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四库全书儒家类:扬子法言
定价:76.00元
作者: 扬雄, 李轨, 柳宗元 注
出版社:中国书店
出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4918762
字数:
页码:32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四库全书儒家类:扬子法言》十卷,汉扬雄撰。凡十三篇,篇各有序。通录在卷后,景佑初,宋咸引之以冠篇首,或谓始于唐仲友,非也。自秦焚书之后,孔子之学不绝如线,雄独起而任之,故韩愈以其与孟、荀并称。而司马光尤好雄学,且谓:“孟子好《诗》、《书》,荀子好《礼》,扬子好《易》。孟文直而显,荀文富而丽,扬文简而奥。惟简而奥,故难知。”其与雄者,至矣!是《法言》者,为拟《论语》而作。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就感觉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子厚重的历史感。我特意选了一个比较旧版的影印本,纸张的触感和油墨的味道,都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这本书的排版考究,注释详尽,对于我们这些业余研究古典文献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特别是那些繁复的字词,总能在页边找到清晰的解释,让阅读过程流畅了不少。我发现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品味那些看似简单的字句背后蕴含的深厚哲思,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现代快餐式阅读无法比拟的。虽然篇幅浩繁,但我并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体味到一种与先贤对话的乐趣。每一次翻阅,都有新的感悟,仿佛与古代的智者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这绝不是一本可以囫囵吞枣的书,它需要时间和心力去耕耘,但收获的知识和精神滋养却是极其丰厚的。
评分我对这套书的价值,更多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待的。它像是古代文明精心保存下来的一个巨大的基因库,里面储存着一个时代对于“何为善”、“何以为人”的终极追问和探索。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层层递进的论述,这种体系化的构建,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社会秩序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阅读过程中,我经常停下来,思考自己身处的当下环境与书中所描绘的理想图景之间的差距。它迫使我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舍。与其说我在阅读文字,不如说我是在参与一场漫长的、关于“成人”的教育。每一次合上书卷,心中都会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去努力做一个更符合道德标准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这本书最宝贵的馈赠。
评分说实话,刚拿到书的时候,我有点被那厚厚的篇幅吓到了,感觉像面对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山。我本来以为它会是那种晦涩难懂、佶屈聱牙的古文堆砌,但实际阅读起来,体验却大大出乎我的预料。它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沉稳、内敛,却又带着一种沛然莫之能御的气势。虽然是古典语汇,但其逻辑脉络清晰得惊人,一旦抓住作者的思维主线,后面的阅读就会豁然开朗。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点上一盏灯,慢慢地品味其中的段落,仿佛能听到古人那种娓娓道来的教诲。这种阅读体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纯粹出于对智慧的渴慕。对于初涉此类经典的人来说,可能需要搭配一些现代注释本辅助理解,但一旦跨过最初的门槛,那种精神上的充实感是任何流行读物都无法给予的。
评分这套书的编排结构,虽然遵循了传统的体例,但其内在的逻辑张力令人赞叹。它不是零散观点的简单罗列,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支撑,构建起一个完整的思想大厦。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德行”与“实践”关系的那几卷,那里的论述充满了实践的智慧,而非空泛的道德说教。作者在论述抽象原则时,往往会穿插具体的历史事例作为佐证,使得理论鲜活起来,更具有说服力。我曾对照着书中的一些历史评价,去查阅其他史料进行交叉验证,发现其判断往往非常中肯和深刻,显示出极强的洞察力。可以说,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观察世界、理解历史的独特且成熟的视角,是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内核不可绕过的一座里程碑式的丰碑。
评分初读这套书时,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近乎偏执的细节考据。编纂者显然在搜集和整理材料上花费了难以想象的心血,每一个引文的来源都标示得清清楚楚,考证之细致,令人叹服。这使得我们后来的读者在引用和学习时,心中非常有底气。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不同学派观点的辩证分析,它并没有简单地对某一家进行盲目推崇或彻底否定,而是展现了一种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的学术风范。这种平衡的视角,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思想的复杂性和多面性至关重要。我曾尝试将书中的一些核心观点与现代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对照解读,发现其中许多朴素的伦理观和治理思想,至今仍有其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这本书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像是一面映照人性的古老镜子,照见的依然是亘古不变的人间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