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观赏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 作者 | 孙小茹,郭芳,李留振 |
| 定价 | 69.00元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5518980 | 出版日期 | 2017-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为了做好观赏植物病害的识别及防治工作,提高综合防治效果,编者结合多年来在生产一线中的实践经验,以加强预防为主的综合防治理念手法,以图文互补的方式描绘了观赏植物易发生的病害症状,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观赏植物病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各类病原生物的识别、综合治理方法以及400多种常见观赏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 《观赏植物病害识别与防治》向读者提供了诊断和预防病害的基本参考内容,可供从事林果花卉研究者和广大观赏植物爱好者直观了解观赏植物病原特征和病害症状。也可作为地方性专业技术培训教材,可作为广大观赏植物生产一线的栽培者、经营者和从事林业、园艺工作者及林农的参考用书,同时也可作为园林绿化建设者和管护者的业务指导书。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1 观赏植物病害基础知识 1.1 观赏植物病害的概念 1.2 观赏植物病害的形成 1.3 植物病害的分类 1.4 观赏植物病害的症状 1.4.1 病状类型 1.4.2 病征类型 1.4.3 组织病变 1.4.4 生理病变 1.4.5 植物感病表征的复杂性 2 观赏植物病害诊断意义及基础方法 2.1 观赏植物病害诊断及意义 2.1.1 病害诊断及其意义 2.1.2 病害诊断需具备的基础知识 2.2 病害诊断的依据 2.2.1 植物发病特点 2.2.2 病害的症状特征 2.2.3 病原性状和种类 2.3 观赏植物病害诊断基础方法 2.3.1 病区现场诊断 2.3.2 室内诊断 2.3.3 病害诊断的方法 3 观赏植物病害的病原生物识别与鉴定 3.1 两类不同性质的植物病害 3.1.1 非侵染性病害 3.1.2 侵染性痛害 3.1.3 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3.2 观赏植物真菌病害的鉴定 3.2.1 真茵的一般形态 3.2.2 真菌的分类 3.2.3 真菌主要纲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的鉴定 3.3 观赏植物细菌病害的鉴定 3.3.1 植物细菌病害的夯布 3.3.2 植物病原细菌的一般特性 3.3.3 植物细菌病害的识别与鉴定 3.3.4 噬茵体 3.4 观赏植物病毒病害的鉴定 3.4.1 植物病毒病害的一般性状 3.4.2 植物病毒病害的症状 3.4.3 植物病毒病的侵染循环 3.4.4 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和鉴定 3.5 观赏植物线虫病害的鉴定 3.5.1 植物线虫的一般特性 3.5.2 植物寄生线虫的寄生性 3.5.3 植物寄生线虫常见类型 3.5.4 植物及土中常见线虫的简要检索及雌虫特征 3.5.5 植物线虫的防治措施 3.6 寄生性种子植物 3.6.1 种子植物的分布 3.6.2 种子植物的寄生性 3.6.3 菟丝子 3.6.4 桑寄生 3.6.5 列当 4 观赏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与技术 4.1 综合治理理念 4.1.1 综合防治方针 4.1.2 不同类型病原的防治特点 4.2 观赏植物病害综合防治 4.2.1 植物检疫 4.2.2 农业防治 4.2.3 生物防治 4.2.4 化学防治 4.2.5 物理和机械防治 4.2.6 消灭病原菌初侵染来源 5 主要观赏植物病害 5.1 花卉植物病害 5.1.1 月季黑斑病 5.1.2 月季根癌病 5.1.3 月季灰霉病 5.1.4 郁金香疫病 5.1.5 菊花灰霉病 5.1.6 花卉白粉病 5.1.7 月季枯枝病 5.1.8 玫瑰锈病 5.1.9 花卉锈病 5.1.10 菊花斑枯病 5.1.11 菊花花腐病 5.1.12 菊花黑斑病 5.1.13 牡丹红斑病 5.1.14 牡丹锈病 5.1.15 牡丹(芍药)炭疽病 5.1.16 牡丹白绢痛 5.1.17 牡丹紫纹羽病 5.1.18 牡丹病毒病 5.1.19 牡丹根结线虫病 5.1.20 冬珊瑚疫病 5.1.21 炭疽病 5.1.22 百合病毒病 5.1.23 百合疫病 5.1.24 百合细菌性软腐病 5.1.25 百合立枯病 5.1.26 百合曲叶病 5.1.27 百合灰霉病 5.1.28 百合鳞茎软腐病 5.1.29 百合青霉腐烂病 5.1.30 百合茎腐烂病 5.1.31 百合茎溃疡病 5.1.32 百合锈病 5.1.33 百合丛簇病 5.1.34 百合叶枯病 5.1.35 百合细菌性叶斑病 5.1.36 仙客来炭疽病 5.1.37 仙客来枯萎病 5.1.38 仙客来灰霉病 5.1.39 仙客来病毒病 5.1.40 杜鹃叶枯病 5.1.41 杜鹃叶肿痛 5.1.42 茉莉炭疽病 5.1.43 花卉根结线虫病 5.1.44 观赏花木白绢病 5.1.45 紫荆枯梢病 5.1.46 紫荆角斑病 5.1.47 樱花褐斑穿孔病 5.1.48 贴梗海棠锈病 5.1.49 白兰花炭疽病 5.1.50 夹竹桃黑斑病 5.1.51 朱顶红红斑病 5.1.52 唐菖蒲病毒病 5.1.53 唐菖蒲条斑病 5.1.54 唐菖蒲枯萎病 5.1.55 苏铁斑点病 5.1.56 君子兰日灼病 5.1.57 君子兰叶斑病 5.1.58 紫薇煤污病 5.1.59 一串红病毒病 5.1.60 凤仙花白粉病 5.1.61 萱草叶枯病 5.1.62 水仙大褐斑病 5.1.63 蜡梅叶斑病 ……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对植物病理学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不是专业的植物学家,但作为一名对园艺充满热情的业余爱好者,我深知了解病害的重要性。很多时候,看似简单的黄叶、枯萎,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病原体或生理失调。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常见观赏植物病害的书籍,它不仅要能清晰地描述病症,更要能提供科学、循证的防治策略。我比较关注这本书是否能涵盖不同类型的病害,比如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以及虫害引起的病变,并且对于每种病害的发生条件、传播途径都有详细的介绍。如果这本书能结合实际案例,并给出具体的用药指导或替代方案,那将极大地提升我的实践能力。
评分我是一位在城市中拥有一个小型阳台花园的普通上班族,闲暇之余,侍弄花草是我最大的乐趣。然而,最近我的几盆心爱的月季和绣球似乎遇到了麻烦,叶片上出现了奇怪的锈斑,而且有些花苞迟迟打不开,这让我非常焦虑。我尝试过在网上搜索,但信息庞杂,很多描述和图片都不能完全对应我的情况,让我无从下手。我听说这本书在病害识别方面做得非常专业,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病理学知识,并且配有大量的实物图片,方便对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准确诊断我的植物究竟得了什么病,并提供一些安全、有效的家庭防治方法,让我能够及时挽救我的植物,让我的阳台花园重新焕发生机。
评分这本书我早就想入手了,一直以来,家里的花花草草养得还算可以,但偶尔总会遇到一些奇怪的问题,叶片发黄、出现斑点、生长停滞,有时候实在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害,更别说怎么解决了。我尝试过在网上搜,结果信息太多太杂,很多都描述不清,要么就是图片看不清楚,很容易误判。所以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专业、详实的书籍,能够帮我系统地了解这些观赏植物的常见病害,并且提供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法。听说这本书的图文并茂,解释也很到位,尤其是一些疑难杂症的处理,希望能为我这个“业余花匠”提供及时的指导,让我能够更自信地打理我的绿色伙伴们,让它们保持健康和美丽,为我的生活增添更多生机与色彩。
评分我一直对观赏植物的养护抱有严谨的态度,尤其是在面对病虫害时,我倾向于采用科学、绿色的防治方法。我了解到这本书在病害识别与防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并且注重介绍一些非化学性的防治手段。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病害发生的环境因素分析,以及如何通过改善栽培管理来预防病害的发生,例如土壤改良、通风条件优化、合理施肥等。如果书中还能对不同病害的发生季节、地域性特点有所提及,并给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那将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能通过学习这本书,提升自己在病害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能够更全面、更有效地保护我的观赏植物。
评分我之前参加过一个园艺爱好者的小组,大家经常会分享养护心得,其中就有人提到了这本书。当时那位朋友就说,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很多他在别的书上找不到的病害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他特别提到,书中的一些病害描述非常生动形象,配图也非常清晰,能够帮助他快速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而且,书中不仅讲解了如何识别病害,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病害的成因,以及如何从根本上预防,这一点我觉得特别重要。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看到了症状,却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如果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治本的效果。我一直很想把它找来看看,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关于病害防治的知识,把家里的植物打理得更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