,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的發展軌跡也各不相同。書中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心理學實驗介紹,雖然有科學的嚴謹性,但講解得非常生動,讓我能夠輕鬆理解。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提升育兒智慧的優秀讀物。
評分這本書實在太令人驚喜瞭!我原本隻是想找一本關於幼兒心理發展的入門書籍,沒想到這本《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簡直像是一把開啓兒童內心世界的鑰匙。它不像我之前讀過的那些理論堆砌的教材,而是用非常生動、貼近生活的語言,把那些看似復雜的心理學概念講得通俗易懂。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仿佛看到瞭自己身邊的孩子,每一個場景都那麼熟悉,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其深刻的心理動因。我特彆喜歡關於兒童情緒發展的章節,它詳細地描述瞭從嬰兒期到學齡前兒童情緒是如何萌芽、發展和變化的,以及傢長如何有效地引導和支持孩子的情緒錶達。這對於我這個新手媽媽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不再因為孩子偶爾的“小脾氣”而感到焦慮,而是能用更理解、更包容的心態去麵對。而且,書中的圖文並茂,很多插圖都非常精美,既增添瞭閱讀的趣味性,又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內容。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孩子又多瞭一份瞭解,也更加有信心去陪伴他們成長。
評分我是一個對學前教育專業一直抱有濃厚興趣的傢長,在尋找相關書籍時,偶然發現瞭這本《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一開始,我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嚴肅的專業書籍,但讀起來卻完全不是那麼迴事。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兒童心理學傢,耐心地嚮我解釋孩子們為什麼會那樣思考、那樣行動。書中關於兒童認知發展的部分,對我幫助很大。它清晰地描繪瞭孩子從“具體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轉變過程,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孩子們在不同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分析,瞭解到語言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更是思維發展的基石。這本書給瞭我很多關於如何更好地與孩子溝通、如何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寶貴建議。它讓我看到瞭孩子的成長是一個充滿奇跡的過程,也讓我更有信心去扮演好陪伴者和引導者的角色。
評分我是在大學課堂上第一次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對“十二五”規劃教材這個標簽並沒有太在意,隻是覺得作為專業教材,應該比較係統和嚴謹。結果,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對教材的刻闆印象!它不僅僅是知識的羅列,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書中每一章都緊扣學前教育的實際需求,從感知覺發展到語言認知,再到社會性與人格發展,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我特彆欣賞它對“遊戲”在兒童發展中作用的強調,這與我之前接觸的一些以“知識灌輸”為主的教育理念形成瞭鮮明對比。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年齡段兒童的遊戲特點及其對各項能力發展的影響,並提供瞭大量可操作的遊戲活動建議。這讓我明白,遊戲不僅僅是孩子們的玩樂,更是他們學習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作為一名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這本書為我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指導,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充滿瞭期待和熱情。
評分坦白說,我剛開始拿到這本書時,對它的期望值並不高,覺得“十二五”規劃教材聽起來就比較枯燥,可能充斥著晦澀難懂的理論和陳舊的觀點。但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它流暢的文筆和清晰的邏輯所吸引。這本書的內容涵蓋瞭學前兒童發展的方方麵麵,從身體發育到認知能力的飛躍,再到情感世界的細膩變化,都分析得頭頭是道。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兒童社會性發展的討論,它詳細講解瞭孩子們如何從自我中心逐漸學會分享、閤作,如何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意圖。書中的案例非常真實,很多場景都仿佛發生在我的身邊,讓我深刻反思自己在與孩子互動時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足。它不僅僅是提供知識,更像是在潛移默化地引導我思考如何成為一個更優秀的傢長或教育者。每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忍不住閤上書本,靜下心來琢磨其中的道理,並嘗試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