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
定价:42.00元
作者: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3012106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0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家庭收入与支出;家庭生活条件;家庭农业生产;婚姻状况;家庭规模与户主率;家庭结构;身体与智力发育等。
目录
导言
部分 家庭经济生活
章 家庭收入与支出
节 家庭收人
第二节 家庭支出
第三节 特殊支出
本章提要
第2章 家庭生活条件
节 家庭住房条件
第二节 家庭的手机、电脑使用
本章提要
第3章 家庭农业生产
节 家庭农业生产概况
第二节 家庭农业收入及成本
第三节 家庭农业生产与卫生状况
本章提要
第二部分 婚姻与家庭
第三部分 青少年成长
第四部分 青少年教育
第五部分 日常生活与社会适应
致谢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对这种年度报告式的出版物通常抱有一种敬畏又略带疏离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数据堆砌,难以真正触及问题的核心。但是,看到“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这个出品方,我的心头一热,这至少保证了研究方法论上的严谨性。我希望这次的报告能够在新颖的研究视角上有所突破,而不是重复前几年的既有发现。比如,针对新兴的服务业和灵活就业群体,他们的民生保障状况是否有了新的变化?我更期待看到一些跨年度的比较分析,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捕捉到社会发展中的“拐点”或“阻力”。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学术上的“参照系”,它提供了一个基准线,让我们能够衡量过去一年社会进步的真实幅度,而非仅仅是感觉上的波动。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思考一些关于社会保障体系公平性的问题,这本报告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我一直觉得,宏观的政策讨论往往脱离了微观个体的真实感受,而一个优秀的社会调查报告,恰恰能架起这座桥梁。我非常关注报告中关于老年人生活状况和青年人就业压力的部分。那些经过严谨抽样和量化分析得出的结论,无疑比街头巷尾的传闻更有说服力。我设想,阅读完后,我或许能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中那些冰冷数字背后的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这不只是一本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份对国情的“体检报告”,需要我们以一种审慎而又充满关怀的态度去对待,它关乎的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和对未来的期许。
评分我把这本书买回来,主要是想了解“民生”二字在2012年这个时间节点上,具体承载了哪些新的社会矛盾和发展诉求。在我看来,一份优秀的报告应该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能照出社会发展中的“阴影”与“亮点”并存的复杂现实。我个人对那种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论调都持保留态度,我需要的,是那种冷静、客观、基于事实的描绘。这本书的厚度本身就暗示了其内容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生活质量差异的详尽对比,这样才能真正理解“发展”这个概念在不同人群中体验的巨大差异。这本书如果能做到这些,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学术成果,更是一份重要的社会文献。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嗯,说实话,不算时髦,但那种厚实的纸张和内敛的排版,透露出一种对内容本身的自信。我倾向于认为,真正有价值的社会研究,不在于包装有多精美,而在于它揭示了多少常被忽略的社会真相。我个人非常注重报告的逻辑结构,希望它能够清晰地从宏观背景过渡到中观结构分析,最终落脚到具体的民生指标上。我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可以用来支持我日常工作或者业余讨论的有力论据。特别是关于教育资源分配和医疗可及性的章节,这些可是影响社会阶层流动的关键因素,如果报告能提供深入的机制分析,那就太棒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更具穿透力的社会观察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朴实中透着严谨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学术分量。我把它放在书架上,光是看着就觉得心里踏实了不少,仿佛拥有了一把解读当下社会脉络的钥匙。虽然还没有完全深入研读,但仅仅是快速翻阅目录和导言部分,那种扑面而来的数据和分析的深度就已经让人肃然起敬。它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追求华丽的辞藻和煽情的叙事,而是脚踏实地,用最精炼的语言构建起一个庞大的分析框架。我特别期待它对于城乡差距、收入分配这些核心议题的探讨,毕竟,民生这个词的分量,不是随便说说的,它关乎着我们每个人最切身的利益和未来的希望。希望里面的数据能够足够新鲜、足够可靠,能让我对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真实状况有一个更立体、更不失偏颇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