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公共管理学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刘圣中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3070872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本书对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个人、体制,以及公共决策、协作、责任、社会政策、法律、市场和绩效管理等核心要素进行专门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公共管理环境的生态学、战略变革等内容。教材注意充分吸收前沿知识,结合中国现实,为中国公共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本书是十多所高校从事本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合作完成的,从主体和结构、要素与手段、环境与挑战三个方面布局。教材一共十五章,对公共管理主体的组织和个人、体制,以及公共决策、协作、责任、社会政策、法律、市场和绩效管理等核心要素进行专门介绍,同时还介绍了公共管理环境的生态学、战略变革等内容。教材注意充分吸收前沿知识,结合中国现实,为中国公共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公共管理学--结构要素与环境(高等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新规划教材)》在公共管理责任、公共管理个体、公共管理协作、公共管理生态学等章节都具有较大的创新性。
导论 公共管理学的范畴篇 主体与结构 章 公共管理的内涵 1.1 公共管理的概念 1.2 公共管理学的历史 1.3 公共管理的性质 1.4 公共管理的功能 第2章 公共管理的主导者: 2.1 的 2.2 的组织模式 2.3 的管理职能 2.4 失灵 第3章 公共管理中的非组织 3.1 公共企业 3.2 社会自治组织 3.3 中介机构 3.4 志愿组织 第4章 公共管理中的个体 4.1 公民 4.2 官僚 4.3 专家 4.4 利益相关者 第5章 公共管理体制 5.1 公共管理体制的类型 5.2 模式 5.3 社会合作模式 5.4 社会分治模式 5.5 地方治理模式第二篇 要素与手段 第6章 公共管理的决策 6.1 决策的内涵 6.2 决策的要素 6.3 决策的模式 6.4 决策的条件与功能 第7章 公共管理的协作 7.1 公共管理协作的内涵 7.2 垂直协作 7.3 部门合作 7.4 公私伙伴关系 7.5 跨区域协作 第8章 公共管理的责任 8.1 公共管理责任的内涵 8.2 公共管理责任的类型 8.3 公共管理责任机制 8.4 公共管理责任实现的困境与选择 第9章 公共管理与社会政策 9.1 社会政策的内涵 9.2 社会政策的类型 9.3 社会政策的功能 9.4 社会政策的限度 0章 公共管理的法律基础 10.1 公共管理法律的基本原则 10.2 公共管理的程序法和实施 10.3 公共管理的法律救济 lO.4 公共管理法律的意义及其启示 1章 公共管理的经济手段 11.1 宏观经济调控手段 11.2 市场供应公共物品 11.3 招投标与采购 11.4 公共管理的市场激励机制 2章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 12.1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内涵 12.2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12.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结构 12.4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功能第三篇 环境与挑战 3章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13.1 战略管理的内涵 13.2 环境变化与战略管理 13.3 战略管理的模式 13.4 战略管理的意义 4章 公共管理的生态学 14.1 公共管理的生态价值观 14.2 人与环境的和谐治理 14.3 民族国家内部的多元自治 14.4 全球化时代的无治理 5章 公共管理的压力与变革 15.1 公共管理的压力 15.2 新公共管理 15.3 新公共服务参考文献后记
这本书的案例选择和跨文化比较视角,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它没有局限于某一特定国家的行政体系,而是广泛地引入了北欧福利国家的精细化管理、美国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探索,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机构能力建设上所面临的独特困境。这种全球化的视野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认知边界。举例来说,书中对比了德国集中式审批流程与英国“一站式服务”的效率差异,并深入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制度、历史和政治文化根源。这种对比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通过深入的机制分析,揭示了“最优实践”在不同环境下可能需要进行根本性的适应和调整。这种对情境依赖性的强调,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共管理绝不是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公式”,而是一门需要根据具体国情、社会结构和民众期待进行精妙调配的“实践艺术”。读完后,我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政策描述,而是开始追问政策背后的“为什么是这样”和“能不能是那样”,这种思维的转化,是任何一本停留在基础概念介绍的书籍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清晰得令人赞叹。它似乎是按照一个非常逻辑化的路径,从宏观的理论基础一步步向下,深入到微观的实践操作层面。开篇的几章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哲学和社会背景,为理解现代公共行政的“为什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后,章节开始聚焦于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管理和预算编制等核心职能领域。我尤其欣赏它对“决策制定过程”那一块的处理,它没有局限于传统的理性决策模型,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阐释“有限理性”、“满意化”等更贴近真实官僚机构运作的理论,这部分内容对于准备公务员考试或者希望在政府部门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无疑是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思维工具。更妙的是,在讨论完具体职能模块后,它没有立即收尾,而是设置了专门探讨“公共伦理”和“绩效评估”的章节,强调了价值导向和结果导向的平衡。这种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的结构,让知识的吸收变得非常系统化,读完之后,感觉大脑里仿佛被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可以随时调用的知识地图。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它绝对不是那种快速浏览就能掌握的“快餐读物”。我得承认,有些章节,比如关于“公共财政的计量经济学分析”部分,我不得不放慢速度,对照着网上的补充资料和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才勉强跟上作者的论证步伐。作者在论证中大量使用了一些统计模型和术语,虽然这保证了其学术上的严谨性,但也对读者的背景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过,正因为这种门槛,这本书显得尤为珍贵,它筛选出了真正想深入研究公共管理领域的读者。它不是在迎合大众的理解水平,而是在引领读者去达到更高的学术标准。我特别喜欢它在脚注和尾注中引用的那些经典文献,每一条引用都像是一条通往更深知识海洋的线索,让我不断地跳出书本本身,去探寻更原始、更权威的理论源头。这种“引导探索”而非“填鸭灌输”的教学方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挑战的快感,每次攻克一个难点,成就感都非常强烈。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沉浸在这本书的内容里,坦白说,它的理论深度是超乎我预期的。作者在开篇就迅速切入了公共部门的本质困境,那种对官僚制弊端的深刻剖析,绝非泛泛而谈,而是通过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案例和最新的组织行为学研究来支撑的。特别是关于“新公共管理”(NPM)的章节,它没有简单地将NPM捧上神坛,而是非常辩证地展示了其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水土不服,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对我这样一个关注实际操作的读者来说,价值太大了。书中对“治理”(Governance)概念的界定时,更是巧妙地融合了政治学、社会学乃至经济学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分析框架,让我第一次对公共部门如何与市场和社会组织协同运作有了更立体、更少教条式的理解。每当感觉自己快要被复杂的理论概念绕晕时,作者总会适时地抛出一个精妙的类比或一个贴近生活的政策情境,强行将我拉回到现实的语境中,这使得艰深的学术讨论变得生动起来,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引人注目了!硬壳精装,拿到手里沉甸甸的,一看就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封面采用了一种低饱和度的深蓝色调,中央烫金的标题“公共管理学”显得既庄重又不失现代感,字体选择上那种衬线体仿佛在向经典致敬,但边缘的处理又透露出一种锐利,暗示着学科的与时俱进。内页的纸张质量也是一流,那种微哑光的质感,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而且油墨的印制非常清晰均匀,即便是复杂的图表和模型,那些细小的文字和线条也纤毫毕现,这对于需要反复研读和查阅的专业书籍来说,简直是福音。装帧细节的处理,比如书脊处的勒口和护封的设计,都透露出出版方对读者的尊重和对学术严谨性的追求。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排版上的用心,页边距的处理恰到好处,既留白得舒适,又没有浪费版面空间,使得阅读的节奏感很强,翻阅起来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廉价教科书的粗糙感。能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光是放在书架上,就为整个空间增添了一份知识的厚重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