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人生永远有另一条出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疗愈之乡
定价:36.80元
作者:【美】罗宾·葛萨姜,祝家康
出版社:文化发展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420931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所有希望得到治愈之人必读的心理复健经典之作,在美国及中国台湾地区心理治疗领域广为传颂,通过此书获得内心疗愈的人数不胜数。
作者是美国心理治疗师及教育家,在心理治疗及情绪启蒙和引导方面颇负盛名,本书正是他多年经过反复验证的临床经验结晶。
本书内容例举丰富,字句温暖,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自己的内心,追溯伤痛起源,依据作者建立的“疗愈模式”进行自我心理复健,疗愈内心,从生活中重新找回希望,从此不再惧怕人生困局,重获积极美好的人生。
内容提要
这本书写给所有困在自己“心牢”里的读者。
我们都曾经历成长途中的各种挫折和创伤,因为阅历尚浅而手足无措,陷入种种不健康的自卫模式里,以为紧紧地关上心门就等于永远地拒绝了伤害,却不知伤害其实一直存在。真正的疗愈来自面对,推开心灵的铁窗,和内心那个受伤的小孩好好地和解。
本书采用压力抒解技术丶行为心理学的练习丶自我观照技巧,帮助读者以健康且务实的方式回应人生的困局,从而迈上疗愈和宽恕之路。 目前在美国已有上万名心理弱势读者自修此书丶参与课程,或成立读书会。
目录
缘起与致谢︱若水
作者序
使用本书的几点建议
篇
1锒铛入狱
危机变转机
2你究竟是谁
四分五裂的自我(次人格)
退一步想想
真我:失落与重现
何谓情绪的疗愈?
第二篇
3从童年到监狱的沧桑
为何需要回顾过去?
童年形成的羞愧感
4由童年创伤走上疗愈之路
受困的内在孩童如何侵蚀你的生活
与内在孩童相会
重新做你内在孩童的父母
练习疗愈你的内在孩童
写信给你的内在孩童
跟你的内在孩童对话
你的内在孩童与你自己的小孩
5愤怒与怨恨:力量的迷思
外在事件触发的愤怒
未抒发的愤怒
愤怒下面的感受
拥抱自己的愤怒
释放愤怒
紧抓着愤怒不放,你得到了什么?
6失落之痛:说不出口的痛
人生的失落
治疗失落之痛的4个步骤
练习向内心的失落感致敬,并释放它们
第三篇
7无分别心的宽恕:学会“真正看见”
练习看见内在之光
无须如此
练习回顾“练习无分别心的宽恕”
8重新诠释:另一种看待世间的眼光
究竟是谁惹了谁?
“受害者”与“受害者心态”
9放松:腾出空间,迎接新的可能
放松
放松的技巧
10往内观照:看清事物的真相
观照冥想
觉知的生活
练习观照冥想的心态
练习观照冥想的方法
观照冥想的常见问答
第四篇
11找回尊严:正视罪行和愧疚
罪咎
缺乏同情心:残酷恶行的种子
为何没有罪恶感?
扭曲的罪恶感
罪行与凌虐的影响
非暴力的罪行
滥用权力与控制
病态的罪恶感
回顾此生
练习回顾自己的生命历程
12宽恕自我:疗愈的核心
宽恕自我的错误观念
宽恕自我的6个步骤
圆满与了结
道歉
写信
观想
无私的服务
惯性的自我批判
练习成为自己的好友
生命旅程的一瞬
还要多久才能宽恕自己?
练习一封宽恕自己的信
释放过去的自我
13宽恕他人:勇敢选择平安
宽恕的起点
宽恕他人的错误观念
宽恕的底线
宽恕是什么?
落实宽恕
坦诚的言语沟通是宽恕的一部分
练习日渐清明
宽恕父母:情绪疗愈的一大步
放下期待
是谁在照顾你?
练习宽恕父母的一封信
治愈与过世的父母之间的关系
练习宽恕观想
14心灵觉醒:找回更大的力量
全然开放的真我
心灵的成长
培养心灵生活
祈祷
冥想
心灵的本来面目
心灵的特质
更高的目的
15活在当下:发掘上天的礼物
把握现在,为出狱做好准备
练习5年后的我
路的尽头,也是起点
监狱是老天所赐的礼物
附录一︱一位前狱友的心声
附录二︱戒酒无名会12步骤
作者介绍
作者:罗宾·葛萨姜 (Robin Casarjian) :
教育家兼心理治疗师,长年推广“受刑人情绪启蒙计划”,经常受邀在监狱里开办“情绪觉察与疗愈课程”,成效斐然,深获社会各界好评及司法机构的重视,曾受美国国家电视网 20/20 节目与欧普拉脱口秀之邀访谈。创立“狮子心基金会” 。
狮子心基金会(The Lionheart Foundation)
专门协助受刑人心理复健的机构,除了推广成人情绪教育以外,也邀请专攻儿童心理的Bethany Casarjian博士,为高风险的弱势青少年设计情绪启蒙的课程,目前这个可成一再美国境内三千多所少年疗养院所推广。
文摘
序言
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可以说是充满了惊喜和感动。它没有我预想中的那种励志口号式的说教,而是以一种非常平和、细腻的方式,深入到人性的最深处。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我看到了自己曾经的懦弱,曾经的迷茫,也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不曾被发现的勇气和韧性。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她能够用最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情感,她的叙述不疾不徐,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我常常会读到某个段落,然后停下来,陷入沉思,回想起自己的过往,自己的经历,那些被遗忘的片段,又重新鲜活起来。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疗愈”这个词的真正含义。它不是瞬间的治愈,而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过程,需要我们耐心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接纳自己,去与自己和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最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在我身边,给我力量,给我安慰。
评分当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吸引我的就是它的书名,简洁有力,又饱含深意。我一直觉得,人生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总是在各种各样的网格中穿梭,有时感到被束缚,有时又觉得无处可逃。但“另一条出路”这个词,就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我心中某个被遗忘的角落。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这本书,它里面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个个独立的片段,却又有机地串联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幅关于人生、关于选择、关于成长的画卷。我特别喜欢作者对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的描写,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一段短暂的对话,这些细节往往是揭示人物内心最真实的写照。通过这些细腻的笔触,我仿佛能够走进书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理解他们的选择与挣扎。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生并非只有一条既定的轨道,我们总是有权利去选择,去改变,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另一条出路”。它提醒我,即使曾经跌倒,也请不要放弃站起来的机会,因为每一次的跌倒,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评分坦白说,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心灵治愈”类的书籍是抱有一丝怀疑态度的,总觉得它们过于空泛,不够接地气。但是,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没有那些浮夸的辞藻,没有故弄玄虚的概念,而是用最真挚的情感,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个触动人心的故事。我被书中人物的坚韧和乐观所打动,他们即使身处困境,也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我从中看到了人类精神的伟大之处,看到了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也从未真正熄灭。这本书的结构也非常巧妙,每一篇故事都独立成章,却又互相呼应,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内在联系。它让我明白,人生或许充满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那个可以让我们安放疲惫灵魂的“疗愈之乡”。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更加坚定地去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柔和的色调和抽象的线条,仿佛预示着一场心灵的旅程。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开它的,当时正经历着一段低谷期,对生活感到迷茫和无力。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想找点东西来填补内心的空虚。然而,当我读到书中的第一个故事时,一种莫名的触动就在心底泛开。作者的文字就像一股清泉,缓缓地流淌进我干涸的心田。我被书中人物的经历所吸引,他们所面临的困境,他们内心的挣扎,都让我感到无比的熟悉和共鸣。尽管我无法直接套用他们的人生经验,但那些文字中传递出的力量,那种对困境的深刻理解,以及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勇气,却给了我前所未有的启示。我开始意识到,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我们内心深处也蕴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只是我们常常被外界的喧嚣所蒙蔽,而忽略了它的存在。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也没有贩卖廉价的鸡汤,它更多的是一种陪伴,一种理解,一种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是孤单的。
评分我一直坚信,每个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疗愈之乡”,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而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本书,就像一张藏宝图,引领我一步一步地去探索那个被遗忘的家园。它不是那种大张旗鼓的呼唤,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反复阅读书中某些章节,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感悟。作者的视角非常独特,她能够从看似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不平凡的意义。她笔下的人物,或许都不是伟人,但他们的经历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我最喜欢的是作者对“放下”的探讨,她并没有要求我们彻底遗忘,而是告诉我们如何与那些过去的伤痛共存,如何在接纳的基础上,继续前行。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疗愈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在疗愈他人的同时,也在疗愈自己。它让我更加勇敢地去面对自己的脆弱,去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正是这些不完美,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我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