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浏阳河
内容推荐 黄振奋编著的《小型乐队通俗曲集》由45首经典乐曲与流行歌曲改编而成的小型乐队合奏曲组成,其中包括:《何日君再来》《月亮代表我的心》《哎哟妈妈》《美丽草原我的家》《雪球花》《苏武牧羊》《魔笛》《问江南》等。
拿到这本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乐谱时,最先吸引我的是它的装帧质量和纸张的触感。现在很多乐谱为了控制成本,纸张薄得一塌糊涂,拿到手还没用几次,边缘就开始卷边或者泛黄,在舞台灯光下一看就显得非常廉价。这本书的纸张厚度适中,光泽度处理得很好,既保证了乐谱清晰度,又耐用。更重要的是,排版设计简直是专业级别的享受。我以前用过一些国外引进的乐谱,中文翻译和本土化工作做得一塌糊涂,看得人云里雾里,尤其是反复出现的长段落和切分音符的标记,经常需要对照着好几个地方反复核对。而这本曲集在这方面简直是国内出版物的典范。所有的演奏提示,比如揉弦、推弦、击弦的技巧标记,都使用了国际通用的符号,但同时在页眉或页脚做了非常精炼的中文注释,不会造成阅读障碍。我发现有些曲目的和弦图示也做得非常人性化,特别是那些涉及到开放和弦转换到封闭把位和弦时,它直接给出了最省力的指法推荐,这对于初学者或者指法尚未固定的乐手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这种对细节的打磨,体现了出版社对音乐工作者的尊重。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通俗”定位是恰到好处的,它避开了那种纯粹的古典器乐改编的繁琐,也远离了过于口水化的口水歌。它更像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流行音乐审美提升计划”。我们团队里有几个成员,平时听歌的口味非常固定,偏爱某一特定流派,导致他们的演奏风格也有些僵化。引入这本曲集后,我们被迫去接触一些在和声上稍微复杂一点,但在旋律上又极其抓耳的作品。举个例子,其中有一首改编的Bossa Nova风格的曲子,它的鼓点和贝斯线非常富有律动感,但主旋律又是那么的流畅悠扬。我们花了两周时间攻克它,结果不仅技术上有了进步——特别是低音贝斯手对切分节奏的掌握突飞猛进——更重要的是,大家对音乐的理解维度打开了。它教我们的不是“怎么弹奏一个音符”,而是“如何表达这段旋律背后的情感和节奏氛围”。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远比死记硬背技巧练习来得有效。我甚至发现,很多曲目如果去掉某些乐器的特定标记,可以很轻松地转换成其他风格的伴奏素材,这种灵活性是教科书上很难学到的。
评分作为乐队的指挥和主要编曲人,我非常看重乐谱的“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很多市面上的曲集,要么是给钢琴伴奏用的,要么就是给独奏乐器准备的,拿到乐队里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反向工程”——把一个钢琴的高音谱号拆分成吉他、键盘和其他旋律声部的独立乐器谱。这本《全新正版小型乐队通俗曲集》在这方面无疑节省了我们团队大量的时间成本。它的每一首曲子都清晰地标注了主旋律、和声伴奏、低音线,甚至还为打击乐器(虽然很多是建议使用通用节奏型)留出了足够的发挥空间。更让我惊喜的是,某些乐段明确给出了几种不同的和弦替代方案。比如,在一个大七和弦的位置,它会用括号标注出一个更具色彩的“9和弦”或“sus4和弦”的替换方式。这对于现场演出时,我们根据场地音响效果或乐队状态进行微调至关重要。我们不需要在演出前夜为了一个和弦纠结到深夜,因为乐谱本身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成熟的“备用方案”。这种设计,体现了编者对小型乐队现场演出的真实需求有着深刻的洞察。
评分坦白说,在接触到这本曲集之前,我对出版社出版的“通俗音乐”乐谱普遍抱有一种审慎的态度,总觉得它们更倾向于教育市场,实用性有待商榷。但这次的体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套曲集带给我最大的价值,是它构建了一个非常扎实的“流行音乐基础词汇库”。我们的小乐队成员们,在各自的领域可能都有些许经验,但当需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同演奏时,经常因为对某些流行曲式结构的不熟悉而显得生涩。这本书里收录的曲目,很多都是结构清晰、段落分明的经典流行曲式——AABA、ABCB等等——通过学习和演奏这些作品,乐队成员们在潜意识中就完成了对流行音乐骨架的认知训练。而且,这里的每一个声部都相对独立且重要,没有哪个声部是纯粹的“打酱油”。例如,在某一首曲子中,负责和声伴奏的键盘手,他的和弦进行突然变得非常具有叙事性,这促使其他乐手必须更专注地倾听和配合,从而锻炼了团队的整体听觉和配合能力。它不只是给你一堆音符,它是在教你如何“聆听”和“对话”。对于那些渴望从“几个朋友一起玩音乐”升级到“一个有组织、有配合的乐队”的团体来说,这本书是不可多得的加速器。
评分这本乐谱集,说实话,入手前我还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小型乐队通俗曲集”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笼统,我担心曲目会非常基础,或者风格过于单一。但真正翻开之后,惊喜感是接踵而至的。首先,从曲目的选择上就能看出编者的用心良苦。它不像那种只有几首耳熟能详的流行金曲的简单拼凑,而是涵盖了不同年代、不同情绪的通俗作品,从比较舒缓抒情的慢歌,到节奏感强、适合现场烘托气氛的快板,都有涉猎。对于我们这种业余小乐队来说,最怕的就是找不到既有可演奏性,又能抓住听众耳朵的曲子。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平衡,很多曲子乍一看可能不那么“热门”,但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的配器层次感很强,非常适合两把吉他、一把贝斯、一套鼓(或者电子鼓代替)的编制进行改编和演绎。尤其是对节奏组的标记,非常清晰到位,鼓点的力度和律动感都有明确的指示,这对于提升乐队整体的演奏水平大有裨益。我特别喜欢其中几首改编得更偏向爵士蓝调风的作品,虽然是“通俗”范畴,但和声进行上做了很多巧妙的处理,让乐队在演奏时能有更多的即兴发挥空间,而不是死板地照着谱子走。总之,它更像是一个高质量的“音乐素材库”,而不是一本简单的教材,能极大地丰富我们乐队的曲库储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