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卞佳丽 著
图书标签:
  • 交换原理
  • 通信网技术
  • 现代通信
  • 网络工程
  • 通信工程
  • 数据通信
  • 网络协议
  • 交换技术
  • 通信系统
  • 网络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63510559
商品编码:297279456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交换原理与通信网技术

: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卞佳丽

出版社: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5-05-01

ISBN:97875635105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现代通信所采用的各种交换方式的基本原理和相关通信网技术,注重在较普遍的意义上阐明交换的实质以及交换技术与通信网技术的有机结合。
全书共分10章,主要内容包括:交换的基本概念;各种交换方式的基本特点;电信交换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功能;通信网的基本概念;交换网络的基本构成、功能、特性以及及工作原理;基于电路交换技术的数字程控交换系统;电话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信令的基本概念;No.7信令系统与信令网;分组交换及分组交换网;ISDN交换与ISDN;ATM交换与B-ISDN;IP交换技术;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NGN);光交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本书可作为通信、电子和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通信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和参考书。

目录

章 交换概论
1.1 交换的引人
1.2 各种交换方式
1.3 交换系统
1.4 以交换为核心的通信网
小结
习题
第2章 交换网络
2.1 交换单元
2.2 交换网络
小结
习题
第3章 数字程控电话交换与电话通信网
3.1 概述
3.2 数字程控交换机系统结构
3.3 接口设备
3.4 话路建立
3.5 控制子系统
3.6 程控交换软件技术
3.7 电话通信网
小结
习题
第4章 信令系统
4.1 信令的基本概念
4.2 NO.7信令系统
4.3 NO.7信令网
小结
习题
第5章 分组交换与分组交换网

5.1 分组交换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5.2 分组交换的基本原理
5.3 分组交换协议——X.25协议
5.4 分组交换机
5.5 分组交换网
5.6 帧中继
小结
习题
第6章 ISDN交换与综合业务数字网
6.1 ISDN技术的发展
6.2 ISDN的基本概念
6.3 ISDN交换技术
6.4 综合业务数字网
6.5 AO/DI技术
小结
习题
第7章 ATM交换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7.1 ATM与B-ISDN的产生和发展
7.2 ATM基本原理
7.3 ATM交换技术
7.4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小结
习题
第8章 IP交换技术
第9章 软交换与下一代网络
0章 光交换
附录1 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附录2 NO.7信令方式技术规范目录一览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通信网络协议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 一、 引言 在信息爆炸、连接无处不在的当今时代,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基石。从智能手机的即时通讯,到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访问,再到物联网设备间的互联互通,这一切的流畅运行都离不开背后错综复杂但又井然有序的通信网络体系。而支撑起这个庞大体系的核心,正是各种各样的通信协议。这些协议如同网络世界的通用语言,确保了不同设备、不同厂商、不同应用之间能够有效地交换信息。 本书《通信网络协议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深入且极具实践价值的通信网络协议知识体系。我们不满足于仅仅介绍协议的表层功能,而是致力于深入剖析其设计理念、工作原理、数据结构以及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通过对核心协议的细致解读,本书将帮助读者理解网络通信的本质,掌握诊断和解决网络问题的关键技术,并为进一步的网络架构设计、安全防护以及新兴技术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与市面上一些侧重于理论概念或仅仅罗列协议名称的书籍不同,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我们不仅会讲解协议的“是什么”,更会深入探讨“为什么”以及“怎么用”。大量的实例分析、场景模拟以及实际抓包数据的解读,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协议的工作流程,并能将所学知识快速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本书适合于网络工程师、系统管理员、软件开发人员,以及对通信网络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和爱好者。无论您是初次接触网络协议,还是希望深化理解并提升实践能力,本书都将是您宝贵的参考资料。 二、 主要内容概览 本书将以分层、模块化的方式,系统地梳理和讲解当前通信网络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协议。我们将从底层的物理介质和数据链路层开始,逐步向上层推进,直至应用层,并在此过程中穿插讲解与网络安全、性能优化、新兴技术相关的关键协议和概念。 第一部分:网络基础协议与分层模型 1. 网络分层模型:OSI与TCP/IP模型对比解析 深入探讨OSI七层模型与TCP/IP四层/五层模型的概念、设计目的及各层功能。 分析两种模型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与演变。 强调理解分层模型对于后续协议学习的重要性,为理解协议的协作机制奠定基础。 2. 数据链路层协议:MAC地址、ARP、RARP与交换机原理 详细讲解MAC地址的格式、分配机制以及在局域网通信中的作用。 深入剖析地址解析协议(ARP)的工作流程、报文格式及其在IPv4网络中的关键作用,包括ARP欺骗的原理及防范。 讲解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的机制与局限性。 结合交换机(Switch)的工作原理,讲解其如何利用MAC地址进行帧转发,实现局域网的高效通信。 第二部分:网络层核心协议与路由机制 1. IP协议(IPv4与IPv6):寻址、分片与无连接服务 详尽解析IPv4协议的报文格式、地址分类(A/B/C/D/E类)、子网划分(Subnetting)与CIDR。 深入理解IP数据包的分片与重组机制,以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讲解IPv4的“尽力而为”(Best-Effort)服务模型。 详细介绍IPv6协议的优势,包括更大的地址空间、简化的报文头部、自动配置等。 深入理解IPv6的报文格式、地址表示方式(单播、组播、任播)及其与IPv4的兼容性问题(如双栈、隧道)。 2. 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诊断与控制 深入讲解ICMP协议的功能,包括差错报告(如目标不可达、超时)和信息查询(如Echo Request/Reply)。 通过ping和traceroute等工具的实际抓包分析,演示ICMP在网络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3. 路由协议:静态路由与动态路由(RIP, OSPF, BGP) 理解路由表的作用以及路由器如何根据路由表做出转发决策。 讲解静态路由的配置、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深入剖析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如RIP)的工作原理、度量标准、收敛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如路由环路)。 详细讲解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如OSPF)的设计理念,包括区域(Area)划分、邻居关系建立、LSA(链路状态通告)的生成与泛洪、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的应用。 介绍边界网关协议(BGP)作为互联网路由的“骨干”,讲解其作为路径矢量路由协议的特点,以及AS(自治系统)的概念、EBGP与IBGP的区别、属性(Attributes)与路径选择过程。 第三部分:传输层协议与可靠性保障 1. 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 深入解析TCP的三次握手(Three-Way Handshake)与四次挥手(Four-Way Handshake)建立与拆除连接的过程,理解其可靠性机制。 详细讲解TCP的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机制、流量控制(Flow Control)与拥塞控制(Congestion Control)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分析TCP报文段的格式,包括序列号(Sequence Number)、确认号(Acknowledgement Number)、标志位(Flags)等。 通过抓包分析,展示TCP连接建立、数据传输、故障恢复等过程。 2. UDP协议(用户数据报协议):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 讲解UDP协议的特点:简单、快速、开销小,以及其“尽力而为”的服务模型。 分析UDP报文段的格式。 讨论UDP的应用场景,如DNS、DHCP、VoIP、在线游戏等,以及在UDP之上实现可靠传输的方法(如应用层协议自行处理)。 第四部分:应用层协议与网络服务 1. 域名系统(DNS):名字解析与分布式数据库 深入讲解DNS的作用,以及域名解析的完整过程,包括根域、顶级域、权威DNS服务器的查询流程。 分析DNS报文格式、记录类型(A, AAAA, CNAME, MX, NS, SOA等)。 讲解DNS缓存机制及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2.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TTPS):Web通信的基石 详细解析HTTP协议的请求(Request)和响应(Response)报文格式,包括方法(GET, POST, PUT, DELETE等)、状态码(2xx, 3xx, 4xx, 5xx)、头部信息。 讲解HTTP的无状态特性以及Cookie、Session等维持状态的技术。 深入理解HTTPS的工作原理,包括SSL/TLS握手过程、证书验证、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应用,以及其在保障Web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介绍HTTP/2和HTTP/3的新特性与优势。 3. 文件传输协议(FTP)与安全文件传输协议(SFTP) 讲解FTP协议的工作模式(主动模式与被动模式)以及其端口的区分(控制端口与数据端口)。 分析FTP命令与响应。 介绍SFTP作为FTP的替代方案,讲解其基于SSH的工作原理,以及在安全性方面的优势。 4.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IP地址自动分配 深入解析DHCP的DORA(Discover, Offer, Request, Acknowledge)四步交互过程。 分析DHCP报文格式,以及DHCP服务器和客户端的工作流程。 讲解DHCP的地址池管理、租约(Lease)机制。 5. 电子邮件相关协议(SMTP, POP3, IMAP):邮件收发详解 讲解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在邮件发送过程中的作用。 分析SMTP的交互命令与响应。 深入讲解POP3(邮局协议)和IMAP(互联网消息访问协议)在邮件接收过程中的区别与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从邮件服务器获取邮件。 第五部分:网络安全协议与技术 1. IPsec协议族:IP层的安全保障 讲解IPsec的两个主要协议:认证头部(AH)和封装安全载荷(ESP)。 深入分析IPsec的传输模式(Transport Mode)与隧道模式(Tunnel Mode),以及它们在VPN(虚拟专用网络)等应用中的作用。 讲解密钥交换协议(IKE)在IPsec中的应用。 2. TLS/SSL协议:传输层及应用层的安全加密 (已在HTTPS中部分涉及,此处将更系统地整合) 详细讲解TLS/SSL的握手过程、证书体系、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结合使用。 分析TLS/SSL在保护Web、邮件、即时消息等通信安全中的作用。 3. SSH协议:安全远程登录与文件传输 深入讲解SSH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身份验证(密码、密钥)、加密通道的建立。 分析SSH在安全远程管理服务器、安全文件传输(SCP, SFTP)中的应用。 第六部分:网络性能优化与故障排除 1. 网络抓包与分析工具(Wireshark):实战演练 详细介绍Wireshark的使用技巧,包括过滤器设置、报文解读、协议分析。 通过实际抓包案例,演示如何分析HTTP请求、TCP连接状态、DNS查询等,辅助故障诊断。 2. 网络性能指标与瓶颈分析 讲解常用的网络性能指标,如延迟(Latency)、抖动(Jitter)、丢包率(Packet Loss)、吞吐量(Throughput)。 分析不同协议和网络层级可能导致的性能问题。 3. 防火墙与网络地址转换(NAT) 讲解防火墙的工作原理、过滤规则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作用。 深入理解NAT(网络地址转换)的实现机制,包括SNAT(源地址转换)和DNAT(目标地址转换),以及其在公私网隔离、节省IP地址方面的作用。 第七部分:新兴网络技术与协议趋势 1. 软件定义网络(SDN)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介绍SDN的核心概念: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的分离,以及OpenFlow等协议在SDN中的作用。 讲解NFV如何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功能的灵活性部署。 2. 云计算与容器化网络(Docker, Kubernetes) 探讨云计算环境下的网络架构特点,以及容器网络模型(CNM)和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等概念。 分析Docker和Kubernetes中网络通信的实现方式。 3. 5G与物联网(IoT)通信协议 简述5G网络的关键技术和通信协议的演进。 介绍物联网领域常用的通信协议,如MQTT, CoAP等,及其在低功耗、低带宽设备通信中的应用。 三、 本书特色与学习方法 深度解析: 每一项协议都力求深入,从设计哲学到实现细节,层层剥开。 理论结合实践: 大量的实例、场景分析和抓包解读,让理论知识落地。 工具应用: 强调Wireshark等实用工具的使用,培养读者独立解决网络问题的能力。 循序渐进: 从基础到进阶,从单点到体系,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前瞻性: 关注新兴技术,为读者提供面向未来的视野。 四、 结语 通信网络协议是理解现代数字世界运作方式的金钥匙。本书《通信网络协议深度解析与实践指南》将陪伴您一同探索这个迷人而复杂的世界。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您将能够更加自信地驾驭各种网络环境,解决棘手的网络问题,并在未来的技术发展浪潮中占据先机。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深度探索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跳跃的白色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本身对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有着长久的热情,尤其是那种能深入底层原理,又兼顾实际应用的读物。拿到手里的时候,我首先就被它厚实的质感所吸引,一看就知道是下了不少真功夫的著作。翻开内页,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排版得井井有条,虽然内容肯定不轻松,但至少阅读体验是相当舒适的。我猜想,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一位对技术有着极高追求的专家,能够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梳理得如此清晰,绝非易事。光是看着目录,我就已经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知识的厚重感,非常期待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看看它到底能带我领略怎样一番技术风光。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像市面上那些浮于表面的介绍性读物,而是直接切入了核心的理论框架。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消化前三章的内容,感觉脑细胞都快要燃烧起来了。特别是关于某些协议栈的优化细节描述,那真是细致到了毫厘之间,每一个参数的选取似乎都蕴含着无数次的实验和沉淀。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复杂逻辑时的那种抽丝剥茧的能力,很多我过去一直模糊不清的概念,在这本书里得到了极为清晰的阐释。这种学习过程虽然辛苦,但每攻克一个难点,那种成就感简直是无与伦比。它迫使你不仅要理解“是什么”,更要深究“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评分

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在某些章节的论述中,巧妙地引入了跨学科的视角,这让原本可能略显枯燥的工程理论变得生动起来。比如,在讨论系统可靠性模型时,他穿插了一些运筹学和概率论的经典思想,使得整个模型的构建逻辑更加稳固和具有说服力。这种融合创新让我想起以前在大学里接触的一些前沿研究,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总结现有技术,更像是在引领未来的研究方向。我特别期待能找到一些作者推荐的进一步阅读资料,因为这本书显然只是一个精彩的起点,它点燃了我对更深层、更前沿技术探索的渴望。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学术气息非常浓郁,对于初学者来说,门槛可能有点高。我身边几个刚入行的朋友试着翻了翻,很快就感到了挫败。不过对我这种在行业里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的人来说,它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每一个场景的设定都极具代表性,能够立刻将抽象的理论拉回到实际的工作场景中。我甚至从中找到了解决我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中遇到的瓶颈的灵感。它没有过多地使用花哨的语言来粉饰太平,而是用最严谨的逻辑语言构建起知识的殿堂,这种实在不做作的态度,非常对我的胃口。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虽然不错,但在印刷细节上还是发现了一些小瑕疵,有个别页码的图例标识似乎有点模糊,这在查阅特定公式时带来了一点点不便。但这绝对不影响我对这本书整体价值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的论述体系具有极强的自洽性和完整性,从基础概念的铺陈到高级应用的拓展,每一步都衔接得天衣无缝,没有出现那种为了凑字数而堆砌内容的现象。它像是一部精心打磨的乐章,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现代信息传输的宏伟篇章。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了极大的夯实和重塑,这是一次非常值得的投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