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叢刊:南宋院畫錄 9787534046964

藝文叢刊:南宋院畫錄 9787534046964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清厲鶚,鬍易知 校注 著
圖書標籤:
  • 南宋繪畫
  • 院畫
  • 繪畫史
  • 藝術史
  • 中國美術
  • 宋代藝術
  • 文化藝術
  • 圖錄
  • 藝術作品
  • 曆史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影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ISBN:9787534046964
商品編碼:29717736816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16-01-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藝文叢刊:南宋院畫錄

定價:28.00元

售價:19.0元,便宜9.0元,摺扣67

作者:(清)厲鶚,鬍易知 校注

齣版社:浙江人民美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1-01

ISBN:978753404696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南宋院畫錄》對於全麵認識理解南宋院畫以及南宋整個畫壇的情況,梳理以元明文人畫為主綫的畫風嬗變,是非常有價值的。


內容提要

《南宋院畫錄》是厲鶚對南宋百餘年間畫院機製、人物、畫作相關文獻所做的匯集。厲鶚在編撰中徵引瞭《夢粱錄》《武林舊事》《圖繪寶鑒》《畫史會要》等書,“遍收名賢吟詠題跋,與夫收藏鑒賞語,薈萃成帙”,用瞭總共九十多種文獻。捲首先錄院人年錶,已佚。捲一為總述,臚考院畫本末,如得名之畫傢、院址、試目、職稱、粉稿、諸傢筆墨特色、所用之畫材等。捲二至捲八錄南宋畫院畫傢共九十八人,對於畫傢之籍貫、生平、事跡、擅長門類、作品、評論等記載甚詳,徵引條目詳略不一,多的一位畫傢近百條。畫傢生平、遺聞軼事、畫跡題詠及收藏鑒賞之語均注明齣處,信而有徵。

目錄

捲一
總 述

捲二
李 唐
劉宗古
楊士賢
李 迪
李安忠
蘇漢臣
硃 鋭
李 端
張 浹
顧 亮
李從訓
閻 仲
周 儀
焦 鍚
鬍舜臣 張著

捲三
馬和之
賈師古
馬興祖
李 瑛
馬公顯
陸 青
韓 祐
劉思義
硃光普
尹大夫
林俊民
蕭 照
陳 善

捲四
閻次平 次於
蘇 焯
毛 益
何世昌
林 椿
劉鬆年

捲五
吳 炳
張 茂
李 嵩
蘇 堅
梁 楷
陳居中
高嗣昌
蘇顯祖

捲六
夏 珪
馬 逵

捲七
馬 遠

捲八
馬 麟
白良玉
孫 覺
戚 仲
魯宗貴
陳宗訓
俞 珙
鬍彥龍
史顯祖
吳俊臣
李德茂
孫必達
顧興裔
張 仲
崔友諒
馬永忠
陳清波
範安仁
陳可久
陳 玨
硃 玉
白用和
宋汝誌
毛允昇
侯守中
曹正國
王 華
方椿年
豐興祖
錢光甫
徐道廣
謝 昇
顧師顔
硃懷瑾
王 輝
樓 觀
李永年
李 權
梁 鬆
硃紹宗
李 永

附録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武林掌故叢編本章廷彥序
武林掌故叢編本吳炳序


作者介紹

厲鶚(1692-1752),字太鴻,號樊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雍、乾之際“浙派”的代錶詩人。亦工詞,宗薑夔、張炎,為“浙西詞派”中期巨擘。著有《樊榭山房集》等。入《清史稿?文苑傳》。

文摘


序言



《南宋院畫錄》:一部穿越時空的藝術盛宴 一、 肇始與輝煌:南宋畫院的黃金時代 南宋,一個風雨飄搖卻又孕育齣璀璨藝術文化的時代。在國傢危難之際,藝術的殿堂卻愈發顯得莊重而輝煌。而在這片文化的沃土上,南宋畫院無疑是最耀眼的存在。它不僅是皇傢禦用的藝術機構,更是匯聚瞭當時最頂尖的畫傢,産齣瞭無數傳世之作,深刻地影響瞭後世的中國繪畫史。 《南宋院畫錄》便是對這一藝術盛況的一次深度梳理與集中呈現。它並非一本簡單的畫冊,而是一次穿越時空的藝術探索,帶領讀者走進南宋畫院的腹地,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藝術史。本書的編纂,旨在勾勒齣南宋畫院的興衰脈絡,展現其在不同時期、不同題材上的藝術成就,以及畫院製度對中國繪畫發展的深遠影響。 二、 時代印記:山水畫中的傢國情懷 南宋的山水畫,是整個中國山水畫史上的一個巔峰。在國破傢亡的背景下,南宋畫傢們將深沉的傢國情懷融入筆墨之中,筆下的山水既有壯麗的自然風光,又蘊含著對故土的眷戀與思念。 雄渾壯闊的北方山水餘韻: 盡管國土淪喪,但南宋畫傢們並未忘記曾經雄渾壯麗的北方山河。他們的畫作中,依然可以看到北宋遺風的壯闊景象,如高聳的山巒、深邃的峽榖、奔騰的江河,這些畫麵充滿瞭力量感和史詩感,仿佛是對逝去輝煌的追憶與寄托。 婉約細膩的江南風貌: 隨著政權的南移,江南秀美的風光也逐漸成為畫傢們關注的焦點。江南的山水,不再是巍峨險峻,而是變得更加溫婉、秀麗。朦朧的山巒、纏綿的煙雨、清澈的溪流,以及點綴其間的亭颱樓閣、漁村野渡,無不散發著江南特有的詩情畫意,寄托著畫傢們對安寜生活的嚮往。 藉景抒情,寓意深遠: 南宋山水畫的精髓在於“藉景抒情”。畫傢們並非僅僅描摹景物,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繪,來錶達內心的情感。或壯闊的山川,寄托著對國傢強盛的渴望;或幽深的林泉,錶達著隱逸避世的誌趣;或淒涼的鞦景,則流露齣對時局的憂慮。這些畫作,仿佛一個個無聲的訴說,承載著那個時代文人的喜怒哀樂。 三、 生機盎然:花鳥畫中的生命贊歌 南宋畫院在花鳥畫領域也取得瞭舉世矚目的成就。他們的花鳥畫,以其精湛的技藝、生動的造型和豐富的錶現力,展現瞭自然界蓬勃的生命力,也寄托瞭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寫實逼真,栩栩如生: 南宋花鳥畫傢們注重對物象的細緻觀察和深入寫生。他們筆下的花卉,色彩鮮艷,形態逼真,仿佛能聞到淡淡的幽香;他們筆下的禽鳥,姿態各異,神情生動,仿佛即將展翅高飛。這種高度的寫實性,使得作品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寓意吉祥,寄托美好: 花鳥畫不僅僅是對自然景物的描繪,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寓意。如牡丹象徵富貴,蓮花象徵高潔,梅花象徵堅韌,蘭花象徵君子。畫傢們將這些吉祥的寓意巧妙地融入畫作之中,使得作品不僅具有審美價值,更蘊含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工筆與寫意交融: 南宋花鳥畫在技法上也呈現齣多樣性。既有精工細緻、色彩絢麗的工筆畫,也有筆墨淋灕、氣韻生動的寫意畫。兩種技法的融閤,使得作品既有嚴謹的結構,又不失靈動的生氣,展現瞭畫傢們高超的藝術駕馭能力。 四、 傳神達意:人物畫中的世態人情 盡管山水畫和花鳥畫在南宋畫院中占據重要地位,但其人物畫同樣不容忽視。南宋畫傢們在人物畫方麵,也展現齣瞭卓越的觀察力和錶現力,捕捉瞭當時社會生活中的種種麵貌,塑造瞭鮮活的人物形象。 關注社會現實,描繪市井百態: 與唐代雍容華貴的宮廷人物畫不同,南宋人物畫更多地關注普通人的生活。他們描繪販夫走卒、農夫漁樵、市井小販,生動地展現瞭南宋社會底層的生動圖景,反映瞭當時社會的真實麵貌。 刻畫人物心理,展現細膩情感: 南宋人物畫傢們擅長通過人物的錶情、神態、動作來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能夠精準地捕捉到人物的情緒變化,如喜悅、憂愁、沉思、驚恐等,使得畫麵更具感染力,讓觀者能夠與畫中人物産生共鳴。 曆史故事與宗教題材: 除瞭描繪現實生活,南宋人物畫也涉及曆史故事和宗教題材。這些作品往往以宏大的場麵、嚴謹的構圖和精湛的繪畫技藝,展現瞭曆史的厚重感和宗教的神秘感,同時也體現瞭當時社會主流的思想文化。 五、 時代的迴響:畫院製度的功過與影響 南宋畫院的繁榮,離不開當時朝廷的支持和畫院製度的建立。這一製度對中國繪畫史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既有其積極的一麵,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集結精英,傳承技藝: 畫院製度為畫傢們提供瞭一個集中學習、交流、創作的平颱,使得優秀的繪畫技藝得以傳承和發揚。大量的優秀畫傢匯聚於畫院,互相學習,共同進步,創作齣大量精品。 規範畫法,追求精緻: 畫院對繪畫的風格和技法進行瞭一定的規範,尤其是在宮廷繪畫方麵,追求精益求精,使得作品在技法上更加成熟和精緻。 題材局限,創新受阻: 然而,畫院製度也可能導緻題材的相對局限,過於強調宮廷審美和皇傢品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束縛瞭畫傢的自由創作,阻礙瞭繪畫風格的多元化發展。 學術傳承,奠定基礎: 盡管存在局限,但南宋畫院對中國繪畫史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它培養瞭大量的傑齣畫傢,創作瞭無數傳世名作,對後世的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都産生瞭巨大的影響,奠定瞭中國繪畫發展的重要基礎。 六、 《南宋院畫錄》:重溫曆史,感悟藝術 《南宋院畫錄》所收錄的作品,正是南宋畫院輝煌時期的縮影。通過對這些作品的細緻解讀,我們可以: 深入瞭解南宋的曆史風貌: 畫麵中所描繪的山川、人物、花鳥,都承載著南宋時期的社會信息,是瞭解那個時代曆史風貌的生動載體。 欣賞中國繪畫的獨特魅力: 領略南宋畫傢們精湛的筆墨技法、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藝術審美。 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 從畫作中體會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閤一”、“寓情於景”、“文以載道”等核心價值觀。 傳承與創新,啓迪未來: 通過學習和藉鑒南宋院畫的藝術經驗,為當代中國繪畫的發展提供啓示和藉鑒。 《南宋院畫錄》是一部值得細細品讀的書籍,它不僅是一場視覺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體驗。它讓我們穿越曆史的塵埃,與南宋的藝術傢們對話,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藝術史,重溫中華民族獨特的藝術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在文獻引用和資料的紮實程度上,絕對稱得上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我特地去核對瞭一些關鍵的史料齣處,發現其引用的源頭都非常可靠且廣泛,涵蓋瞭從私人筆記、地方誌到宮廷檔案等多個維度。這使得全書的論證過程堅如磐石,任何一個論斷都不是憑空猜測,而是建立在詳實的曆史證據之上的。對於一個追求學術嚴謹性的讀者來說,這簡直是莫大的福音。我尤其欣賞它對一些爭議性問題的處理方式,作者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將所有主要的觀點和支持的證據並列呈現,留給讀者自行判斷的空間,體現齣一種高度的學術良知和客觀性。這種不急於給齣結論,而是引導讀者進行深度思考的寫作態度,纔是真正的高級。

評分

我通常閱讀學術性書籍時,最怕的就是那種乾巴巴的、隻羅列事實卻缺乏生動性的文字。然而,這本書的文字錶達力齣乎意料地強勁有力。作者在闡述觀點時,語言流暢且富有感染力,仿佛能聽到那位曆史上的藝術評論傢就在你耳邊低聲細語,娓娓道來那些塵封的往事和創作背後的心路曆程。特彆是對於某些關鍵畫作的描述段落,簡直是如詩如畫,筆觸細膩到能讓人在腦海中構建齣那個畫麵:墨色的濃淡變化、綫條的抑揚頓挫,乃至畫傢在揮毫時的心境,都仿佛被文字捕捉並凝固瞭下來。這種將嚴謹考據與文學美感完美融閤的筆法,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門檻,讓即便是初涉此領域的愛好者也能輕鬆領略到南宋藝術的精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跟一位學識淵博的老先生對飲,聽他講述那些他親眼所見或深入研究過的傳奇故事。

評分

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收獲,在於它重塑瞭我對“院體”概念的認知。在此之前,我總覺得“院體”似乎帶有某種官方化、趨同化的刻闆印象。但通過細緻閱讀後我纔明白,南宋的宮廷藝術內部,其實蘊藏著極其豐富的個性和流派的張力與碰撞。書中對不同畫師之間微妙的風格差異,以及他們如何在滿足宮廷審美需求的同時,又能巧妙地融入個人創新,進行瞭入木三分的剖析。它教會瞭我如何去“看”畫,如何透過錶麵的和諧,去發現隱藏在筆墨之下的時代情緒與藝術傢的掙紮與超越。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藝術鑒賞能力得到瞭一個質的飛躍,以前隻是“看熱鬧”,現在開始能“看門道”瞭。這套書不僅僅是記錄曆史,它更像是一把鑰匙,開啓瞭我通往更深層次藝術理解的大門。

評分

這本書的目錄結構編排得極為精妙,它沒有采用那種簡單粗暴的時間綫羅列,而是巧妙地將不同畫派的風格演變、地域特色以及關鍵藝術傢的思想脈絡進行瞭交叉對比。我花瞭很長時間研究它的章節劃分,發現作者(或編者)的思路非常清晰,每一步的推進都像是循著一條精心設計的導覽路綫,引領讀者深入到那個特定的曆史語境中去。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來審視那個時期的藝術生態,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每一幅作品,而是將其置於社會、政治、思想變遷的大背景下進行解讀。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敘事方式,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和理解的深度。坦白說,我原以為會是那種晦澀難懂的理論堆砌,沒想到它能把復雜的學術問題用如此具有邏輯性和層次感的方式呈現齣來,讀起來酣暢淋灕,常常有茅塞頓開之感。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視覺的享受,拿在手裏沉甸甸的,紙張的質感也無可挑剔。那種厚重感,讓人立刻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學術價值。內頁的排版疏密得當,字體選擇典雅古樸,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絲毫沒有那種枯燥的學術資料感。而且,裝幀上那些細微的紋理和燙金工藝,更是體現瞭齣版方對這套書的用心良苦。我個人特彆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章節之間的分隔頁,選用瞭帶有時代氣息的淡雅色調,既不突兀又起到瞭很好的過渡作用。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我敢說,光是欣賞它的外在美,就已經值迴票價瞭。每次把它從書架上取下來,都忍不住要多摩挲幾下,那種觸感是現在很多批量生産的圖書無法比擬的。這絕對是送給任何一位愛書人,特彆是對傳統文化有敬意的收藏傢的絕佳禮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