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中国党民主执政的理念与实践
定价:38.00元
售价:25.8元,便宜12.2元,折扣67
作者:孙存良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5115129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59kg
自中国党成立以来,经历在中央苏区、陕甘宁边区的局部执政以及在全国的执政。无论是在局部执政还是在全国执政,党都积极探索民主执政的理论和实践,坚决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谋好利,赢得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真诚支持,为党在新形势下继续执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启示。
自序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本书结构
章 民主执政的基本理论
一、民主的内涵
二、执政的内涵
三、民主执政的科学内涵
四、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五、民主执政的原则
六、民主执政的价值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
一、唯物史观是发展民主的哲学基础
二、民主是特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三、阶级性是阶级社会民主的重要属性
四、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享有的民主
五、党是无产阶级民主的领导力量
六、民主意味着公民拥有平等和参政的权利
七、民主共和国是无产阶级民主的政治形式
八、人的解放是民主发展的终目标
第三章 中央苏区时期民主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
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
三、中央苏区时期的党政关系
四、中央苏区时期的民主选举
五、中央苏区时期的权益保障
六、中央苏区时期的民主监督
七、中央苏区时期的法治建设
第四章 陕甘宁边区时期民主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陕甘宁边区政权的建立
二、陕甘宁边区政权的性质
三、陕甘宁边区时期的党政关系
四、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民主选举
五、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权益保障
六、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民主监督
七、陕甘宁边区时期的法治建设
第五章 新中国初期民主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初期政权的性质
三、新中国初期的党政关系
四、新中国初期的民主选举
五、新中国初期的权益保障
六、新中国初期的民主监督
七、新中国初期的法治建设
……
第六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执政的理论与实践
第七章 中国党民主执政的经验启示
后记
孙存良,男,1978年11月出生,山东菏泽人,政治学博士。先后于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于2007年在澳大利亚Deakin大学做访问学者。目前在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工作。出版专著《当代中国民主协商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在《人民日报》、《求是》、《解放军报》、《党建》、《前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公开发表文章5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10多部,其中担任副主编4部。
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反复阅读的书。它的文字密度很高,信息量极大,但绝不是故作高深。相反,作者似乎是用最经济、最精准的词汇,去承载最丰富、最沉重的内涵。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敏感议题时所流露出的那种成熟与克制,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渲染情绪,而是用无可辩驳的论据和清晰的逻辑链条,将复杂的问题层层剥开。书中对某些长期被忽略的经验性观察的挖掘,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这些细节往往是构成宏观框架的基石。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进行一次高强度的智力训练,每翻一页,都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拉伸、被雕琢。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深度理解而非表面认知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去挑战和提升自己对复杂社会现象的认知水平。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我认为在于其提供的独特“观察窗口”。它没有采用常见的宏观视角去俯瞰全局,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工匠,专注于解析那些构成复杂系统的“零部件”是如何精妙配合、协同运作的。作者对概念界定的严谨性令人赞叹,每一个核心词汇都被置于历史的熔炉中反复淬炼,确保了论述的纯粹与精确。我发现,以往我理解中那些模棱两可、难以捉摸的现象,在经过作者的抽丝剥茧之后,变得清晰可辨,逻辑链条一目了然。全书结构布局如同一个精密的钟表,每一部分都精准地咬合在一起,驱动着整体的运转,既有宏观的骨架,也有微观的血肉。对于任何一个试图探究事物本质、追求真知灼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为可靠、令人信服的分析工具箱。
评分读罢全书,心中涌起一种久违的踏实感。在这个信息爆炸、观点泛滥的时代,能够找到一本真正沉下心来做学问、做思考的作品是何其幸运。这本书的学术态度是极其审慎的,它不急于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耐心地引导读者去面对复杂性的真实面貌。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展现出的那种罕见的批判性思维,并非为了反对而反对,而是为了追求更接近真理的表达。它成功地将严谨的逻辑推演与对现实情境的深刻体察有机结合,使得文本既有穿越时空的理论价值,又具备即时的现实关照。特别是书中对“持续性”和“适应性”的探讨,为理解当代社会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让人茅塞顿开,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维度又拓宽了一层。
评分这部作品简直是一股清流!它以一种极为细腻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剖析了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肌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游刃有余的文字功底,仿佛在带领读者进行一场思想的漫步,而非生硬的灌输。书中对于历史进程中那些关键转折点的描摹,绝非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充满了对“为什么是现在”的深刻反思。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让即便是对该领域不甚了解的新手,也能迅速把握住核心脉络。更难得的是,作者并未沉溺于空中楼阁般的抽象概念,而是紧密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得理论的阐释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和现实指导意义。读完之后,我的脑海中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一张逻辑严密、相互印证的认知地图,对于理解当代社会运作的底层逻辑,无疑起到了举纲挈领的作用。那种豁然开朗的阅读体验,是近年来少有的佳作。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原本预期会是一本枯燥的学术专著,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冷冰冰的论证。然而,作者用一种近乎文学化的笔触,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它读起来更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历史长卷,叙事节奏张弛有度,引人入胜。在探讨那些严肃议题时,作者总能找到一个绝妙的切入点,将深奥的哲理熔铸在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命运之中。我尤其对其中对于“张力平衡”的描述印象深刻,那不仅仅是对某种政治现象的描述,更像是在描绘一门关于人类社会自我调适的艺术。语言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时而如涓涓细流般温和,时而如惊涛骇浪般磅礴有力,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感染力和穿透力。这种兼具思想深度与阅读愉悦感的作品,实属难得,让人忍不住想要一口气读完,细细品味每一个遣词造句背后的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