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sp;
目錄
*1章緒論
&xbsp;
1.1MATLAB概述
&xbsp;
1.2Simulixk平颱與MATLAB工具箱
&xbsp;
1.2.1Simulixk平颱
&xbsp;
1.2.2MATLAB工具箱
&xbsp;
1.2.3SimPowerSystems工具箱
&xbsp;
1.3安裝與啓動
&xbsp;
1.3.1安裝
&xbsp;
1.3.2啓動Simulixk
&xbsp;
1.3.3啓動SimPowerSystems工具庫
&xbsp;
1.4MATLAB在電力係統仿真和教學中的作用
&xbsp;
1.4.1電力係統仿真
&xbsp;
1.4.2在電力係統專業教學中的作用
&xbsp;
1.5本書的讀者及其應具備的基本知識
&xbsp;
*2章MATLAB編程基礎
&xbsp;
2.1數據類型
&xbsp;
2.1.1整型
&xbsp;
2.1.2浮點數
&xbsp;
2.1.3邏輯
&xbsp;
2.1.4字符
&xbsp;
2.1.5日期和時間
&xbsp;
2.1.6結構體
&xbsp;
2.1.7單元格數組
&xbsp;
2.1.8函數句柄
&xbsp;
2.2基本語*規則
&xbsp;
2.2.1變量的使用
&xbsp;
2.2.2分支判斷語句
&xbsp;
2.2.3循環語句
&xbsp;
2.3文件類型
&xbsp;
2.4小結
&xbsp;
第3章MATLAB編程入門
&xbsp;
3.1基本繪圖與變換
&xbsp;
3.1.1圓與橢圓
&xbsp;
3.1.2比例變換
&xbsp;
3.1.3鏇轉變換
&xbsp;
3.1.4二次型
&xbsp;
3.2函數應用
&xbsp;
3.2.1函數的定義
&xbsp;
3.2.2函數的輸入與輸齣參數數量控製
&xbsp;
3.3小結
&xbsp;
第4章Simulixk基礎
&xbsp;
4.1電路分析實例
&xbsp;
4.1.1二階電路原型
&xbsp;
4.1.2二階電路數學模型
&xbsp;
4.2基本建模過程
&xbsp;
4.3子係統與封裝
&xbsp;
4.3.1創建子係統
&xbsp;
4.3.2封裝子係統
&xbsp;
4.4小結
&xbsp;
第5章係統分析方*
&xbsp;
5.1時域分析
&xbsp;
5.1.1直接求解微分方程
&xbsp;
5.1.2拉普拉斯變換求解
&xbsp;
5.2頻域分析
&xbsp;
5.2.1頻率特性
&xbsp;
5.2.2伯德圖
&xbsp;
5.2.3伯德圖繪製方*
&xbsp;
5.2.4實例解讀
&xbsp;
5.3小結
&xbsp;
第6章SimPowerSystems基礎
&xbsp;
6.1二階電路分析
&xbsp;
6.1.1電路原型
&xbsp;
6.1.2搭建電路模型
&xbsp;
6.1.3仿真參數設定與運行
&xbsp;
6.2係統分析
&xbsp;
6.2.1電路的穩態分析
&xbsp;
6.2.2電路的暫態分析
&xbsp;
6.2.3電路的頻域分析
&xbsp;
6.3輸電係統等效電路與模型
&xbsp;
6.3.1簡單的輸電係統
&xbsp;
6.3.2輸電係統仿真模型
&xbsp;
6.3.3係統狀態分析
&xbsp;
6.3.4仿真方式比較
&xbsp;
6.4小結
&xbsp;
第7章電力相關基本概念
&xbsp;
7.1交流電的時間相量和空間矢量的概念
&xbsp;
7.1.1時間相量
&xbsp;
7.1.2空間矢量
&xbsp;
7.2容性與感性負載
&xbsp;
7.2.1電路原型
&xbsp;
7.2.2電容的特性
&xbsp;
7.2.3電感的特性
&xbsp;
7.2.4電壓降低與無功交換
&xbsp;
7.3正序、負序和零序分量
&xbsp;
7.3.1相序的概念
&xbsp;
7.3.2正負零序的計算方*
&xbsp;
7.4小結
&xbsp;
第8章Clarke變換和Park變換
&xbsp;
8.1Clarke變換(3S/2S)
&xbsp;
8.1.1Clarke變換
&xbsp;
8.1.2Clarke變換仿真
&xbsp;
8.2Park變換(3S/2R)
&xbsp;
8.2.1Park變換的由來
&xbsp;
8.2.2經典Park變換
&xbsp;
8.2.3經典Park變換仿真模塊
&xbsp;
8.2.4正交Park變換
&xbsp;
8.2.5正交Park變換等效性認證
&xbsp;
8.3工程上的Park變換
&xbsp;
8.3.1初始相位對變換結果的影響
&xbsp;
8.3.2頻率波動對變換結果的影響
&xbsp;
8.3.3三相不對稱對變換結果的影響
&xbsp;
8.3.4綫電壓/綫電流作為輸入
&xbsp;
8.3.5參考軸與有功無功解耦
&xbsp;
8.4小結
&xbsp;
第9章直流電機仿真模型
&xbsp;
9.1直流電機模塊
&xbsp;
9.2勵磁迴路
&xbsp;
9.3電樞迴路
&xbsp;
9.4機械部分
&xbsp;
9.4.1仿真模型
&xbsp;
9.4.2電磁轉矩Te
&xbsp;
9.4.3轉矩平衡方程
&xbsp;
9.4.4電樞電勢Ea
&xbsp;
9.5電機銘牌參數
&xbsp;
9.6仿真模型參數計算與設置
&xbsp;
9.7啓動電流限製仿真
&xbsp;
9.8小結
&xbsp;
*10章直流電機工作特性與控製
&xbsp;
10.1工作特性
&xbsp;
10.1.1轉速特性
&xbsp;
10.1.2轉矩特性
&xbsp;
10.1.3效率特性
&xbsp;
10.1.4工作特性麯綫繪製
&xbsp;
10.2直流電機啓動控製
&xbsp;
10.2.1電樞迴路串電阻啓動
&xbsp;
10.2.2降壓啓動
&xbsp;
10.3啓動過程仿真
&xbsp;
10.3.1狀態方程編寫
&xbsp;
10.3.2直接啓動
&xbsp;
10.3.3串電阻啓動
&xbsp;
10.3.4降壓啓動
&xbsp;
10.4直流電機調速仿真
&xbsp;
10.4.1改變電樞迴路電阻調速
&xbsp;
10.4.2改變勵磁電流調速
&xbsp;
10.4.3改變端電壓調速
&xbsp;
10.5製動方式仿真
&xbsp;
10.5.1能耗製動
&xbsp;
10.5.2反接製動
&xbsp;
10.6小結
&xbsp;
*11章異步電機仿真模型
&xbsp;
11.1異步電機的dq0分析
&xbsp;
11.1.1鏇轉磁場
&xbsp;
11.1.2定子靜止坐標係變換
&xbsp;
11.1.3轉子鏇轉坐標係變換
&xbsp;
11.2異步電機的電磁方程
&xbsp;
11.2.1ABC靜止相坐標係下數學模型
&xbsp;
11.2.2dq0坐標係下數學模型
&xbsp;
11.3異步電機的機械平衡方程
&xbsp;
11.4異步電機的仿真模型
&xbsp;
11.4.1模型內部參數初始化
&xbsp;
11.4.2電磁模型仿真
&xbsp;
11.4.3轉矩平衡方程仿真
&xbsp;
11.4.4異步電機模型輸齣信號
&xbsp;
11.5小結
&xbsp;
*12章異步電機的運行與控製
&xbsp;
12.1等效電路
&xbsp;
12.1.1時空矢量圖
&xbsp;
12.1.2T型等效電路
&xbsp;
12.1.3Γ型等效電路
&xbsp;
12.2參數測定
&xbsp;
12.2.1空載試驗
&xbsp;
12.2.2短路試驗
&xbsp;
12.2.3相關參數計算
&xbsp;
12.3工作特性
&xbsp;
12.3.1轉差率特性
&xbsp;
12.3.2效率特性
&xbsp;
12.3.3功率因數特性
&xbsp;
12.3.4轉矩特性
&xbsp;
12.3.5定子電流特性
&xbsp;
12.3.6工作特性麯綫繪製
&xbsp;
12.4機械特性
&xbsp;
12.4.1電磁轉矩與轉速差關係
&xbsp;
12.4.2額定轉矩與醉大電磁轉矩
&xbsp;
12.4.3啓動轉矩
&xbsp;
12.4.4醉大電磁轉矩與臨界轉速差
&xbsp;
12.4.5機械特性麯綫繪製
&xbsp;
12.5啓動過程仿真
&xbsp;
12.5.1啓動過程中的問題
&xbsp;
12.5.2直接啓動
&xbsp;
12.5.3降壓啓動
&xbsp;
12.5.4轉子串電阻啓動
&xbsp;
12.6調速過程仿真
&xbsp;
12.6.1基本原理
&xbsp;
12.6.2相關理論公式
&xbsp;
12.6.3繞綫式轉子的變阻調速
&xbsp;
12.6.4定子繞組的變壓調速
&xbsp;
12.6.5變頻調速
&xbsp;
12.7製動過程仿真
&xbsp;
12.7.1兩相反接的反接製動
&xbsp;
12.7.2能耗製動
&xbsp;
12.8小結
&xbsp;
參考文獻
顯示全部信息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吸引力,特彆是“基於MATLAB的現代方法”這個副標題,讓我對接下來的內容充滿瞭期待。電機模型分析和拖動仿真,這兩個領域本身就是電氣工程和自動化中非常核心且實用的部分。我一直對如何將復雜的電機理論轉化為實際可操作的仿真模型感到好奇,而MATLAB作為強大的工程計算和仿真軟件,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工具。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深入理解電機工作原理、優化控製策略的大門。我特彆希望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建立不同類型電機的精確數學模型,比如感應電機、同步電機,甚至是直流電機,並且理解這些模型是如何反映電機實際運行特性的。同時,拖動仿真部分更是讓我躍躍欲試,想象著可以通過軟件模擬齣電機在各種負載下的動態響應,分析其穩定性和瞬態性能,甚至還能對控製器的設計進行迭代優化,這對於實際工程應用來說,將是多麼強大的能力。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步驟和詳細的解釋,幫助我掌握這些技術,從而在我的學習和工作中能夠更加遊刃有餘地處理電機相關的項目。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痛點。在實際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電機應用場景,但對於如何構建精確的電機模型並進行有效的仿真分析,卻總感覺欠缺係統性的指導。而“基於MATLAB的現代方法”這句話,則像是為我指明瞭方嚮。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套完整且實用的流程,從電機基本原理齣發,逐步引導讀者建立不同類型電機的數學模型,並熟練運用MATLAB的Simulink等工具進行仿真。我希望書中能夠涵蓋一些實際工程中常見的電機模型,並且在仿真分析方麵,能夠深入講解如何評估模型的準確性,以及如何通過仿真來預測和解決實際運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如何通過仿真來優化電機的啓動過程,如何評估不同控製策略對電機效率和壽命的影響等等。這本書如果能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我相信它將成為我工作中的一本不可或缺的參考手冊。
評分我對電機模型和仿真這個主題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基於MATLAB的現代方法”這個副標題更是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前瞻性。在當前的工業自動化和智能製造的大背景下,對電機性能的精準建模和高效仿真,已經成為提升産品性能、降低開發成本的關鍵。我迫切地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那些抽象的物理定律轉化為可以在MATLAB環境下運行的具體模型,以及這些模型能夠達到怎樣的精度。我特彆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先進電機控製策略的仿真案例,比如矢量控製、直接轉矩控製等,並詳細闡述如何在MATLAB中實現和驗證這些控製算法。此外,對於電機拖動係統的動態特性分析,我也充滿瞭好奇,比如如何通過仿真來評估係統的魯棒性、抗乾擾能力,以及如何設計齣更優的控製參數以達到最佳的性能指標。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將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緊密結閤的有效途徑。
評分坦白說,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書名時,腦海裏就浮現齣無數個關於電機驅動控製的挑戰。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一套能夠有效驗證和優化的仿真工具,很多想法都可能止步於紙麵。這本書,尤其是其“現代方法”的定位,讓我看到瞭突破瓶頸的希望。我非常關注它如何在理論模型和實際仿真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我希望書中能夠深入探討如何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選擇閤適的電機模型,並將其轉化為MATLAB中可執行的代碼。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講解如何利用MATLAB強大的仿真功能,對電機拖動係統進行全麵的分析,例如瞬態響應、穩態精度、能耗優化,甚至包括故障診斷等。我希望書中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模型和代碼,而是能夠教會我如何思考,如何從仿真結果中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並指導實際的工程設計。這種能夠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學習過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也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
評分我的研究方嚮與電機模型和控製息息相關,因此,當看到《電機模型分析及拖動仿真-基於MATLAB的現代方法》這個書名時,我 immediately feel a strong sense of anticipation. The emphasis on "modern methods" and MATLAB as the platform suggests a departure from purely theoretical discussions, and an embrace of practical, computationally-driven approaches. I'm particularly keen to explore how the book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the underlying physics of electric machines and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a powerful simulation environment like MATLAB. I'm hoping for detailed explanations of various motor models, perhaps delving into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different applications, and crucially, how to translate these into functional MATLAB code. The "drag simulation" aspect is equally important to me; I envision learning how to use simulation to predict and optimiz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motor drive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perhaps even exploring advanced control techniques and their robustness. A comprehensive guide that provides both theoretical grounding and hands-on simulation experience would be invaluable for my research and academic pursuits.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