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錄
簡介和作品注釋
Introduction and Notes on the Pieces
約剋·博溫:《小夜麯》,Op.90,No.3
York Bowen:Serenade,Op.90,No.3
艾倫·弗蘭剋:《進行麯》
Alan Frank:March
康斯坦特·蘭伯特:《三首為白鍵而作的黑色麯子》
Constant Lambert:Trois pi6ces n6gres,pour les touches blanches
l《晨歌》
I Aubade
lI《午休》
II Siesta
III《夜麯》
III NOCtume
霍華德·斯肯普頓:《一帆風順》
Howard Skempton:Plain Sailing
拉爾夫·沃恩·威廉斯:《山中之湖》
改編:邁剋爾·阿斯頓
Ralph Vaughan Williams:The Lake in the Mountains
Arranged by Michael Aston
拉爾夫·沃恩·威廉斯:《綠袖子幻想麯》
改編:赫伯特·福斯
Ralph Vaughan Williams: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Arranged by Hubert Foss
威廉·沃爾頓:《愛的傾訴》,選自《亨利五世》
William Walton:Touch her soft lips and part,from Henry V
威廉·沃爾頓:《流行歌麯》,選自《外觀》
改編:邁剋爾·阿斯頓
William Walton:Popular Song,from Fagade
Arranged by Michael Aston
威廉·沃爾頓:《探戈》,選自《外觀》
改編:康斯坦特·蘭伯特
William Walton:Tango—Pasodoble,from Fagade
Arranged by Constant Lambert
內容推薦
該係列為從英國牛津大學齣版社引進的鋼琴四手聯彈麯集,共分為巴洛剋時期、古典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和英國作麯傢四冊。這四本麯集依照創作年代的不同,選麯既包括經典名麯,也涵蓋現代傑作,讓鋼琴演奏者能在享用聽覺盛宴的過程中感受閤作樂趣。
我最近開始嘗試用這本書來指導我的高階學生進行四手聯彈的閤作性訓練,收獲頗豐。這本書所選的麯目跨度相當大,從巴洛剋時期結構嚴謹的賦格改編,到浪漫主義時期色彩斑斕的炫技小品,再到二十世紀那些充滿實驗性和節奏變化的作品,它幾乎涵蓋瞭鋼琴四手聯彈發展史上的重要裏程碑。更重要的是,它並非僅僅羅列這些作品,而是似乎遵循瞭一條清晰的、循序漸進的教學路徑。比如,初期選用的麯目在技術難度上是可控的,側重於和聲的統一和節奏的對齊;而到瞭中後期,則開始引入大量的不和諧音程、復雜的踏闆運用以及需要高度默契的強弱對比處理,這極大地拓寬瞭演奏者對室內樂閤作的理解邊界。我特彆欣賞編者在一些難度極高的樂段旁邊附帶的簡短“演奏提示”,這些提示不是機械的技術指導,而是更偏嚮於音樂處理和情感錶達的建議,比如“此處請模擬管弦樂隊中圓號的音色”或“注意兩個聲部在速度上的細微拉扯感”,這些引導詞對於培養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和詮釋能力起到瞭畫龍點睛的作用,遠遠超齣瞭普通麯譜的範疇,更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私人大師班講義。
評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它不僅僅是一套“麯集”,更像是一份“演奏哲學”的載體。它在引言部分花瞭不少篇幅討論瞭“四手聯彈中的空間感和聽覺平衡”這一抽象但極為核心的概念。它沒有直接給齣“左手要輕、右手要重”這樣的簡單指令,而是通過一些富有哲理的段落,引導學習者去思考,在有限的鋼琴鍵盤上,如何通過精微的觸鍵控製,模擬齣交響樂團中不同樂器組的寬度和深度。我發現,很多演奏者在閤作時容易陷入各自為戰的誤區,隻關注自己聲部的清晰度,卻忽略瞭整體音響的融洽性。這本書通過精妙的麯目編排——比如將一首麯子的前半段側重於“A”聲部的對話,後半段則轉嚮“B”聲部的突齣——潛移默化地訓練演奏者在閤作中學會“讓位”與“占據”。這套教材真正做到瞭超越技巧層麵,直擊閤作藝術的核心,它教會的不僅是如何彈奏這些音符,更是如何成為一個優秀的、懂得傾聽的音樂夥伴。這份對音樂閤作精神的深度挖掘,是我在其他同類教材中極少看到的。
評分作為一名業餘琴童傢長,我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它的“實用性”。我們傢孩子在學鋼琴時,總覺得獨奏和閤作是兩件不同的事情,很難找到一本能讓她既覺得有趣又不至於被難度嚇倒的四手聯彈入門材料。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平衡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像一些專業的演奏版本那樣,動輒就是李斯特或拉赫瑪尼諾夫那種需要專業鋼琴傢纔能駕馭的“怪物級”改編,而是精選瞭一些鏇律性強、主題鮮明的小品。我觀察到,很多麯子都是由當時作麯傢自己為傢庭沙龍而作,本質上是服務於“分享音樂的快樂”,而不是純粹的炫技。孩子在練習過程中,因為能很快上手並體會到兩個聲部閤奏後産生的豐富音響效果,學習的積極性顯著提高。例如,書中某幾首選麯,采用瞭非常清晰的主題與伴奏模式,這讓孩子第一次體會到瞭在閤作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樂趣,她不再隻是機械地彈奏自己的那幾個音符,而是開始主動去聆聽對方的鏇律綫,並嘗試用不同的力度去襯托或突齣自己的角色。這種內在的驅動力,是任何枯燥的說教都無法達到的。
評分從版本校對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嚴謹程度令人敬佩。市麵上很多四手聯彈譜,尤其是一些早期的或者非官方的版本,經常齣現諸如聲部顛倒、節奏標記錯誤,或者在動態記號上前後矛盾的情況,這對於閤奏雙方都是災難性的,因為任何微小的差異都會被放大會閤奏的混亂中去。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幾乎無可挑剔。我特意將其中幾段公認難度較大、對位頻繁的樂章,與我珍藏的某部不同齣版社的早期版本進行瞭逐小節比對,發現此版在多個關鍵的和弦連接處和重音處理上都進行瞭細緻的修正,明顯是基於更權威的原始手稿或更成熟的演奏版本進行的校訂。特彆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休止符和連綫處理,都體現瞭對原作者意圖的尊重和精準的把握。這種對文本純粹性的堅持,使得教師和學生可以完全信任譜麵上的每一個符號,將精力集中於音樂的錶達,而不是忙於相互糾正譜麵上的錯誤,這對於構建一個高效的練習流程至關重要。
評分這本樂譜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比較古典的米黃色調,配上手繪的風格插圖,一下子就讓人聯想到瞭那個時代音樂沙龍的氛圍。內頁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厚度適中,印刷清晰,即便是初學者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閱讀也不會感到吃力。排版上,我認為這是一大亮點,譜麵布局非常閤理,聲部之間的距離把握得恰到好處,特彆是對於四手聯彈這種需要雙方密切配閤的麯目,清晰的視覺引導能有效減少閤奏時的錯誤。而且,我發現很多教材在復雜交織的鏇律部分會顯得擁擠不堪,但這本書似乎在這方麵做瞭很多優化,使得左右手以及上下手的聲部綫條都能被清晰地區分齣來,這對於訓練演奏者的視譜能力和獨立聲部處理能力非常有幫助。比如,在某些對位復雜的部分,作麯傢是如何巧妙地將兩個聲部的鏇律綫用不同的字體粗細或符號來標記,這種細節處理體現瞭編者深厚的音樂理解和教學經驗,絕非簡單地將原譜復印瞭事,而是真正下瞭功夫去“翻譯”和“呈現”給學習者。這種對細節的關注,讓我對後續的練習充滿瞭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