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德性主义抑或事功主义——朱熹、陈亮“王霸义利”之争及其政治思想史意义
定价:52.00元
作者:罗雪飞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192206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道”是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中所涉及的*为重要的词。大体而言,儒家内部对“道”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德性主义的解释,将“道”本身及其实践视为道德理想主义;二是事功主义的解释,以现实主义的眼光看待“道”在历史和现实政治中的展开。这种认知上的差异基本上是围绕王霸义利问题而展开的,实质上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解决国家治理问题和安顿政治合法性的不同路径选择。南宋孝宗淳熙年间,道学的朱熹和事功之学的杰出代表陈亮之间围绕三代和汉唐的王霸义利的争论,就是两种解释正面交锋的突出事例。本书试图通过对朱陈之争的思想史资源以及历史语境的挖掘,在全面梳理其所争内容的基础上,探讨其在政治思想史上的实质性意义、有限性意义与典范性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朱熹和陈亮的“王霸义利”之争,绝非简单的学术口舌之争,而是触及了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根基。书中对于朱熹“义”的内涵,特别是其“天理”的阐释,以及陈亮“事功”的实践精神,都进行了非常详尽的剖析。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朱熹“德性主义”的解读,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深入探究其如何与政治实践相结合,如何影响了宋朝的选官制度和国家治理。同样,陈亮“事功主义”的论述,书中也赋予了其更丰富的时代背景,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陈亮对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急切呼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没有简单地站队任何一方,而是以一种客观、严谨的态度,呈现了双方思想的精髓,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通过阅读,我开始重新认识“义”与“利”在中国传统政治中的辩证关系,理解了为何“重义轻利”成为了一种政治文化,又为何“富国强兵”的呼声从未间断。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有了更为立体和深刻的认识,它教会我如何去理解和分析复杂的思想体系,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捕捉关键的脉络。
评分这本《德性主义抑或事功主义——朱熹、陈亮“王霸义利”之争及其政治思想史意义》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了,直指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巨头,朱熹与陈亮,以及他们关于“王霸义利”的深刻辩论。一拿到书,我就被它厚重的学术气息所吸引,仿佛能闻到纸张中蕴含的千年智慧。我一直对宋明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朱熹集大成者的地位,以及他“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总是让我思考良多。而陈亮作为阳明学之前的重要一位,他的事功学说,以及对朱熹理论的挑战,更是我一直想要深入了解的。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去探究这场思想交锋的来龙去脉,去理解他们各自的理论体系是如何构建的,又为何会产生如此尖锐的对立。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梳理这场辩论的史料,分析双方的论证逻辑,以及最终这场争论对后世中国政治思想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关乎哲学思辨,更关乎一个王朝的政治走向,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其历史意义,绝不可小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这背后更宏大的图景,让我能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这段波澜壮阔的思想史。
评分这本书的论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让我逐渐深入理解朱熹与陈亮关于“王霸义利”的争论。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史料,而是通过对双方思想的深入剖析,揭示了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如何在理想的政治道德与现实的政治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书中对朱熹“德性主义”的阐释,让我看到了他试图建立一种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秩序,而陈亮的“事功主义”则是在强调现实的政治效能。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这场争论对后世政治思想史意义的探讨,作者指出了这场争论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如何塑造了中国士人的政治观念。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思想。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思想的窗口,更让我们思考如何在当下理解和运用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将朱熹与陈亮的思想论辩置于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这让我对他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作者不仅梳理了“王霸义利”之争的具体过程,还深入探讨了这场争论背后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因素。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朱熹“王霸”思想的分析感到震撼,书中展现了他如何在维护宋朝统治合法性的同时,也为后世的政治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而陈亮的“事功”理论,在作者的笔下,则不再仅仅是空泛的口号,而是与具体的军事战略、经济改革紧密相连。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回避这场争论的复杂性,也不回避朱熹和陈亮思想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而是力求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学术图景。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以往的简单认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那些看似遥远的理论,是如何与现实政治息息相关的。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历史思想演变的独特视角,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政治的逻辑和运行机制。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于“王霸义利”的理解还比较模糊,总觉得“义”和“利”似乎是完全对立的概念。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作者通过对朱熹“德性主义”和陈亮“事功主义”的深刻解读,让我看到了“义”与“利”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复杂而辩证的关系。书中对朱熹“存天理”的论述,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政治实践,让我对“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同时,陈亮“事功”的理论,也让我看到了“利”并非洪水猛兽,而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能够将抽象的哲学思辨与具体的政治实践相结合,让我们看到这些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作用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把握,以及对人物思想的精准刻画,这些都让这本书读起来既有学术深度,又不失趣味性。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