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谱録类:百菊集谱
:66.00元
作者: 史铸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878
字数:
页码:29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库全书谱録类:百菊集谱》六卷,卷首、补遗各一卷。卷首列举菊的品种160多个。一、二两卷辑录周师厚《洛阳花木记》中所载的菊名和刘蒙、史正志、范成大、沈竞等谱,再加上书作者的新谱,分别标名为洛阳、虢地、吴中、石湖、禁苑及渚州、赵中等品类。第三卷包括种艺、故事、杂说、方术、辨疑、诗话等六个部分。第五卷主要是胡融谱的摘录。第四、六两卷则全是有关菊的辞章诗赋,与园艺学无关。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并不在于它的“可读性”,而在于它的“稀有性”和“史料价值”。我猜想,对于专门研究明清时期江南文人圈子或者特定园林文化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就是一座宝藏。想象一下,每一篇被收录的诗文背后,可能都隐藏着一段失落的交往史,一份尘封的友谊,或者是一场关于菊花的雅集。我个人对古代的园林美学略有涉猎,所以当我看到涉及园林题咏或赏菊文字的引文时,能感受到一丝历史的涟漪。虽然我没有能力去深入考证每一条文献的出处,但仅仅是这本书的汇集本身,就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像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滤网,将特定主题下的精英文化碎片小心翼翼地打捞并分类放置了。
评分这本《百菊集谱》的出版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致敬和抢救性保存。对于我这样一个偶尔会尝试接触一些传统文化“硬核”作品的读者来说,它提醒了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想象。虽然我无法完全沉浸于其专业领域,但那种对“全”和“精”的追求,是值得我肃然起敬的。它不迎合大众的阅读口味,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和整理原则,这恰恰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文献整理工作的那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每当我合上这本书,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现代阅读追求即时满足和快速吸收,而这本书则要求你放慢呼吸,去感受时间沉淀下来的重量,这是一种宝贵的体验,即使我没有完全读懂它全部的细节。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布局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奇特的体验,它仿佛是把我直接空投到了一个古代的文人士大夫的书房里,周围是堆积如山的卷轴和墨香。我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文献学家,对我来说,阅读的乐趣往往来自于语言的韵律和思想的碰撞。而这部《百菊集谱》的语言风格,我感觉更像是一种“交待”和“记录”,而非“抒发”与“探讨”。它的结构非常清晰,但也因此显得有些刻板,缺乏那种让人拍案叫绝的文采飞扬。我更期待的是能从中学到一些新的见解,或者被某些精妙的构思所折服,但更多的时候,我是在努力理解它所建立的那个复杂的文献分类体系,这种学习的过程,与轻松阅读带来的愉悦感是截然不同的。
评分这本《四库全书谱録类:百菊集谱》的装帧简直就是一股扑面而来的古韵,纸张的泛黄程度恰到好处,像是真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散发出的那种沉稳气息所吸引。虽然我个人的阅读兴趣更偏向于宋代的词选集,对于这种偏重于地方志或特定家族文集的整理类著作,原本是抱着一丝敬畏又夹杂着些许好奇的心态去翻阅的。特别是“谱録类”这个分类,让我联想到的是那些严谨的家谱或地方文献的索引,或许会有些晦涩难懂。然而,光是翻阅目录的排版和字体选择,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对传统文化的那份敬畏之心。整体来看,它更像是一份凝结了特定时代文人雅士心血的“文坛纪念碑”,而不是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需要沉下心来,才能品味出其中蕴含的家族脉络和文化传承的厚重感。
评分说实话,当我开始尝试阅读其中的一些篇章时,我立刻意识到这不是一本适合我深夜抱着热茶随便翻翻的书。我的阅读习惯更倾向于叙事性强、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或者至少是那种论证逻辑清晰、观点鲜明的现代学术著作。这部《百菊集谱》显然走的是另一条路子,它更像是一份精细的档案,记录着“百菊”这个群体(或者说这个地方)的文集收录情况和脉络梳理。这种文本的特点就是信息密度极高,但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故事来牵引读者。我试图去寻找一些可以让我产生情感共鸣的段落,但大部分内容都像是目录学上的精确标记,让我这个外行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需要对照大量的注释和背景知识才能勉强理解其意义,这对于追求阅读效率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