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微波遥感农业应用研究--水稻生长监测
定价:59.00元
作者:陈劲松,林珲,邵芸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9-01
ISBN:9787030288196
字数:
页码:21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40kg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微波遥感应用研究的经验,基于大量**手实验数据,围绕用微波遥感监测水稻生长这一主题,介绍了微波遥感对水稻生长监测的原理、数据获取、处理方法和系统设计,并有预见性地提出了微波遥感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前景。
内容提要
合成孔径雷达系统的全天时、全天候成像能力使它成为多云多雨天气地区重要的遥感数据源。本书在分析水稻微波时域散射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了雷达系统参数,包括波长、极化、入射角、分辨率等对水稻及其共生植被后向散射特征的影响;研究了利用多时相、多极化RADARSAT数据和ENVISAT ASAR数据监测水稻长势与产量预测的方法,为雷达遥感技术用于水稻的长势监测和产量预报提供了一套运行性系统建设的方案,并对雷达遥感农业应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可供从事农业遥感监测研究、微波遥感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视野。在研究水稻生长监测的替代方法时,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立刻被它所吸引。作者在前言中提到,微波遥感具有穿透云层、全天候工作的优势,这对于水稻生长监测至关重要,因为水稻种植区往往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云雨天气频繁。书中详细介绍了微波遥感技术在反演水稻叶面积指数、植被含水量、叶片温度等关键生长因子上的应用。我特别对书中关于如何利用不同极化SAR数据来区分不同水稻生长阶段的论述很感兴趣。例如,书中提到某些极化散射机制与水稻的蓬松度和叶片取向密切相关,而这些又直接反映了水稻的生长状况。此外,书中还对微波遥感在预测水稻产量、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这让我看到了微波遥感技术在智慧农业领域巨大的发展潜力。这本书的逻辑清晰,层次分明,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读者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评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写作风格,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科学探索的魅力。作者在阐述微波遥感基本原理时,没有回避数学公式,但同时又辅以大量的示意图和实验数据,让那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象化,更容易被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不同微波频段对水稻冠层信息敏感度的分析,作者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可视化,清晰地展示了X波段、C波段、L波段等在捕捉植被含水量、生物量等关键生长指标时的差异。这些细节的处理,使得原本可能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启发性。此外,书中对于水稻生长不同阶段的特征提取和模型构建,也做得非常细致。例如,在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等关键时期,微波信号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作者都给出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监测模型。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也展现了他们对农业生产实践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广度都让我印象深刻。在理论方面,作者对于微波遥感模型的发展历程和最新进展都有所涉及,能够看到研究的脉络和前沿方向。尤其是在讨论地表散射模型和植被指数构建时,引用的参考文献非常多,足以证明其研究的严谨性。而在实践应用层面,这本书更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书中对不同区域、不同年份的水稻生长监测案例进行了详细剖析,包括数据的获取、预处理、模型验证以及最终的监测结果解读。我特别关注了其中一个关于利用Sentinel-1数据进行大范围水稻产量估算的案例,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SAR影像的时序变化来反演水稻的生长状况,并与实测产量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出较高的精度。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增强了这本书的实用性,也为我将来进行类似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微波遥感农业应用研究--水稻生长监测》,ISBN是9787030288196,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很朴实,一看就知道是学术专著。拿到手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这种实体书的触感是我在电子阅读器上永远体会不到的。翻开第一页,扉页上的“微波遥感农业应用研究——水稻生长监测”几个字端庄有力,后面紧跟着作者信息和出版社名称,一切都显得那么严谨。目录部分更是详尽,将全书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清晰的划分,从基础理论的介绍,到具体的模型构建,再到案例分析,层层递进,让人对全书的脉络一目了然。我尤其关注到其中关于微波遥感原理的章节,虽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作者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图示,将电磁波与地表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描绘得清晰起来,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扎实,结构合理,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微波遥感在水稻生长监测领域应用的读者来说,它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微波遥感技术在现代农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这本书恰恰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作者在书中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微波遥感探测水稻生长环境的原理,包括土壤湿度、植被覆盖度、生物量等关键参数的获取方法。对于我这个对遥感知识了解不多的人来说,书中对SAR(合成孔径雷达)数据特性和数据处理流程的讲解,让我对这种“看不见”的探测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例如,书中对极化信息、相干性等概念的解释,以及不同算法在水稻监测中的应用,都让我受益匪浅。此外,作者还对如何克服云雨天气对光学遥感的影响,以及微波遥感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下水稻灾情监测的潜力进行了探讨,这对于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介绍了“是什么”,更阐述了“为什么”和“怎么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