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编创的《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共2册)》 将“弓弦舞”二胡重奏组近年来整理、委约的曲目集 结,筛选成册,力求通过此书的出版促进二胡重奏* 加专业和规范,逐步树立系统、专业的标准,并得到 普及与推广。书中作品有对传统民歌、经典曲目、电 影音乐改编的重奏作品,有移植自西方弦乐重奏的作 品,也有运用多个角度、多种语汇创作的新作品。从 简单的民歌小调到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现代作品,适 合不同程度的演奏者。书中作品根据演奏人数分为二 重奏、三重奏、四重奏三个部分。为方便广大演奏者 练习,我把排练过程中标定的弓指法标注出来,供大 家参考。
杨雪,青年二胡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她五岁随父学习二胡,十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随后保送升入本院附中、大学、研究生。
《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五线谱版)》:
二重奏
1.良宵
2.阿拉木汗
3.轻舞飞扬
4.小品三首
5.阿里山的姑娘
三重奏
6.晨歌
7.嬉戏
8.回忆
9.一步之遥
四重奏
10.如梦令
11.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乐章
12.采红菱
13.脸谱
14.弓弦舞
15.流浪者之歌
《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简谱版)》:
二重奏
1.良宵
2.阿拉木汗
3.轻舞飞扬
4.小品三首
5.阿里山的姑娘
三重奏
6.晨歌
7.嬉戏
8.回忆
9.一步之遥
四重奏
10.如梦令
11.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乐章
12.采红菱
13.脸谱
14.弓弦舞
15.流浪者之歌
说实话,我拿到这套《弓弦舞》曲集的时候,其实是带着一丝怀疑的,毕竟市面上二胡重奏的谱子太多了,很多都是东拼西凑,或者仅仅是将独奏曲简单地“一分为二”,导致声部间关系模糊不清。但翻开这套书,我立刻被其中精心的编排所吸引。特别是第二册中几首原创的篇章,那种对传统二胡音色美学的深刻理解,完全颠覆了我对重奏形式的刻板印象。例如,有一首曲子大量运用了“揉弦”的力度变化,但它不是为了炫技,而是用来描摹一种风雨欲来的紧张感,而另一个声部则用相对平稳的线条,构筑出一种坚韧的底色。这种对比和张力,处理得非常高明。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值得称赞,五线谱和简谱对照清晰,指法提示虽然不是每一个音符都有,但关键的难点处标记得非常精准,对于自学或者排练时减少沟通成本,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套曲集明显是经过了多年的教学和演奏实践打磨出来的,而不是闭门造车的结果,它真正考虑到了演奏者在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
评分我个人对这套曲集的偏爱,可能更多源于它在“情绪表达”上的克制与爆发。很多二胡曲目,尤其是在合奏中,很容易流于过度的感伤和滥用滑音,听起来略显拖沓。但《弓弦舞》中的曲子,即便是表现抒情主题,也始终保持着一种古典的节制感。例如其中收录的一首描写山涧溪流的作品,它并不是用快速的音符去堆砌“流水声”,而是通过两个声部之间微妙的“时差”——一个声部略微滞后,一个声部略微超前——来制造出水波起伏、光影摇曳的听觉画面。这种“留白”的处理,非常考验演奏者的功力,但也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格调。此外,它还收录了一些具有异域风情的作品,比如带有中亚色彩的旋律线条,在二胡的演绎下,竟也别有一番风味,展现了二胡作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乐器,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适应性。整套曲集读下来,给人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
评分作为一名二胡教学多年的老师,我一直在寻找既能提升学生合奏能力,又能拓宽他们音乐视野的曲目资源。《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共2册)》可以说正中下怀。我最欣赏的是它对于“声部平衡”的考量。很多时候,二胡重奏容易出现高音部抢戏或者低音部沉闷的问题,但这套曲集中的作品,无论哪个声部担任主角,都得到了充分的“呼吸”空间。例如,有一首模仿戏曲锣鼓点改编的曲子,一个声部负责那种坚实、有力的节奏支撑,另一个声部则在高音区用快速的滑音来模拟“镲”和“锣”的明亮音色,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完全没有互相“打架”的感觉。这说明编著者对二胡的物理特性和声学效果有极其深刻的认识。它不仅仅是两把二胡的简单叠加,更像是一部精心构建的室内乐作品,各个声部间的逻辑清晰、互为支撑。学生们在练习这些曲目时,明显感觉到彼此的倾听和配合意识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比单纯练习技巧进步要宝贵得多。
评分我必须强调,这套《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对于那些正在尝试将二胡从独奏乐器推向更广阔舞台的音乐家们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特别关注了它在“和声色彩”上的运用。传统的二胡作品相对单一,但在这套曲集中,我惊喜地发现了一些非常现代的,甚至带有一点点爵士乐和声色彩的进行。这并非是对传统的背离,而是对二胡音色潜能的一种积极探索。例如,在某首进行曲风格的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三度和声的小片段,这使得原本可能显得单薄的二胡齐奏,瞬间拥有了管弦乐般的厚重感。更重要的是,这些和声的运用非常得体,既增加了音乐的现代感,又没有破坏二胡特有的那种“人性化”的音色。这要求演奏者不仅要掌握拉奏技巧,还要对音准和和声的听辨有极高的要求。总的来说,这是一套能够引导二胡音乐走向更专业、更国际化舞台的优秀教材。
评分这本《弓弦舞(二胡重奏曲集共2册)》的曲集,我真的要好好说道说道。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欢喜,看得出出版方是用心的。不过,我最看重的还是内容本身。这套曲集收录的曲目,风格跨度相当大,从那种意境悠远的传统小品改编,到充满现代和声色彩的全新创作,几乎涵盖了二胡重奏你能想到的所有可能性。举例来说,其中有一首以江南丝竹为基础的作品,两位演奏者之间的对话简直是天衣无缝,一个主旋律的引出,另一个的巧妙呼应,层次感极其丰富,听起来就好像看到两位高水平乐手在湖光山色中对弈。更难得的是,它并没有一味追求技巧的炫技,而是非常注重音乐性与合作的平衡。很多重奏作品,光看谱子就会觉得很复杂,但真正上手之后,会发现作者在声部设计上非常人性化,即使是中级水平的演奏者,只要花点心思,也能将其演绎出应有的味道。这对于那些希望在合奏中找到成就感的二胡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总而言之,这套曲集是近几年二胡教材中非常难得的精品,兼顾了深度、广度和实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