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别集类:温飞卿集笺注
定价:96.00元
作者: 温庭筠, 曾益 注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984
字数:
页码:4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明曾益撰,其子嗣立又重订之。唐《艺文志》载庭筠《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诗集》五卷,《汉南真稿》十卷。曾本合为四卷,名曰《八叉集》,以作赋之事名其诗。嗣立此注,称从所见宋刻分诗集七卷、别集一卷,以还其旧。疑即《通考》所载之本。又称采《文苑英华》《万首绝句》所录为《集外诗》一卷。较曾本差为完备,然总之非唐本之旧也。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坦白说,我对这种大部头的古典文献整理工作总是抱有一种近乎挑剔的审视态度。选择购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标明了“正版”以及明确的ISBN号,这至少从出版规范上给了读者一个信心保障。在我看来,好的笺注本,其价值远超文本本身。它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读者穿越字海,指出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文学机关和历史背景。我期待这本书在校勘上的严谨性,毕竟涉及唐人作品,抄录和刊刻过程中的讹误是难以避免的。如果此书能对一些著名的存疑之处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至少指出不同学派的观点,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部阅读工具书,更是一部兼具研究价值的参考资料。这种对学术脉络的梳理,才是真正体现编者功力的所在。
评分拿到手时,我对这套书的装帧设计还是有些小小的惊喜的。它并没有采取那种过于老气横秋的仿古设计,而是选择了一种既典雅又不失现代阅读舒适度的版式。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笺注”的部分,因为对于温庭筠这样一位用典极多、意境深邃的词人来说,没有详实的注释和考证,阅读过程很容易变成猜谜。我希望那些明代的注家(从书名看,似乎还有明人的参与考订)能够提供足够清晰的线索,帮助我理解那些晦涩的典故和当时地方风物的描绘。比如他描绘的那些闺阁情景、长安市井的繁华,如果没有旁注,现代人读起来总会隔着一层纱。这本书如果能将这些“障碍”一一扫清,让文字真正‘活’起来,那才算得上是一部成功的整理本。这种对细节的打磨,才是真正体现学术价值的地方,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文本的堆砌上。
评分这本厚厚的精装书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看着这“正版”二字,就让人对内容的严谨性有了几分期待。我一直对唐宋诗词抱有深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风格独具、格调高远的大家。温飞卿的词,那份秾丽婉约中带着的幽咽与哀婉,总能轻易拨动心弦。想象着翻开这些笺注本,去探究那些字里行间隐藏的典故与作者的心绪,简直是一种享受。我期待着能从中看到不同学者对温庭筠那些脍炙人口的篇章,如《菩萨蛮》中的“小山重叠金明灭”,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辨和阐释。这绝不是快餐式的阅读,而是一次深入古典文学殿堂的朝圣之旅。光是欣赏这装帧和字体,就觉得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透过纸页,触摸到那个风流倜傥的晚唐文人的身影,期待着能从中汲取到前人智慧的余光,让自己的文学品味得到一次全面的提升。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对古典文学爱好者的一大福音。
评分我向来认为,阅读古代诗词的精髓,不在于背诵多少名句,而在于能否真正进入作者所营造的那个情感世界。温庭筠的词,那种深入骨髓的哀愁和对逝去美好事物的留恋,是极具感染力的。我希望通过研读这本汇集了历代研究成果的“集笺注”,能够更深层次地体味到这种“香冷玉生烟”的意境。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期待看到不同版本之间的异同比较,这往往能揭示出文本流传过程中的微妙变化,也侧面反映出后世学者们对原作理解的演变。如果注释能兼顾文学鉴赏和历史背景的还原,那就更完美了。毕竟,温庭筠的词是那个时代生活和审美趣味的缩影,读他的词,就是在读那个时代的挽歌,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拉开那扇厚重的历史之门。
评分收到书后,我立刻被其印刷的清晰度所吸引。在阅读古典文学时,字体如果模糊不清或者排版拥挤,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流畅性和沉浸感。这本《温飞卿集笺注》,从纸张的触感到油墨的质感,都显示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我最关心的,是那些“笺注”是否能做到深入浅出。很多时候,过于晦涩的学术批注反而成了理解文本的新障碍。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精辟的见解能够用清晰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不是堆砌着晦涩的术语。温庭筠的词风是华美而精巧的,与之相配的注释也应当是考究而又不失文采的,能够让一个初学者感到亲切,让一个老读者感到新意,这才是衡量一部优秀整理本的最高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