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混声四部合唱歌曲
1.爱我中华
3.大地,你好(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4.中华之魂
5.让世界都赞美你
6.致祖国
7.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选自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8.飞来的花瓣
9.思念
10.送别
11.教我如何不想他
12.抗敌歌
13.垦春泥(电影《胜利进行曲》主题歌)
14.黄水谣(选自《黄河大合唱》)
15.阿拉木汗
16.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17.故乡之恋(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18.花儿与少年
19.夜夜的晚夕里梦见(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20.快乐的聚会(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21.我的心像掉进深渊(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22.夏天的黄昏(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23.天空晴朗,春风荡漾
24.小夜曲
25.茨冈
26.婚礼合唱(选自歌剧《罗恩格林》)
27.希伯莱奴隶合唱(选自歌剧《纳布科》)
28.故乡的人(男高音独唱与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29.金黄色的云朵过夜了(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30.农民合唱(选自歌剧《乡村骑士》)
31.黄昏之歌(混声四部无伴奏合唱)
32.约旦河波浪滚滚
33.雪绒花(选自音乐剧《音乐之声》)
34.日出,日落(选自音乐剧《屋顶上的提琴手》)
35.花丛中的街头上
36.世界多么美妙
教学提示
《高等师范院校教材:合唱(二)(修订版)》由徐武冠、徐亮亮编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装帧工艺和细节处理,充分体现了它作为“修订版”的价值。我对比了一下之前版本的一些介绍,能明显感觉到这次在视觉呈现上做了大量的优化。比如,一些乐谱示例的印刷清晰度简直达到了专业出版物的水平,线条干净利落,音符的间距和位置都精准无误,这对于需要精确对照阅读的乐理学习者来说至关重要。另外,书籍本身的装订非常结实,即便是经常需要摊开平放在琴凳上翻阅,也不用担心书脊会轻易受损或者脱页,这对于高频使用的教材来说,绝对是一个加分项。而且,我发现它在章节的页眉页脚设计上也颇具巧思,不仅标明了章节名称,可能还巧妙地隐藏了一些快速索引的提示,这在查找特定内容时会非常方便快捷。这种对“物理实体”的精雕细琢,反映出出版方对高等教育资源质量的严肃承诺,让人感觉手中的这本书物超所值,值得长久珍藏和使用。
评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语言风格上所展现出的那种“教育者的温度”。很多专业教材的语言往往是冷峻的、学术化的,读起来容易产生距离感。然而,这本书的作者群显然花费了大量精力,去尝试用一种既专业又不失亲和力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概念。他们似乎在和读者进行一场平等的对话,而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比如,在讲解某个高难度的和声进行时,作者不仅给出了规范的解释,还会配以“不妨想象……”或者“初学者常在此处感到困惑,我们这样理解或许会更清晰……”之类的引导性语句。这种细微的措辞,极大地降低了学习的心理门槛,让人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它成功地在保持学术高度的同时,实现了教材的“可亲近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建立学习自信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真正体现了高等教材应有的育人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市面上很多教材那种拥挤不堪、密密麻麻的视觉体验,它在留白和字体选择上拿捏得恰到好处。章节标题和正文之间的间距处理得非常得当,使得阅读的节奏感很强,眼睛不容易感到疲劳。我注意到一些关键概念的解释部分,作者采用了加粗或者小框的形式进行了强调,这种视觉上的区分度很高,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复杂概念的学习者,也能迅速抓住重点。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一些历史背景的穿插介绍,并没有采用生硬的文字堆砌,而是通过一些简短的引文或者历史小故事来润色,这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趣味性。这本教材似乎很清楚,学习的过程不应该只是一种苦役,而应该是一种探索和发现的乐趣。这种细腻的排版处理,无疑是对读者体验的一种高级尊重,让人愿意沉下心来,慢慢品味其中蕴含的学术精华,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草草翻阅。
评分从一个侧面来看,这本书的目录结构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微型的专业发展史。它没有局限于传统课堂的刻板框架,而是将一些前沿的、跨学科的元素巧妙地植入到了基础内容的讲解之中。比如,我初步看到有涉及现代声学原理与传统合唱技巧相结合的章节构想,这对于培养具有现代视野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此外,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合唱风格的区分阐述得非常细致,不是简单地罗列“巴洛克”、“古典”的标签,而是深入挖掘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如何塑造了特定的声乐织体和演唱规范。这种深度的挖掘,使得读者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洞察力。它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个理念:真正的艺术教育,必然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完美交融,而非纯粹的技艺训练,这一点,对于旨在培养未来教育栋梁的师范院校来说,尤为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有种典雅沉稳的气息,那种淡雅的米黄色调,配上清晰的宋体标题,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学术的严谨和历史的厚重感。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是这本书的纸张质量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有分量,翻阅起来感觉很舒服,不愧是经过修订的版本,细节处理上看得出是用心了。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但光是初步浏览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编者在内容组织上的匠心。他们似乎并不满足于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试图构建一个逻辑自洽的知识体系,从基础原理到高级技巧,层层递进,这种结构设计对于一个系统学习者来说是极其友好的。我尤其欣赏它在章节安排上体现出的平衡感,既有对理论深度的挖掘,又不乏对实践操作的指导,这种文理兼修的编排方式,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知其所以然”,又能“知其所以然地做”。这种对教材质量的重视,让人对后续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相信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