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r/><img src=//img10.360buyimg.com/imgzone/jfs/t17890/112/1356872137/67452/571e9e22/5ac5d759N6bfa1e2d.jpg"desc_anchor" id="desc-module-3" src="#">
《刘诗昆 许婓星 崔世光钢琴作品集:喜丰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崔世光,钢琴家、作曲家。曾于1978至1984年间担任中央乐团驻团独奏家兼创作组成员。1984年赴美国Syracuse大学音乐艺术学院深造,获钢琴、作曲双硕士学位后受聘任教六年。曾经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威尔独奏厅、莫斯科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音乐厅、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英国奥德堡音乐节,以及欧洲和北美四十多个城市演出。钢琴作品曾多次获得作曲比赛奖项,作品在形式与技法上以中西融汇而著称。
从装订和纸张质量来看,这本书简直就是对“正版”二字的讽刺。拿到手的时候就感觉书页很薄,纸张的纹理粗糙,油墨味很重,感觉像是用最低成本快速印刷出来的。更糟糕的是,这本书的装订极其不牢固。我仅仅是翻阅了前面几页关于基础指法练习的部分,中间的几页就开始松动了,感觉再多看几次就要散架了。钢琴教程的使用频率是很高的,尤其是在初期练习阶段,读者需要反复翻阅、甚至需要把书平铺在琴架上。这本书的开本设计似乎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书本很难完全平摊开,经常需要用手按住才能保持打开状态,这极大地干扰了练习的流畅性。想象一下,当你正在聚精会神地练习一个复杂的段落时,书却“哗啦”一下合上了,那种挫败感是难以言喻的。如果一本教材连基本的物理耐用性都无法保证,那它的价值也就大打折扣了。这根本不像是收藏品,更像是一次性用品,实在对不起它标出的价格。
评分这本《正版入门钢琴教程》的排版简直是灾难,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劝退神器。首先,五线谱的间距就让人头疼,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眼睛都快要看花了,根本没办法清晰地分辨音高和节奏。而且,很多基础的乐理知识讲解得含糊不清,仿佛作者默认读者已经掌握了这部分内容。比如,关于力度记号的讲解,只是简单地提了一下“强”和“弱”,完全没有深入解释如何通过触键来表现出不同的力度层次,这对新手来说太不友好了。更别提书中的配图了,模糊不清,很多指法提示也含糊不清,我对着图比对了好久,还是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放手。感觉这本书更像是给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只是想找点曲子弹的人准备的,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门”教程。如果我是钢琴小白,看到这样的书,可能真就直接放弃了。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对照网上的教学视频,才勉强理解了书里一些模棱两可的指示。总而言之,这本书在教学设计和印刷质量上都存在严重问题,完全没有体现出“入门”应有的清晰和友好。
评分这本书的配套资源,或者说作者意图通过这本书传达的“演奏理念”,在我看来是相当陈旧和僵化的。它似乎完全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教学模式中,强调机械性的手指训练和死记硬背音符。比如,在讲解琶音练习时,它只是给出了一个固定的指法方案,并且要求读者以一种极其平均、缺乏表情的方式去演奏。完全没有提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乐句进行速度的微调,如何通过呼吸感来连接音群,更不用说如何处理踏板的应用了。很多现代的钢琴教学理念都强调音乐性和情感的表达优先于单纯的技术堆砌,但这本书里找不到任何这方面的引导。对于那些渴望理解音乐“为什么”要这样弹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只会提供“怎么弹”的粗糙指令,而且这个“怎么弹”还是基于过时的标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演奏乐器,而是在学习如何像一台老式打字机一样准确地敲击琴键,缺乏灵魂和灵活性。
评分我不得不说,这本书的选曲品味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它似乎想在古典名曲和一些不知名的民间小调之间走一条折中的路,结果却是两头不讨好。古典曲目选的都是一些非常耳熟能详、市面上随便一本教程里都会有的入门曲,毫无新意,学起来感觉像是在重复劳动。而那些所谓的“特色”曲目,比如一些改编自不知名民间旋律的作品,编排得极其随意,很多地方的和声进行听起来非常别扭,甚至有些地方的和弦进行是错误的,弹起来有一种“跑调”的感觉。我试着弹奏了其中一首声称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小品,结果发现它只是简单地将一个旋律线塞进了僵硬的伴奏里,完全没有体现出应有的情感深度或者技巧挑战性。一个好的教程,选曲应该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能够逐步提升读者的演奏能力,同时还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但这本,给我的感觉就是大杂烩,既没有系统的阶梯性,也没有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亮点。对于想通过弹奏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音乐素材质量实在有待商榷。
评分我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书中关于“技巧进阶”的那几章,结果发现所谓的“进阶”内容,其实就是把初级练习的长度加长了一些,或者把节奏稍微复杂化了一点点,根本没有触及到真正意义上的技术难点,比如八度连奏、复杂的跨度和快速音阶的控制。很多真正的钢琴技巧瓶颈,比如如何保持手腕的放松同时进行快速的跑动,或者如何区分主旋律和伴奏声部的层次感,这本书完全没有给出任何有效的练习方法论。它只是罗列了一些练习曲的谱子,期望读者能够自行“领悟”,但这对于自学者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尝试用书中的指法去弹奏那些略微快一点的段落,结果手腕很快就僵硬了,这说明作者在设计这些练习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人体的生物力学限制。一本优秀的教程应该提供解决实际演奏问题的工具和思路,而不是仅仅提供一些看似“高级”但实则空泛的乐谱。这本书在技术指导的深度上,暴露出了明显的不足,让人感觉它只是一个粗制滥造的曲集,而不是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的教学教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