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片:练习曲部分 1、蓝鸟圆舞曲 2、讨厌的啄木鸟 3、荡秋千 4、练习曲第77首 5、练习曲第91首 6、练习曲第94首 7、练习曲第20首 中外乐曲部分 8、红河谷 9、歌声与微笑 10、森吉德玛 11、勇敢的鄂伦春 12、老黑奴 13、迎春曲 第二片: 1、我们多么快乐 2、娱乐 3、在北京的金山上 4、皇帝圆舞曲 5、祝你生日快乐 练习曲部分 6、小步舞曲 7、圆舞曲 8、小抒情曲 9、小黄鹂鸟 10、练习曲第I首 11、练习曲第2首 12、练习曲第3首 中外乐曲部分 13、猎人进行曲 14、美国巡逻兵 第三片: 1、小鸭子 2、节日圆舞曲 3、小马散步 4、G大调回旋曲 5、洗衣歌 6、波尔卡 7、七色光 8、阿佤人民唱新歌 9、洋娃娃之梦 10、匈牙利舞曲 11、南泥湾
编辑推荐 本片由王晓莲示范讲解,王晓莲:中国电子琴学会副会长,中国音协电子琴考级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电子琴考级委员会副主任。
这套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鲜明,字体清晰易读,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封面设计大气简洁,一看就知道是专业出版的读物。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乐理知识的穿插讲解,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枯燥地堆砌概念,而是巧妙地融入到曲目的学习过程中,让人在练习的同时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背后的原理。比如,在讲解一个特定和弦转换时,会附带一个小小的图示解释为什么那样按指法更顺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配件的光盘内容也十分丰富,示范演奏清晰准确,速度适中,非常适合反复跟练。我尝试着跟着光盘的慢速版练习了几个音阶,感觉手指的控制力确实有了明显的提升,那些曾经觉得有些别扭的指位,在多次模仿后也变得自然了许多。总的来说,从视觉到内容组织,这套辅导资料都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对于想系统学习电子琴的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可靠的起点。
评分我之前也买过其他一些所谓的“速成”电子琴教材,大多都是泛泛而谈,或者只关注于流行歌曲的简单模仿,缺乏系统的技术进阶指导。但这一套辅导教学资料,着实展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功底。它对于基础扎实度的要求是毫不含糊的,从最基础的手型、触键力度控制,到音色的选择和运用,都有着极其细致的描述和纠正建议。我尤其佩服作者在处理一些技术难点时的耐心。比如,在处理需要双手配合快速切换的段落时,它不是简单地说“多练”,而是提供了一种“分解练习法”:先单独练习左手伴奏的节奏型,再加入右手的旋律片段,最后才是完整合奏,并强调了在练习中如何使用节拍器来逐步提速的技巧。这种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教学策略,对于我这种自学多年却始终停留在“新手”阶段的人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感觉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站在身边的资深老师,不断指出我练习中的盲点和误区。
评分这套资料对于不同阶段的琴童或成人学习者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我是一个工作之余想重拾乐器的人,时间零散且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幸运的是,这套教材的每一课时设计都非常紧凑,通常一个单元的讲解和练习内容可以在半小时内完成,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利用。更重要的是,它的难度递进曲线设计得非常科学合理。一级、二级的内容衔接自然流畅,很少出现“断层”的感觉,即前一个知识点尚未完全掌握,下一个知识点就骤然提高难度的情况。我发现,很多教材在从基础入门到进入初级阶段时,都会有一个“平台期”,让人感觉进步缓慢。但这本书通过引入一些稍微复杂的节奏型和跨把位练习,成功地帮助我度过了那个瓶颈期。配件的录音质量也值得称赞,清晰度极高,没有背景杂音,即便是用普通耳机也能听清每一个细节的处理,这对于后期模仿和自我纠错至关重要。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考级曲目辅导”类的书籍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会过于死板和应试化,学习过程可能会变得枯燥乏味,失去了音乐的乐趣。但实际翻阅后,我的看法彻底改变了。这套教材巧妙地平衡了“应试技巧”和“音乐表现力”之间的关系。它不仅仅教你如何把音符弹对,更深入地探讨了乐曲的情感表达。比如,在分析某一首小奏鸣曲时,它会引导读者去思考“哪个部分是高潮,应该如何运用渐强和渐弱来烘托气氛”,甚至会提示不同音色(如弦乐、管乐)在表现同一旋律时应采取的力度差异。这种注重“音乐性”的教学,让我的练习不再只是机械地重复手指动作,而是开始尝试用音乐的语言去“说话”。我的演奏听起来一下子生动立体了不少,朋友们都说我最近的琴声更有感染力了。这套书成功地把“学习”和“享受音乐”结合了起来,功不可没。
评分我最欣赏的地方在于其对于“工具性”的补充说明。很多时候,我们买了教材,但不知道如何选择和使用电子琴本身的功能。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到位。它专门开辟了一小节,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曲目的风格,合理地设置和声织体、选择合适的节奏型预设(Pattern)以及调整音色(Voice)。例如,在练习一首古典风格的曲目时,它建议切换到类似钢琴或羽管键琴的音色,并调低自动低音声部的复杂度,以突出旋律的清晰度;而在练习民族风格的片段时,则推荐使用更具穿透力的音色并增加一些装饰音的使用。这些实用的“幕后知识”让学习者能够真正驾驭电子琴这一乐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弹奏预设曲目的层面。这使得学习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更广阔的音乐实践中,极大地提升了这套辅导材料的实用价值和深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