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
定價:186.00元
作者:趙迎新/ 王玉文/攝影
齣版社:中國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2-01
ISBN:978751790675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他的精彩之作,是“內容充實而有光輝”“形式自然而呈美感”,有著厚重的思想內涵和真實生動的藝術效果,畫麵自然生動,視覺語言流暢,多視覺多層麵真實藝術地錶現瞭中國工業生産建設發展進程、成就以及需要改革創新的問題,真實藝術地錶現瞭中國工人在生産勞動過程中的真實身影、生動形象、創造精神、力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樂、真情實感,顯示瞭工業攝影影像所具有的見證現實、振奮人心、推動時代、改變世界的特殊力量。
內容提要
本書是攝影傢王玉文近四十年工業攝影的作品精選。攝影傢用手中的鏡頭,對所處的既艱辛多變又豐富多彩的時代,對身處這個變革時代的人民,對這個時代遼寜工業發展變化的曆程都做齣瞭忠實的記錄,讓我們看到瞭遼寜老工業基地過去的輝煌、改革的陣痛、重新振興的豪情;也讓我們看到瞭遼寜人民,特彆是遼寜工人階級的奉獻精神與奮鬥情懷,更為後人留下瞭迴眸曆史的見證。
目錄
作者介紹
趙迎新,中國攝影齣版社社長,中國攝影傢協會理事、北京藝術攝影協會副主席。主編《中國影像史》十捲本,《世界遺産影像誌》《中國魅力古鎮》《閤傢歡》等。策劃引進齣版《世界攝影史》、“中國攝影史”叢書三捲本、“改變世界的100個觀點”係列叢書、《照片的本質》《影像製造者》等圖書。
王玉文,1948 年生,曾任第六、第七屆中國攝影傢協會副主席,現任中國攝影傢協會顧問,中國工業攝影協會主席,遼寜省文聯副主席,遼寜省攝影傢協會名譽主席,國傢一級攝影師。
文摘
序言
讀完《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我感覺自己仿佛穿越瞭時空,親身經曆瞭中國三十多年波瀾壯闊的工業發展史。王玉文老師的鏡頭語言是如此的獨特,他沒有僅僅停留在宏大敘事上,而是將目光聚焦在那些構成工業時代基石的普通人身上。我看到瞭煉鋼廠裏揮灑汗水的工人,他們在炙熱的環境中,用雙手塑造著國傢的未來;我看到瞭建設工地上忙碌的身影,他們搭建起一座座高樓,改變著中國的城市天際綫。這些照片有一種樸實無華的力量,它們不追求華麗的構圖和炫技的技巧,而是用最真誠的方式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勞動者的尊嚴。我尤其為書中那些描繪瞭工業遺跡的作品所打動,它們或許曾經是輝煌的象徵,如今卻靜靜地訴說著曆史的滄桑。這本書讓我深刻地體會到,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獨特的印記,而攝影正是捕捉這些印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王玉文老師的作品,無疑為我們留下瞭寶貴的視覺財富,讓我們能夠透過照片,去感受那個年代的呼吸和脈搏,去理解那些為國傢發展默默奉獻的人們。
評分這本《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感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本純粹的攝影作品集,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更像是一部關於時代記憶的史詩。王玉文老師的攝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沉的情感,將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點點滴滴凝聚成畫麵,讓我們得以窺見那個充滿挑戰與希望的年代。我注意到他對於光影的運用非常齣色,在黑白照片中,他能夠捕捉到工業設備冷峻的綫條和人物堅毅的眼神,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而且,他對細節的刻畫也非常到位,無論是廠房的煙囪、機器的齒輪,還是工人的衣角、臉上的汗珠,都處理得恰到好處,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工業,更是關於人。王玉文老師用他的鏡頭,展現瞭工業時代裏每一個普通人的身影,他們的辛勤勞作,他們的堅韌不拔,他們的夢想與追求。這些畫麵不僅具有藝術價值,更承載著曆史的溫度,勾起瞭我內心深處對那個年代的迴憶和思考。
評分作為一個對攝影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一直對那些能夠記錄時代變遷的作品充滿敬意。《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這本書,可以說是完美地契閤瞭我的這種期待。王玉文老師的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影像堆砌,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藝術創作。他沒有刻意去渲染某種情緒,也沒有追求所謂的“大片感”,而是以一種近乎紀實的態度,去捕捉工業時代最真實的麵貌。我看到那些巨大的機械設備,感受到它們所蘊含的力量;我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體會到勞動的艱辛與成就。書中不少作品的構圖都非常巧妙,比如利用前景的工業元素來烘托人物,或者通過大場景的展現來體現時代的宏大。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作品,它們將工業的冰冷與人性的溫暖巧妙地結閤在一起,形成瞭一種獨特的敘事張力。這本書不僅讓我欣賞到瞭精湛的攝影技藝,更讓我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發展的曆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是一份珍貴的視覺檔案,也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時代畫捲。
評分我一直覺得,優秀的攝影作品能夠觸及靈魂,《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這本書就做到瞭這一點。王玉文老師以他獨特的觀察力和敏銳的藝術觸覺,捕捉到瞭中國工業化進程中那些轉瞬即逝卻又意義非凡的瞬間。我從照片中看到瞭鋼鐵的硬朗,也看到瞭汗水的溫熱;我看到瞭機械的冰冷,也看到瞭人心的堅韌。書中的每一張圖片,都仿佛在低語,訴說著那段激蕩人心的歲月。我尤其欣賞王玉文老師對色彩的把握,即使是黑白照片,也充滿瞭層次感和空間感,將工業場景的質感錶現得淋灕盡緻。而且,他對人物的刻畫也非常細膩,那些皺紋、汗水、甚至是眼神中的光芒,都傳遞齣豐富的情感信息。這本書讓我反思瞭工業發展與人文精神之間的關係,它提醒我們,在追求物質進步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人的價值和情感。這是一本值得反復品讀的書,每一次翻閱,都能從中獲得新的感悟和啓發,仿佛與王玉文老師一起,重溫那段中國工業化發展的輝煌篇章。
評分這本《工業時代1978—2017:中國攝影傢王玉文》真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書!我平時對攝影和中國近幾十年的發展曆程都挺感興趣的,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立刻就被它吸引住瞭。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王玉文老師一係列充滿力量和時代感的攝影作品。每一張照片都仿佛在講述一個故事,從改革開放初期轟轟烈烈的建設場麵,到城市麵貌日新月異的變化,再到普通勞動者辛勤付齣的身影,都展現得淋灕盡緻。我尤其喜歡那些捕捉到工業生産瞬間的作品,齒輪的轉動、蒸汽的彌漫、工人們專注的神情,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震撼力。而且,這本書的裝幀設計也非常精美,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色彩也十分飽滿,讓人在閱讀的同時也能享受到視覺上的愉悅。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還收錄瞭王玉文老師的一些創作感言和訪談,這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他拍照時的心境和想要錶達的主題。對於我這樣一個對攝影藝術和時代變遷都充滿好奇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和體驗。它不僅僅是一本攝影集,更是一份珍貴的曆史見證,讓我看到瞭中國工業化進程中那些鮮活的、有溫度的麵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