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钱塘棋会:届(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 | 作者 | 王国平 |
| 定价 | 200.00元 | 出版社 | 西泠印社出版社 |
| ISBN | 9787550809284 | 出版日期 | 2013-10-01 |
| 字数 | 页码 | 272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钱塘棋会: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届(2013)》主要内容包括: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等。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前言:棋类爱好者的节日 部分 棋的盛会(指南) 组织机构 组委会名单 2013“商旅杯”杭州国际城市围棋赛 2013“商旅杯”双人赛 2013“商旅杯”国际新锐围棋对抗赛 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 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 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 “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 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 战略合作、社区共建单位开展“中国棋文化体验日”活动 杭州市围棋队 国家青少年围棋集训二队 杭州围棋学校·棋类学校 杭州市商旅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纹枰论道(论文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与战略 林建超 中国围棋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何云波 智力运动——现状与展望 项义 译者:陈祖源 《眉山墅隐》考证——兼说清代杭州围棋 陈祖源 围棋与价值观 华以刚 围棋在欧洲 马丁·斯迪阿斯尼 译者:徐琰 为什么西方人下国际象棋东方人下围棋彼得.萧维尔 译者:颜钟祜 陈祖源 论晚明士人与围棋国手的互动 张如安 一灯明暗复吴图 胡廷楣 台湾围棋发展中的几个论题许饶和 第二次 程天祥 有关计算机围棋的一些思考 武坤 郭洁 中国围棋媒体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冯德炜 围棋与企业文化 史金帛 烂柯山探源及烂柯传说的成因 谢昌智 大型棋文化活动是围棋发展重要推动力 邓杨威 弈之蕴 李结 杨联陞与棋文化 章琦 谈围棋教育的特殊功能 许饶和 …… 第三部分 棋行天下(书画集) 西湖弈隐 朱关田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三)围棋战略思想是东方博弈思维发展的结晶 围棋战略思想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体系。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民族,它始终受到所处的时代环境、文化背景和民族性格的影响,广泛吸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思想精髓,兼收并蓄,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人类特别是东方文明共同的智慧成果。 日本近现代围棋的发展,对现代围棋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日本早开展了真正意义上的竞技围棋,17世纪初日本主要围棋流派开始进行“御城棋”的正式棋艺对决,竞技的对抗、激烈程度大大增加,极大地促进了博弈境界和技艺的提高。其次,日本近代围棋废除了座子制,使围棋的战略空间得到充分拓展,战略内涵更加丰富,特别是布局构思的创新性明显增加,为现代围棋战略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再者,上世纪30年代后,日本围棋在吴清源、木谷实、坂田荣男、藤泽秀行、大竹英雄等多批围棋大师倡导下,形成了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围棋理念,主要内容包括:追求均衡的价值取向,强调把握全局,双方接受,兼顾势与地,攻守平衡,降低风险等;注重图形的效率观念,以好的棋形为高效率,把棋形结构上升为效率标准的思维模式;崇尚风格的艺术情结,更多地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理解围棋.程度上淡化了胜负意识;从容充分的行棋心态,对局思考时间较为宽裕,在有限环境压力下博弈,不轻易做风险决策,不打无把握之仗。这些围棋理念主导了20世纪大部分时间世界围棋的发展,至今仍是日本围棋的主流。 韩国围棋的崛起,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围棋思维模式,促进了现代围棋战略思想创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韩国围棋开始在世界弈坛上崭露头角,很快形成一股强势的“韩国流”。韩国围棋的突出特点是进攻与作战,好战、敢战、善战、强战、乱战。有人据此认为,韩国围棋的特色与贡献主要在技术风格上,这是不正确的。在围棋竞技的指导思想、作战原则、整体套路、定式运用等方面,韩国围棋都有新的突破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奉行赢棋的竞技目的,坚持利益大化的价值取向,采取创新求变的发展路线,贯穿制胜的作战原则,具有通盘顽强作战的战斗理念。具体到不同的棋手则有不同的表现特征,如韩国围棋的代表人物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行棋风格、思路各不相同,但本质上、骨子里却有着相同的基因。韩国围棋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如有的片面追求战斗,按规律行棋、把握大局不够,有的无理手过多,过分依靠乱战搅局,等等。但从总体上看,韩国围棋在竞技思想上独特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表现,对现代围棋博弈艺术包括战略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
| 序言 | |
| 前言:棋类爱好者的节日 部分 棋的盛会(指南) 组织机构 组委会名单 2013“商旅杯”杭州国际城市围棋赛 2013“商旅杯”双人赛 2013“商旅杯”国际新锐围棋对抗赛 届“宏达杯”全国围棋星锐强战年度总决赛 届“商旅杯”全国新闻界围棋赛 2013中国杭州国际棋文化峰会 “棋行天下”名人名家书画邀请展 中国杭州棋文化用品展销会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大盘讲解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广场车轮战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等级赛 “一体两翼”国手育新苗活动之象棋真人秀 战略合作、社区共建单位开展“中国棋文化体验日”活动 杭州市围棋队 国家青少年围棋集训二队 杭州围棋学校·棋类学校 杭州市商旅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 纹枰论道(论文集)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与战略 林建超 中国围棋文化研究的现状、问题、对策与前景何云波 智力运动——现状与展望 项义 译者:陈祖源 《眉山墅隐》考证——兼说清代杭州围棋 陈祖源 围棋与价值观 华以刚 围棋在欧洲 马丁·斯迪阿斯尼 译者:徐琰 为什么西方人下国际象棋东方人下围棋彼得.萧维尔 译者:颜钟祜 陈祖源 论晚明士人与围棋国手的互动 张如安 一灯明暗复吴图 胡廷楣 台湾围棋发展中的几个论题许饶和 第二次 程天祥 有关计算机围棋的一些思考 武坤 郭洁 中国围棋媒体现状与未来的思考 冯德炜 围棋与企业文化 史金帛 烂柯山探源及烂柯传说的成因 谢昌智 大型棋文化活动是围棋发展重要推动力 邓杨威 弈之蕴 李结 杨联陞与棋文化 章琦 谈围棋教育的特殊功能 许饶和 …… 第三部分 棋行天下(书画集) 西湖弈隐 朱关田 |
拿到这本《钱塘棋会:届(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时,我内心涌现出的是一种期待,一种想要深入了解中国棋文化脉络的渴望。书名中的“钱塘棋会”带着浓厚的历史底蕴,而“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又指向了一个现代的、具有全球视野的活动。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如何将这两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期望它能像一位细致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时空的界限,从古老的钱塘盛会,一直走到2013年的那场盛大的博览会。我希望在书中,我能看到那些代表中国棋文化的经典元素是如何在现代博览会上被重新演绎和展示的。比如,那些关于棋的历史传说、棋圣的故事,是否得以保留,又以何种新颖的方式呈现?同时,我也想知道,这场国际性的博览会,又为世界呈现了怎样一个多姿多彩的中国棋文化图景,有没有展示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棋类文化特色,以及它们之间有趣的交流和碰撞?
评分我最近正对中国古代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能够体现传统智慧和生活方式的项目。《钱塘棋会:届(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这本书的名字,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钱塘”这个充满诗意和历史感的地方,以及“棋会”这个充满文化气息的词语。这本书是否能让我领略到古时钱塘地区举办的那些精彩的棋会场景?我想象着,书中或许会通过精美的插画或者生动的文字,描绘出当时文人雅士们围棋论道、挥洒自如的画面,让我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文化魅力。同时,2013年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这个信息,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很好奇,这场现代的博览会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老的棋文化精神的。它是否会展示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展览,比如关于棋具的演变、不同棋种的特色,或是棋与艺术、科技的结合?我希望这本书能带给我一段充实而有趣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中国棋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那种古朴中带着几分雅致的感觉,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与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相关的活动颇感兴趣,而“钱塘棋会”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了一股悠远的韵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内容,但光是这几个字,就让我联想到了一幅幅白石黑子、落英缤纷的画面,仿佛能听到古人对弈时的低语和棋子落下的清脆声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通过图片或者文字,生动地还原出那种历史的氛围,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智慧与闲情的时代。另外,2013年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这个信息,也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好奇。我想象着,一场汇聚了世界各地棋艺精华和文化交流的盛会,一定充满了精彩的故事和令人惊叹的展品。这本书是否能够让我领略到那种盛况,看到那些珍贵的棋具,了解那些棋文化背后的故事,是我接下来阅读时最想寻觅的答案。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本介绍活动的流水账,更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让我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好处在一个对文化传承感到些许迷茫的时刻,脑海里一直在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那些古老的智慧和技艺。“钱塘棋会”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关于一场具体的博览会,更像是一种对中国棋文化的深度回溯和现代审视。2013年的那场博览会,究竟又为我们展现了哪些关于棋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它在不同时代扮演的角色?我更关心的是,在现代科技和快节奏的生活冲击下,棋文化还能以怎样的方式焕发生机,吸引更多年轻人去了解和热爱。书中是否描绘了那些在博览会上出现的,能够连接古今的创新性展示?比如,有没有将古老的棋谱与现代的计算科学相结合,或者用新的艺术形式来诠释棋局的奥妙?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启发,让我看到古老智慧在当下的生命力,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接。
评分说实话,我并不是一个资深的棋迷,但一直以来,我对那些蕴含着深厚哲理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钱塘棋会:届(2013)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巡礼》时,就被它的名字深深吸引了。“钱塘棋会”这四个字,仿佛自带了一种古老的回响,让我联想到那些文人墨客围坐在一起,以棋会友的雅致场景。而“2013年中国国际棋文化博览会”则又为这份古韵增添了现代的活力。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视角去记录和解读这场博览会。它是否会从历史的角度,回顾钱塘棋会的辉煌过往,然后将这份精神延续到现代的博览会上?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展示一些关于博览会上独特的展品,那些可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棋文化的精髓。我想知道,在那场盛会上,国外的棋文化与中国的棋文化是如何进行对话的,是否能碰撞出新的火花,为我们展现出棋文化更广阔的视野和包容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