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讲: 周铭孙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杨峻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钢琴系主任 郑曙星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 鲍蕙荞 钢琴家 吴思一 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 吴迎 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钢琴系主任 钟慧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
坦白说,如果我把这套东西当作纯粹的音乐欣赏碟来看,也许还能勉强接受,但作为一本号称“辅导示范”的考级用书(虽然是VCD形式),它的实用价值几乎为零。我花大价钱购买,是希望能得到超越普通乐谱的增值服务,比如针对特定段落的慢速拆解、指法标记的优化建议,或者关于踏板使用的精妙技巧演示。例如,在处理一些快速的音阶或琶音段落时,优秀的示范应该会展示如何调整手腕的放松度,如何运用手指的重量来保证音色的均匀。但在这套VCD里,我只看到演奏者以一个恒定的、相对标准的(但绝非完美)速度流畅地完成演奏,然后就结束了。这对我个人的技术瓶颈毫无帮助。它更像是一份给初学者的入门介绍,而不是给备考五级的学生准备的“冲刺利器”。这种内容上的缺失,使得“辅导”二字显得非常空洞。
评分我对这套“教程”的失望,主要集中在它“教程”二字的虚假宣传上。一个合格的考级辅导材料,必须具备结构化的学习路径和循序渐进的难度递增设计。五级曲目本身涵盖了从巴洛克到浪漫主义再到近现代风格的跨度,每个风格都有其独特的演奏规范和审美要求。我期望这套VCD能就此展开系统性的讨论,比如,如何用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区分海顿奏鸣曲的清晰度和李斯特练习曲的歌唱性。更别提所谓的“正版”标签,它似乎只是保证了视频的清晰度,却完全没有保证内容的深度。我翻遍了这三张碟片,发现它甚至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考级评分标准的解读,比如力度记号的执行标准、速度的合理范围等等。这简直是本末倒置,只展示了“怎么弹”(而且弹得也未必是最好的示范),却完全忽略了“为什么这么弹”以及“考官想听什么”。对于一个需要系统性提升的考生而言,这种肤浅的演示形同虚设。
评分这本《全国钢琴考级曲目辅导示范5级(3VCD)正版视频讲解示范教程曲集》的宣传材料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我本来是想找一套真正能指导我备考五级的权威教材,结果收到的却是这么一个“资料包”。首先,它最大的问题是,完全没有提供任何针对五级曲目本身的深入分析和技术解析。我期待的是那种能够拆解每一个难点和音乐处理细节的讲解,比如某个琶音的触键方法,某个乐句的呼吸感如何表现,或者不同版本之间的细微差异。然而,这套VCD似乎只是简单地把曲子演奏了一遍,美其名曰“示范”,但对于一个正在努力突破瓶颈的考生来说,这种“看别人弹”的帮助是极其有限的。我们需要的不是“看客”,而是“导师”。如果它能配上详细的乐理分析,例如这个肖邦圆舞曲的曲式结构,或者德彪西作品的和声特点,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辅导”材料。现在看来,这更像是一份演奏会的录像集,而非考级辅导工具,实在让人感到不值这个价。
评分这套所谓的“曲集”在曲目选择的介绍和背景信息方面也做得极其不到位。考级曲目不仅仅是音符的排列组合,它们承载着作曲家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表达。一个优秀的辅导材料会简要介绍每首曲子的创作历史、风格特征,以及它在整个钢琴发展史中的地位。例如,当涉及到一首克莱门蒂的练习曲时,它应该解释一下古典主义时期对清晰度和均衡性的要求;如果涉及到十九世纪的作品,则应强调浪漫主义时期的情感张力。然而,这套VCD的内容流程简单粗暴,从A曲直接跳到B曲,中间没有任何上下文的铺垫或导读。这种“光秃秃”的演奏,让学习者无法建立起对音乐的整体认知和审美框架。如果只是想听听五级曲目长什么样,我大可以去音乐平台上寻找免费的现场录音,何必购买一套标榜“辅导”的碟片呢?
评分最让我感到气愤的是,作为一套声称是“正版”的教学辅助产品,它在制作质量上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水准。虽然视频和音频是分离的,但至少应该保证画面能清晰地捕捉到演奏者的手型和指尖动作,以便学习者模仿。遗憾的是,这套VCD的摄像角度和清晰度常常无法满足教学示范的要求。很多关键的、需要精细观察的指法转换,由于视角不佳或分辨率不足,根本看不清楚。例如,在进行需要大幅度手部移动的段落时,如果不能清晰地看到手腕和肘部的协调变化,那么这个“示范”就失去了其最核心的教学价值。一个真正的教学范本,其视频的制作应当是服务于学习者的,它需要用最直观、最清晰的方式传递技术信息,而不是仅仅记录一次不甚清晰的表演。因此,从技术指导的角度来看,这套产品完全不合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