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家藏文库:柳宗元诗选 9787534864476 [唐] 柳宗元,洪淑苓 注 中州古

正版 家藏文库:柳宗元诗选 9787534864476 [唐] 柳宗元,洪淑苓 注 中州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 柳宗元,洪淑苓 注 著
图书标签:
  • 唐诗
  • 柳宗元
  • 诗选
  • 文库
  • 家藏
  • 古典文学
  • 洪淑苓
  • 中州古
  • 注译
  • 正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润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64476
商品编码:29721895941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7-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家藏文库:柳宗元诗选

定价:27.00元

作者: 柳宗元,洪淑苓 注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348644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在大家辈出、百花争艳的唐代诗坛上,柳宗元是存诗较少的一个,但却多有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发挥自己的创作才华,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代表当时一个流派的杰出诗才。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现存柳宗元诗,绝大部分是贬官永州以后的作品,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他的叙事诗文笔质朴,描写生动,寓言诗形象鲜明,寓意深刻,抒情诗更善于用清新峻爽的文笔,委婉深曲地抒写自己的心情。不论何种体裁,都写得精工密致,韵味深长,在简淡的格调中表现极其沉厚的感情,呈现一种独特的面貌。


内容提要


  柳宗元诗歌传世约一百六十余首,本书选注其中一百四十七首,从十八岁时的应试诗,到四十七岁亡于柳州任上的绝笔之作,篇篇都可观想其人精神风貌。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云:“柳诗长于哀怨,得《骚》之余意。”柳宗元因为贬谪永州、柳州而有抑郁孤愤的心情,诗风近于屈原《离骚》,但经过自我调适,逐渐转为雍和坦荡、安于山水的豁达隽爽,可与陶渊明、谢灵运的田园诗、山水诗比美,也和他的山水游记互相辉映。整体而言,柳宗元诗歌清丽醇正,真实呈现因痛苦而的心灵,耐人寻味。

  夏昼偶作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余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饮酒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渌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目录


省试观庆云图诗

龟背戏  

韦道安  

浑鸿胪宅闻歌效白纻

行路难(三首之一)

行路难(三首之二)

行路难(三首之三)

跂乌词 

笼鹰词

放鹧鸪词

感遇(二首之一)

感遇(二首之二)

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巽上挖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巽公院五咏

净土堂

曲讲堂

禅堂

芙蓉亭

苦竹桥

法华寺石门精室三十韵

戏题石门长老东轩

构法华寺西亭

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湘岸移木芙蓉植龙兴精舍  

茅檐下始栽竹 

初秋夜坐赠吴武陵  

游南亭夜还敘志七十韵  

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  

法华寺西亭夜饮 

游朝阳岩遂登西亭二十韵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并序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  

登蒲洲石矶望横江口潭岛深回敘对香零山  

游石角过小岭至长乌村 

觉衰 

读书  

咏史  

咏三良  

咏荆轲 

杨白花 

种仙灵毗  

…………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传世。洪淑苓,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现任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台大台湾文学研究所所长、合聘教授,《国语日报:古今文选》特约主编、美国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访问教授。研究专长为古典文学、民俗学、民间文学、台湾文学、现代诗。著作有《柳宗元诗选》《民间文学的女性研究》《思想的裙角——台湾现代女诗人的自我铭刻与时空书写》《20世纪《现代诗新版图》;并有诗集《合婚》《预约的幸福》《洪淑苓短诗选》等。


文摘


  芙蓉亭

  新亭俯朱槛①,嘉木开芙蓉②。清香晨风远,溽彩③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④。尝闻色空喻⑤,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锺⑥。

  题 旨

  本诗描写芙蓉亭边芙蓉花之美,又借以思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理。

  注 解

  ① 槛:朱红色的栏杆。

  ②芙蓉:落叶灌木,干高四五尺,叶掌状浅裂,花有红白黄各色,大而美艳;又称木芙蓉。

  ③溽彩:色彩浓艳。指芙蓉花。

  ④此二句谓芙蓉木姿态俊逸,花开时更增添艳丽。异容,指其花朵美艳。

  ⑤色空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⑥此二句谓留连芙蓉亭下,欣赏芙蓉之美,不觉秋月已上升多时,远处传来阵阵钟声。晏,或作“夜”。锺,同“钟”。

  赏析

  芙蓉清香艳丽,令人流连忘返。但以修道者而言,若耽溺于此色香,岂不是执着于世间的名相?但佛家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以美色为美色,便能名相。否则,这美丽的芙蓉,又是为谁而盛开呢?从这首诗,我们仿佛看到柳宗元在芙蓉木踽踽独行,若有所思。结句以景宕开,摆脱说理的色彩,更有“禅”味。

  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①,缭绕穿疏林。进箨分苦节②,轻筠抱虚心③。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④。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⑤。谅无要津用⑥,棲息有余阴。

  题 旨

  描写苦竹桥及其周围景致,有清新之意境。

  注 解

  ①本句谓苦竹桥连接了两端的小路。危桥,形容其细窄难行。属,相连属。

  ②此句谓新生之竹由根节处迸出。箨,竹皮、筍壳。

  ③此句谓竹节中空。筠,竹外青皮。抱虚心,竹体直中空,故云。

  ④此二句形容站在苦竹桥上所闻见的情景。

  ⑤此二句形容山鸟于林中参差飞翔,发出啁啾鸣声。差池,不齐貌。嘲哲,状声词,形容箫管乐器声,此处状鸟鸣声。

  ⑥此句谓想必苦竹不能做筏,所以利用为桥。要津,重要渡口;要津用,谓为筏也。

  赏析

  汪森《韩柳诗选》云:“五诗极能因名立意,洗剔见工。”合前四首以观,此五咏确实能就题发挥,情、景、理融和为一。这首《苦竹桥》描写山林幽静的景致,也点出苦竹“不材之材”、“无用之用”的妙处。虽然不能当大渡口的筏渡,但棲息山林,享受大自然,也是一大幸运。

  ……

序言



山水意境,怀才不遇:柳宗元诗歌的时代回响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中叶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山水意境、深邃的忧患意识、精炼的语言艺术,在唐诗的璀璨星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的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摹,更是其坎坷仕途、政治失意、人生际遇的深刻写照。品读柳宗元的诗,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伟大灵魂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不屈,感受一种超越时空的思想力量。 一、 宦海沉浮,贬谪生涯的催化剂 柳宗元的生平,几乎就是一部“贬谪史”。他早年以文章显名,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然而,政治上的激进和耿直,使他卷入了“永贞革新”,最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政治腐败,党争激烈,正直之士往往难以容身。柳宗元初任蓝田县尉,后又迁为京兆府功曹参军,虽然身处京城,却未能施展抱负。他积极参与王叔文的政治改革,试图扭转积弊,却因触动既得利益集团,改革失败,他本人也被贬斥。 从京城到地方,从繁华到荒凉,柳宗元的仕途一路坎坷。他被贬为邵州刺史,旋即又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地处岭南,环境恶劣,民风淳朴,与他曾经熟悉的长安、洛阳截然不同。在这里,他开始了长达十年的贬谪生涯。随后,他又被贬至柳州刺史,直至在柳州病逝,年仅四十七岁。 漫长的贬谪生涯,是柳宗元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远离政治漩涡,却又饱受思乡之苦、怀才不遇之痛,这一切都转化为他笔下的情感。山川草木,风雨晴晦,都成了他抒发情怀的载体。在荒野山林中,他看到了人间的疾苦,也看到了自然的壮丽。孤独与寂寞,磨砺了他的心智,也丰富了他的情感,成就了他诗歌中独特的忧患意识和深沉的思索。 二、 山水为伴,精神寄托的避风港 柳宗元最富盛名的,莫过于他那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的山水诗。在被贬的岁月里,山川草木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他将目光投向了自然,在其中寻找慰藉,也寄托着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悟。 他的山水诗,并非仅仅是写景,而是“景中带情,情寓于景”。他笔下的山水,常常带有主观的情感投射。例如,他在永州写下的《始得湖山处士居》,“始得湖山处士居,始看烟雨半晴初。草堂倚石云泉侧,风竹敲窗月夜虚。”描绘了他初到永州时的清新感受,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而《捕蛇者说》中,他笔下的永州虽有恶疾,却也并非完全的绝境。 然而,更多的作品,则流露出贬谪生活中的孤寂与凄凉。《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凄寒寂寥的画面,隐喻着诗人孤独无助的处境,以及在逆境中坚守的孤高品格。这首诗的意境之冷峻、之孤寂,仿佛能穿透纸页,直抵人心。 《晨诣岳阳楼》,“残阳照 the 郭,落日照 the 郭。楼前有山,山前有水,水外有云,云外有天。”他捕捉到的是一种辽阔而苍茫的景象,在壮阔的自然中,他体味到自身的渺小,也从中获得一种超然的力量。 柳宗元善于运用精炼的语言,捕捉景物的特点,并通过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物与内心世界融为一体。他笔下的山水,既有现实的描绘,又有精神的寄托。他能在萧瑟的秋风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也能在寂静的雪夜中体味到内心的孤独。他的山水诗,开创了唐代山水诗的新境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 怀才不遇,忧患意识的深刻烙印 柳宗元的诗歌,除了山水之美,更具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源于他坎坷的仕途,源于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源于他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他身处唐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腐败、藩镇割据、民生凋敝,这些都让他深感忧虑。他曾说:“吾尝忧民之忧,而思其所以慰之。”他对民生的关怀,体现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例如,他在《捕蛇者说》中,通过描绘一个被蛇患折磨的村庄,深刻揭示了当时赋税的沉重和官吏的残酷,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同情。 然而,更多的忧患,则来自于他自身的怀才不遇。他有着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屡遭排挤,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这种巨大的落差,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失落、愤懑和无奈。 《行路难》,“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不知何处是长安。”这与李白的《行路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与艰难。但柳宗元的《行路难》更侧重于政治上的失意,以及对前途的茫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他渴望一展才华,却屡遭挫折。这种长期的压抑和孤独,使得他的诗歌中常常弥漫着一种沉郁顿挫的情感。 然而,柳宗元并非一个消极悲观的诗人。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依然保持着一份坚韧和傲骨。他将自己的失意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对后世提出了警示。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唤醒人们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希望能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找到出路。 四、 语言锤炼,精炼与形象的典范 柳宗元的诗歌,在语言上也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他善于运用精炼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意象,创造出动人的意境。他的诗歌,少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耐人寻味。 他擅长运用白描手法,以朴素的语言描绘景物,却能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渔翁》,“渔翁夜傍长堤宿,隔水惊鱼跳浪,那知天上宫阙,今夕清光,却照人间,渔舟唱晚。”他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 他的诗歌,也常常运用比兴的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寄托于具体的景物之中。例如,《湘江二首》,“万里湘江水,千山杜宇声。愁来不得眠,愁去亦难生。”他用杜宇的啼鸣来象征内心的愁苦,将无形的情感具象化。 柳宗元的诗歌,语言朴实而富有张力,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他将对自然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对政治的思考,巧妙地融入到诗歌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既有唐诗的宏大气魄,又有文人诗的细腻情感,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 精神传承,跨越时空的对话 柳宗元的诗歌,不仅仅是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绝响,更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他的诗中,蕴含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一种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在今天,我们重读柳宗元的诗,依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在面对人生中的困境与挑战时,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汲取勇气和智慧。在审视社会问题时,他的诗歌也能引发我们的深思。 柳宗元,这位伟大的唐代文人,用他的诗歌,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山水意境,他的忧患意识,他的语言艺术,都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学习。通过阅读他的诗,我们仿佛能与这位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受他那不屈的精神,理解他那深邃的思想。他的诗,如同暗夜中的灯火,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指引着后人前行的方向。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次购书体验非常愉快,物流速度快得超乎想象,包装也极其用心,书本完好无损地送到了我手中。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后,首先被注释的详尽程度所折服。洪淑苓老师的注解真是细致入微,对于那些生僻的字词和典故,解释得清晰透彻,完全不会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理解上的障碍。要知道,柳宗元的诗歌,尤其是他贬谪后的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个人情怀,没有好的注释,阅读体验会大打折扣。有了这份扎实的学理支撑,即便是对唐代历史不太熟悉的读者,也能顺畅地进入柳子的精神世界。我试着读了几首他著名的山水田园诗,那种“清、静、远”的意境,在清晰的解读下,仿佛触手可及,真是一种享受。这种学术性和可读性兼备的选本,才是真正的好书。

评分

我是一个对地域文化有特殊情结的人,知道柳宗元在永州等地留下了大量的诗文。这本书的选本是否特别侧重于他在外地的创作?如果能集中展现他贬谪地的风物和心境变化,那将非常有价值。我一直认为,地理环境对诗人的创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柳宗元的山水诗之所以出类拔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亲身经历的那些荒蛮而又壮丽的自然景观。我希望通过这本选集,能更好地勾勒出他行踪所至的足迹,感受他从庙堂之高跌落江湖之远的巨大落差。这本书的定位是“家藏文库”,想必在选材上一定有所侧重,不会是那种面面俱到却不深入的普通选本。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不那么常见、却又极具个人色彩的珍品佳作,以飨我这个挑剔的读者。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古朴典雅的风格一下子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诗意盎然的年代。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珍藏的感觉。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题字,那种苍劲有力的笔触,似乎能感受到柳宗元先生当年的心境。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每一首诗,但仅仅是翻阅的这份仪式感,就已经值回票价了。尤其是看到“家藏文库”这几个字,总觉得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历史馈赠,让人肃然起敬。我对古典文学一直情有独钟,尤其是唐诗宋词,总觉得那是中华文化中最璀璨的明珠。这本书的选本据说非常精到,收录的都是柳宗元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希望能从中窥见他那份忧郁而又旷达的独特气质。对于真正喜爱古典诗歌的朋友来说,这样的版本无疑是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份收藏。

评分

从出版社的中州古韵系列来看,他们一向注重对传统经典的深度挖掘和高质量呈现。这本书的定价虽然不算低,但考虑到其装帧的精美程度、注释的专业性以及纸张的选用,绝对称得上物有所值。对于一个资深的古典文学爱好者而言,这种投资是必要的,它关乎阅读体验和收藏价值。我打算把这本书放在书架最显眼的位置,时常拿出来翻阅,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诗歌的格律和意境,更是为了与这位伟大的唐代文豪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一本好的诗集,其意义远超文字本身,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髓和一位士人的高洁灵魂。这本书,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具备了成为“案头常备”的经典之作的潜力,值得每一个热爱唐诗的人珍视。

评分

说实话,我对柳宗元的情感是复杂的,他的才华横溢毋庸置疑,但他的仕途坎坷和政治上的失意,总让人读来带有一丝悲凉。这本书的选篇似乎抓住了这种“悲壮美”。我特别期待阅读那些记录了他被贬谪后心境的作品,比如《江雪》,那份“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画面感,是历代文人墨客难以企及的孤独与超脱。这本书的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留白得当,字体选用也很有古韵,让人阅读时心情格外宁静。我正准备找个周末的午后,泡上一壶清茶,彻底沉浸在这位伟大诗人的世界里,去体会他笔下山河的壮阔与内心的挣扎。好的诗歌,是时间的容器,能将作者的情感精准地传递给千年之后的我们,这本书,想必就是这样一座容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