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唐师曾从学生到英雄
定价:24.80元
作者:萧乾 等撰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30007650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09kg
编辑推荐
唐师曾是的战地记者,探险家。本书选取唐师曾亲人、朋友、学生、同事及崇拜者的文字,以他人视角的描述、访谈、图片,展示这位行者的生活历程。从生活侧面勾勒他从学生到英雄的成长路线,在海湾战争、中东、欧洲、美国、南极、诺曼底、印度次大陆、走马黄河的线索背后,发掘他少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与日常温情,努力为读者显现一个丰富全面的唐师曾。
内容提要
唐师曾,别名唐老鸭,战地记者。
本书选取唐师曾亲人、朋友、学生、同事及一些新闻记者的文字,以他者视角的描述,访谈和图片,展示这位行者的生活真实,从多个侧面勾勒他从学生到英雄的成长历程。在他“海湾战争——中东——欧洲——美国——南极——诺曼底——印度次大陆——走马黄河”这个不曾停歇的行走线索背后,发掘他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与日常温情,努力为读者呈现一个性情豪放,一贯真实的唐老鸭!
在行走的道路上,他阅读了部部人生之书,始终用一颗好奇的学生之心观察世界,在旅程中,他用那深深的车辙,播撒了英雄的力量和信念。在许多人尤其是胸怀梦想的年轻人眼里,唐老鸭是活出自我的典范。然而,在教师,战地记者、病人、父亲、探险家……太多的角色转换背后,在始终不变的行者力量之下,他又有着怎样的不同于常人的睿智和与常人相似的温情?
《唐师曾:从学生到英雄》,再现英雄本色!
本书呈现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全新的唐师曾。2003年,唐师曾万里走单骑,从北京出发,一路翻越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喜马拉雅山、唐古拉山、昆仑山……跨越长江、黄河、印度河、恒河……穿越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尼泊尔回到中国。用大众方式展示“世界是平的”,以佛家慧眼揭示“地、水、火、风”的原始结构。书里全面呈现出唐师曾的摄影风格。在260多幅精美照片之上,季羡林、李肇星、周国平、杨澜、崔永元、孔庆东、姜文、崔健、姜昆、赵汀阳、梁衡、柯云路、戴锦华、王文澜等一大批不同领域、不同身份的人物'评头论足',妙语连珠。200多位撰文者跨越国界、语言、文化、种族、宗教,不拘文体,不拘字数,不拘风格,从而造就一部众声喧哗、百家争鸣的“开放式作品”……
目录
作者介绍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1961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学国政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装甲兵工程学院客座教授(荣誉上校),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理事。 1979—1983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学习。 1983—1986年,中国政法大学政
文摘
序言
初翻开这本厚重的书卷,一股扑面而来的历史烟尘感让人瞬间沉浸。作者显然是做了极其扎实的考据工作,书中对时代背景的描摹,从服饰、礼仪到当时的社会风貌,都描绘得一丝不苟,极具画面感。然而,最引人入胜的并非那些冰冷的史料堆砌,而是如何将这些宏大的背景,巧妙地融入到人物命运的编织之中。它展现了一种“小人物也有大历史”的深刻命题。故事的主线看似清晰,但副线的情节设计却极其精妙,如同多条河流最终汇入同一片海洋,互相映衬,让整个故事的张力倍增。阅读过程中,我几次被作者对某种哲学困境的阐述所震撼,它迫使我跳出原有的思维定势,去审视那些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价值观。这是一部需要慢下来,细细品味的佳作。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部用文字写就的电影蒙太奇。它在不同的场景和时间点之间自由切换,却总能精准地抓住核心的情感连接点。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环境氛围的营造——无论是幽暗的密室,还是开阔的战场,文字都具备强大的代入感,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温度的变化。人物之间的对话设计堪称一绝,机锋暗藏,言外之意远比字面意思丰富得多,常常需要反复咀嚼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和张力。这本书的结构并非线性叙事,它采用了大量的插叙和回忆,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被组织得井井有条,最终拼凑出一个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真相。这是一次智力与情感的双重挑战,完成阅读后,有一种登顶的满足感。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的开篇有些慢热,但一旦跨过那道门槛,后续的阅读体验简直像被一双无形的手拽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我特别欣赏作者叙事节奏的掌控力。它不像某些畅销小说那样,为了抓人眼球而牺牲深度,而是用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慢慢铺陈出人物复杂的人性光谱。那些原本被标签化的“好人”与“坏人”,在这里都呈现出多面的灰度。特别是对于“信念”崩塌与重建的过程,作者的笔触极其克制而有力,没有夸张的戏剧冲突,全靠内心世界的翻涌来推动情节。每一次情感的爆发,都像是积蓄已久的一次地震,震撼人心。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提供廉价的答案,只提供深刻的提问。
评分这部作品的叙事视角极为独特,它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个体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成长。作者对人物心理的刻画细腻入微,仿佛能透过文字感受到角色的每一次心跳与呼吸。那些关于选择、责任与救赎的探讨,在日常琐碎的描写中自然流露,而非刻意说教。情节推进张弛有度,既有令人屏息的紧张时刻,也有令人会心一笑的温情瞬间。它成功地构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江湖,其中的爱恨情仇都显得有血有肉。读完之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那些鲜活的面孔和他们艰难却又坚定的背影,让人不禁思考自身在面对抉择时的立场与勇气。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极佳,遣词造句处处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读起来是一种纯粹的享受。
评分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是“宿命感”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永恒拉锯。作者似乎在暗示,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个人的选择依然是塑造命运的关键变量。书中那些令人心碎的牺牲,并非徒劳无功,它们在无形中改变了后续事件的走向。这本书的叙事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融合了古典的韵律感和现代的疏离感,使得故事在情感上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却在思想上给予读者充分的自由去投射和思考。它没有刻意去美化苦难,而是直视了人性深处的脆弱与坚韧。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格局宏大、笔触细腻、内涵丰富的作品,它成功地将一个复杂的故事,讲述得既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