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定价:39.00元
作者:陈南祥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08497037
字数:
页码:293
版次: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40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水利水电和农业工程行业的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高等院校及中等专科学校相关专业以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四版前言
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第三版前言
绪论
篇 地质学基础
章 地球的基本知识
节 地球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地球的构造
第三节 地壳及地质作用
第四节 地质历史及地层时代
复习思考题
第二章 岩石
节 造岩矿物
第二节 火成岩
第三节 沉积岩
第四节 变质岩
第五节 岩石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评述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地质构造
节 地壳运动
第二节 水平构造和倾斜构造
第三节 褶皱构造
第四节 断裂构造
第五节 活断层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自然地质作用
节 风化作用
第二节 河流地质作用
第三节 岩溶(喀斯特)
第四节 泥石流
第五节 地震
复习思考题
第二篇 水文地质学
第五章 地下水概论
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二节 地下水分类
第三节 地下水的循环
第四节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地下水运动与动态
节 重力水运动
第二节 地下水动态
第三节 地下水均衡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不同含水介质中的地下水
节 孔隙水
第二节 裂隙水
第三节 岩溶水
第四节 泉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地下水资源评价
节 概述
第二节 地下水资源量计算
第三节 地下水水质评价
复习思考题
第三篇 工程地质学
第九章 岩体结构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岩体的结构特征
第二节 岩体的主要力学特性
第三节 地应力的工程地质研究
第四节 岩体的工程地质分类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坝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水工建筑物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
第二节 坝区的渗漏
第三节 坝基的渗透变形
第四节 坝基的抗滑稳定
第五节 坝基的沉降与承载力
第六节 坝基处理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边坡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我国边坡工程的研究现状
第二节 边坡变形与破坏的类型
第三节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
第四节 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
第五节 防治边坡变形与破坏的措施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二章 渠道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渠道选线的工程地质条件
第二节 渠道的渗漏问题
第三节 渠道边坡的稳定问题
第四节 渠道的冻胀问题及处理措施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三章 地下洞室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地下洞室围岩应力的重分布及变形破坏特征
第二节 地下洞室位置选择的工程地质评价
第三节 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第四节 隧洞施工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复习思考题
第十四章 水库的工程地质研究
节 水库渗漏
第二节 库岸稳定
第三节 水库浸没
第四节 水库淤积
第五节 水库诱发地震
复习思考题
第十五章 环境地质问题
节 地面沉降
第二节 地面塌陷
第三节 地裂缝
第四节 地下水污染
第五节 海水入侵
第六节 固体废弃物
第七节 污染土地基
第八节 环境地质图
复习思考题
第十六章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
节 地质勘察工作的目的及任务
第二节 勘察的基本手段和方法
第三节 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
复习思考题
附录 水利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常见名词(汉—英对照)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2.颜色
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吸收程度的反映。根据矿物颜色成因可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矿物本身所固有的颜色称为自色。具有自色的矿物,颜色大体上固定不变,因此自色是一种重要鉴定特征。如黑色磁铁矿、朱红色的辰砂和翠绿色的孔雀石等。他色是因混入矿物中的杂质染成的颜色,如纯石英为无色或白色,含杂质时可呈紫色、褐色、棕色、黑色等。他色矿物颜色常随杂质成分而变,因此,一般不能作为主要的鉴别依据。假色是由于某种物理和化学原因而产生颜色。例如光的干涉、内散射等。
矿物的颜色一般利用标准色谱(红、橙、黄、绿、青、蓝、紫)来描述;如果矿物不只是一种颜色时,可用双重颜色,例如黄绿、褐红,后者为主要颜色。观察矿物颜色必须观察其新鲜面的颜色,以免因假色而引起错觉。
3.条痕
矿物在白色无釉的瓷板(条痕板)上擦划而留下的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由于矿物的粉末可以消除一些杂质和物理方面的影响,即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所以条痕色比矿物的颜色更为固定,因而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标志。
4.光泽
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能力称为光泽。依据反射的强弱可以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矿物遭受风化后,光泽强度就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例如玻璃光泽变为油脂光泽等。造岩矿物一般呈非金属光泽,有以下几种。
(1)玻璃光泽:反射较弱,如同玻璃表面所呈现的光泽,例如水晶。
(2)油脂光泽:某些透明矿物断口上所呈现的,如同油脂的光泽,例如石英。
(3)珍珠光泽:如同蚌壳内表面珍珠层上所呈现的光泽,云母常具有这种光泽。
(4)丝绢光泽:是一种较弱的非金属光泽,金刚石等宝石表面的光泽为典型。
5.解理
矿物晶体或晶粒在外力打击下,能沿方向发生破裂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叫解理。开裂平面称为解理面。不同矿物的解理,可能有一个方向,也可能有几个方向。常见的食盐晶体,可以沿着立方体的面成三个方向裂开,称三向解理,萤石有四向解理、闪锌矿有六向解理。按照解理面发育的完善程度,可将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云母)、完全解理(方解石)、中等解理(普通角闪石)、不完全解理(磷灰石)、无解理(石英)。对具有解理的矿物来说,同种矿物的解理方向和解理程度总是相同的,性质很固定。因此,解理是鉴定矿物的重要特征。
6.断口
矿物受外力打击出现的破裂面呈各种凸凹不平的形状称为断口。例如锯齿状(自然铜)、贝壳状(石英)、参差状(黄铁矿)等。
……
序言
这本《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对地下世界充满好奇,又希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初学者,这本书无疑打开了我的一扇新大门。书的开篇就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工程地质概念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场景联系起来,比如修建隧道时需要考虑的地层稳定性,或者建造高层建筑时地基承载力的重要性。它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地质作用讲起,比如岩石的形成、风化、侵蚀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解,让这些原本枯燥的概念变得容易理解。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岩石分类和岩体结构时,引入的真实案例分析,那些照片和图纸让我感觉身临其境,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野外考察现场。而且,书中对各种地质灾害的成因和预防机制的介绍,也让我对工程建设中的风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比如滑坡、崩塌、地面沉降等等,作者不仅仅是列举了这些灾害,更重要的是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我们能采取哪些措施来规避或减轻它们的影响。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我这种希望学以致用的人来说,简直是太有帮助了。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为毕业设计苦恼的大学生,工程项目千头万绪,而其中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又是至关重要但又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部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它在处理复杂地质问题时,提供了一套清晰、系统的方法论。书中有大量的图表和公式,一开始我还有点畏惧,但仔细阅读后发现,这些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能够帮助我们准确地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价。特别是关于地下水流动的模拟和渗透系数的测定,书中给出了多种计算方法和相应的实例,让我能够理解不同情况下的水文地质参数是如何确定的,这对于后续的工程设计,比如排水、防水,以及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典型工程案例的深入剖析,它不仅仅是描述了案例本身,更重要的是提炼出了其中蕴含的地质和水文地质原理,以及在实际工程中是如何应用的,这些分析让我的思路豁然开朗,对如何解决类似问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让我觉得在学习过程中,我确实在不断地进步,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
评分作为一名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我在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预测的地质问题,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这本书,则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我遇到瓶颈时,总能给我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软土工程和特殊地基处理的部分。这些年来,我参与过的很多项目都面临着软土地基的挑战,如何有效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一直是困扰我的难题。这本书详细介绍了各种软土地基的特点、成因,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软土,有哪些有效的处理措施,比如换填、排水固结、桩基、以及近年来新兴的一些技术。它不仅列举了这些技术的原理,更重要的是,书中提供了大量不同工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并且对这些案例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评价和分析,这对于我选择最适合特定工程情况的解决方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另外,关于场地稳定性评价和边坡防护的章节,也对我日常工作中遇到的边坡支护设计提供了很多启发,让我能够更科学地进行风险评估和设计。
评分作为一名正在进行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我一直致力于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交叉领域寻找新的突破点。这本《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第4版)》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案例。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区域地质构造与工程关系,以及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地下水动力学研究。例如,书中对一些大型复杂工程,如地下洞室群、大型水利枢纽等,在不同地质构造背景下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控制点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为我理解区域构造对工程稳定性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对于地下水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特别是对岩溶地区、断裂带附近地下水流动规律的探讨,书中给出的模型和分析方法,对我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课题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我发现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上,展现了深刻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能够帮助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地理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复杂性,并能将其与实际工程问题紧密结合,为解决实际工程挑战提供有力的工具。
评分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仅仅是巩固了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当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领域的一些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我对此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深知技术的更新换代对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书中对一些数值模拟方法的应用,比如有限元法在地下水流动和渗流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对地质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了解到,现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工作,已经不仅仅依赖于传统的现场勘察和室内试验,更多地是结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来提高勘察的精度和效率,以及对复杂地质环境进行更准确的模拟和预测。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动力。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新兴材料和技术的介绍,比如用于加固边坡的生态护坡技术,以及在水文地质勘探中应用的地球物理方法,这些都让我对未来的工程实践充满了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