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四部和声听觉训练教程 |
| 丛书名: | 赵小平视唱练耳教程系列 |
| 作者/主编: | 赵小平 |
| 出版社: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2182085 |
| 出版年份: | 2016年10月 |
| 版次: | 第1版 |
| 总页数: | 188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36元 |
| 实际重量: | 381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赵小平,西安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乐理视唱练耳学会会员、中国人像协会会员、陕西英才人物。
长期从事视唱练耳、基本乐理教学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有:
出版《基本乐理教程》《基本乐理教程习题解析》《基本乐理教程练习册》(人民音乐出版社),《基本乐理考前辅导》(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教材。其中《基本乐理教程》荣获2015年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
主持“视唱练耳教学分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科研项目荣获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基于音乐理论和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基本乐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科研项目荣获2013年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制作“节奏节拍”网络课件荣获陕西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多次参加中外视唱练耳学术研讨活动:
2008年赴俄罗斯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交流访问。2013年赴奥地利、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多个音乐学院进行交流访问。曾先后多次参加中国艺术高校本科视唱练耳教学交流暨研讨会并做学术报告。在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以及北京、河南、广西、福建、新疆、青海、宁夏、陕西等多所高校做了“视唱练耳教学”“数值节奏教学”等学术报告,得到业界一致好评。
章 正三和弦
第二章 正三和弦的跳进
第三章 终止四六和弦
第四章 正三和弦的六和弦
第五章 经过和辅助的四六和弦
第六章 原位的属七和弦
第七章 属七和弦转位
第八章 Ⅱ级上的下属和弦
第九章 TSⅥ和弦以及阻碍进行和阻碍终止
第十章 导七和弦及其转位
第十一章 属功能高叠和弦
第十二章 DTⅢ与加六音的属和弦(DTⅢ6)
第十三章 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
第十四章 重属和弦
第十五章 重属增六和弦
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
第十七章 副下属和弦
第十八章 和声模进
第十九章 转调(一)中介和弦转调
第二十章 属功能变和弦
第二十一章 下属功能变和弦
第二十二章 综合调式
第二十三章 转调(二)等和弦转调
《四部和声听觉训练教程/赵小平视唱练耳教程系列》以斯波索宾的《和声学教程》为基础,结合视唱练耳教学中四部和声听觉训练的需求,经过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反复应用而出。全书共分为二十三章:正三和弦、正三和弦的跳进、终止四六和弦、正三和弦的六和弦、经过和辅助的四六和弦、原位的属七和弦、属七和弦转位、Ⅱ级上的下属和弦,等等。书中的基本内容是传统和声的内容,按照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调内到转调,对学生进行四部和声的听觉训练,尽量避免繁杂,充分体现实用性,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提供有效帮助。
这套教程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不同音乐风格的包容性和实用性。很多传统的听觉训练书籍往往只聚焦于严格的西方古典和声体系,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接触到的音乐远比那要丰富。我注意到教材中巧妙地引入了一些爵士和声的影子,以及对不同配器下音色对听觉判断影响的探讨。这使得我们不仅能训练耳朵,还能训练我们对真实音乐场景的适应能力。它不再是一本孤立的练习册,而更像是一份全面的“听觉能力发展蓝图”,鼓励学习者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听音实践中去,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拓展性。
评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音乐教师,我一直在寻找一套既能满足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又能在教学深度上有所突破的听觉训练资料。这套教材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市场上的一个空白。它的难度梯度设置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音高辨识,逐步过渡到复杂的调式转换和不协和音程的分析,逻辑链条环环相扣。我最欣赏它所倡导的“主动聆听”理念,教材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和声会成立,而不是仅仅记住“是什么”。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思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气氛也因此变得活跃起来,不再是单向的灌输,而是双向的探索与交流。
评分我是一个业余学习钢琴多年的爱好者,一直苦于自己“五音不全”,对乐谱上的记号理解得不够深刻。本来担心这类专业教材对我来说过于高深,但在尝试阅读了其中的前几章后,我发现作者在语言的组织上极其克制和精准,没有过多使用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使是第一次接触这些概念,也能通过非常清晰的文字解释和辅助性的比喻迅速入门。它更像一位耐心而博学的导师,一步步引导你打开耳朵里新的世界。现在,即便是听一些古典音乐时,我也能分辨出其中和声推进的微妙变化,这种“听懂”音乐的成就感,是任何其他兴趣班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吸引人,封面选用的色彩搭配既古典又不失现代感,给人一种沉稳而专业的印象。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拿在手里很有分量,足以看出出版社在制作上的用心。内页的排版布局清晰明了,字体大小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书中一些关键乐理概念的图示和示例,绘制得非常精美且直观,即便是初学者也能很快把握住核心要点。这样的视觉呈现,无疑为枯燥的理论学习增添了不少乐趣,让人愿意主动去翻阅和钻研。整体来看,从外在到内在的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一种对音乐教育的尊重和严谨态度,绝对称得上是一套值得收藏和长期使用的教材。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系大二的学生,这套教材的学习体验可以说是颠覆了我之前对传统听觉训练教材的认知。它不仅仅是停留在“听音记谱”的机械训练上,而是非常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演奏、创作的关联性进行深度融合。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和声进行,书中提供的那些富有创意的练习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反应速度和对声部进行的敏感度。我发现,自从开始系统地使用这套教材后,我在即兴伴奏和视唱练耳的考试中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那些过去听起来模糊不清的和声色彩,现在变得层次分明起来。这种从“听见”到“理解”再到“内化”的进阶过程,设计得非常巧妙和科学,非常适合希望在专业领域深造的学子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