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書 名:圖說天下探索發現-世界奇聞怪事
作者: 徐誌晶 編著
I S B N :9787550213043
齣 版 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時間:2013年1月
印刷時間:2013年1月 第1次印刷
字 數:180000字
頁 數:191頁
開 本:16開
包 裝:平裝
重 量: g
* 價:19.9元
目錄
不可思議的奇人奇事
被雷電追殺的傢族
我們身邊的“發電人”
記憶女AJ
愛吃石頭的女子
生吃活蠍30年
餐桌上的鬆毛蟲
印尼樹人“半人半樹”
奇異“珊瑚人”
深山“鼕眠”22天
神奇男子一覺睡兩年
27年來死而復生數十次
他的肺裏長齣瞭冷杉樹
一把頭發拉動18噸大船
鉛筆插入腦中55年
英國軍官從韆米高空墜地大難不死
“蝙蝠俠”大鬧白金漢宮
俄羅斯男孩自稱火星人
印度大傢庭162人同吃同住
印度男孩被水葬11年後歸來
姑侄四人都是雙性人
我的“老婆”是條金魚
被搬走的彆墅
神秘莫測的地球秘境
突然消失77天的沌湖水
尼奧斯殺人湖
神秘變臉山坳
能當“放大鏡”的古井
恍若神話場景的水晶洞
上坡容易下坡難的“怪坡”
神奇“喊水泉”
令人望而卻步的“死亡之榖”
形形色色的洞穴
乾奇百怪的島嶼
復活節島的石像從哪裏來
稀奇古怪的動物植物
吃肉的忘憂草
會“走路”的樹
馬達加斯加“吃人樹”
箭封喉箭毒木
“美麗謀殺犯”日輪花
辣走魔鬼的辣椒
“臭”名遠揚的大工花
殺害樹木的樹
刀槍不入的俄羅斯“神水”
一開花就自殺的棕櫚樹
種上芯片的仙人掌
植物中的縱火犯
“集體自殺”的鯨魚
不撞牆壁不同頭的鳥群
窮追猛打的殺人蜂
吃掉一支軍隊的行軍蟻
能看到死神的貓咪
消失韆年的“汗血寶馬”
袋鼠也講汁劃生育
神奇的“魚醫生”
當超市店員的狗
世界上*有錢的寵物
韆奇百怪的民風民俗
禁止男子進入的“女兒國”
童話王國的奇特婚俗
令人心驚肉跳的四班牙節日
奇怪的“休妻”與“售妻”
德國的浪漫婚俗
努爾族女人電能娶妻
紮壩人的走婚
女人嘴裏能撐盤
“袖珍”民族的幸福生活
肯尼亞樹上竟然也有旅館
貝寜寡婦節
到緬甸約會“長頸女”
打大節上打犬趣
怪異風俗集中營
骷髏滿街跑的墨西哥亡靈節
另類的美洲新年
巴西與眾不同的情人節
詭異的“死亡之路”
 
內容推薦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存在著太多太多的奇人怪事。你聽說過嗎:
肯尼亞的百歲老人阿庫庫一生竟然娶瞭100多位妻子,其子孫遍及世界各地;德國的一位老太太,一支鉛筆插入她的腦中長達55年;在荷蘭,有人跟自己養的金魚在網上登記結婚;神奇的喊水泉隻有大聲喊叫,纔會冒齣水來;驚心動魄的炸彈樹竟然會自己爆炸;在印度,妻子們可以在打夫節那天盡情地打自己的丈夫;馬達加斯加人會把死去數年的人的屍體搬齣來曬太陽,並舉行盛大的狂歡……
世界各地韆奇百怪的事情實在是數不勝數,這個精彩神秘的領域,不僅會極大地滿足你的獵奇心理,而且會帶你感受到探索發現的樂趣。
這本書的作者(或編撰團隊)對中國明代曆史的理解,可以說是鞭闢入裏,這部分內容與世界奇聞的穿插處理,構建瞭一種獨特的“對照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純粹獵奇性質的書,但很快發現,它對明代社會結構、科技發展和對外交流的描寫,具有相當的學術紮根性。比如,當書中介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某種機械發明時,緊接著可能會配上我國明代工匠對於復雜天文儀器製造的圖解。這種並置,不是簡單的“中國VS世界”,而更像是在探尋不同文化體係下,人類對同一命題——如何理解和改造世界——所給齣的不同答案。這種對比的張力,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挑戰和樂趣。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在主動地進行跨文化比較研究,這種主動性是很多同類書籍所缺乏的。
評分讀完這本關於世界奇聞怪事和中國文化探索的圖冊,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為我的知識邊界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不同於以往閱讀的那些枯燥的曆史書或純粹的地理介紹,這本書的敘事方式簡直是引人入勝。它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異域風情,用極其細膩的筆觸和大量精美的插圖呈現在眼前。比如,書中對於亞馬遜雨林深處某個失落部落生活習俗的描繪,那種對細節的把握,讓人仿佛能聞到空氣中潮濕的泥土氣息,聽到叢林中奇異的蟲鳴。更妙的是,它巧妙地將這些“奇聞”與我們熟悉的中國文化元素進行瞭某種隱秘的對照或連接,哪怕隻是一些文化概念上的映射,也讓人在驚嘆之餘,産生瞭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它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在講述故事,用一種探險日記般的口吻,引導讀者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精神漫遊。這種閱讀體驗,遠超瞭我對一本“圖說”類書籍的預期,它成功地將科普的嚴謹性與文學的感染力融閤在瞭一起。
評分這本書最令人難忘的一點,是它成功地營造瞭一種探索未知的浪漫情懷。它仿佛是某個資深探險傢,在多年周遊世界後,將自己最珍藏的發現和感悟整理成冊,真誠地分享給我們。文字風格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又變得莊重肅穆,跟隨作者的敘述節奏,我的情緒也隨之起伏。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講述那些已經被現代科學證僞的古代傳說時,並沒有簡單粗暴地進行否定,而是著重強調瞭這些傳說在當時社會中起到的精神慰藉和文化凝聚作用。這種尊重曆史語境的態度,非常難得。它提醒我們,探索的意義不僅在於發現“真相”,更在於理解“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讀完之後,我感到內心充滿瞭對未知世界的敬畏與好奇,那種想要立刻背起行囊,親自去驗證書中描述的某些地理奇觀的衝動,至今難以平復。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實在值得稱贊,這對於一本主打“圖說天下”的讀物來說,無疑是加分項。翻閱那些關於明代曆史遺跡的跨頁大圖時,那種色彩的飽和度和清晰度,讓人幾乎可以觸摸到那些斑駁的城牆紋理和古老壁畫的塵埃。我尤其欣賞編輯團隊在版式設計上的匠心獨運。他們沒有采取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堆砌,而是留齣瞭大量的留白,讓視覺元素能夠充分“呼吸”,使得那些原本可能讓人眼花繚亂的奇特事件或復雜曆史背景,都變得井井有條,易於消化吸收。當我沉浸在對某個遙遠文明的圖解說明中時,經常會因為一張極具衝擊力的圖片而停下腳步,思考良久。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精心策劃的視覺盛宴,讓人在獲取知識的同時,也得到瞭極大的審美愉悅。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齣版方對於文化傳播的認真態度,絕非敷衍瞭事之作。
評分我嚮來對那種宏大敘事下的“小切口”研究非常感興趣,而這本作品在這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它沒有試圖包羅萬象地涵蓋所有“奇聞”,而是精選瞭一些具有代錶性且信息密度極高的案例。例如,在探討古代航海術的章節中,它並沒有停留於介紹羅盤的使用,而是深入挖掘瞭早期水手們如何通過觀測星象來修正航綫,甚至引入瞭某些地區獨特的“以鳥類習性判斷陸地距離”的經驗主義方法。這種深度挖掘,使得原本耳熟能詳的主題也煥發齣瞭新的光彩。它鼓勵讀者跳齣教科書式的固定認知,去思考人類在不同曆史階段解決生存和探索難題時的智慧火花。對我個人而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多維度的觀察視角,讓我們意識到,所謂的“奇聞”,往往隻是我們當代人視角下的“不常見”,而在當時,它們可能就是最前沿的科學或生存智慧的結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