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书名 | 号角IV-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 | ||
| 作者 | 唐思(Reichsrommel),谢亮(孤单是永恒) | ||
| 定价 | 128.0元 | ||
| ISBN号 | 9787510708701 | ||
| 出版社 | 中长安出版社 | ||
| 出版日期 | 2015-03-01 | ||
| 版次 | 1 | ||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 重量:0.4 | |
| 版次:1 | 字数: | 页码: | |
| 插图 | |
| 朝鲜勋奖章的佩戴方法 朝鲜勋奖章的佩戴方法非常严格,在不同的制服上面有不同的佩戴方法: 1. 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1)左胸前:奖章、纪念章从左翻领脖子头横眼开始,向斜下方依次排列,章的中心与翻领边缘相距为4厘米; 2)右胸前:勋章两枚者,枚章的中心与右翻领脖子头横眼取齐,第二枚向斜下方排列;一枚者应挂在右翻领脖头中间的位置上;三枚以上者则按照位置依次佩带。 2. 常服(含陆、海、空尉官以下的礼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办法。 左胸前:应从上衣的扣左侧边缘2厘米处,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绶带的上缘应与上衣扣下缘取齐。在排列方法上,三枚以下者应排列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列成二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应取齐。 右胸前: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距上衣扣的下缘1厘米,行勋章不得超过二枚,其余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3. 水兵服上衣勋章、奖章、纪念章的佩戴方法。 左胸前:有绶带的章应在领口下角左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上缘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以下者排成一行,四枚或四枚以上者排成两行及三行,每行章的上缘要取齐,下一行不足三枚者(含佩戴人共有三枚以下者)应排列于左胸前的中间位置上,不得偏左或偏右。没有绶带的背面装有螺扣或别针的章,则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下的中间位置上。 右胸前:应在领口下角右侧3厘米外,按从右向左的顺序排列,章的中心应与领口下角取齐,三枚或三枚以上者,应在行的下面排列第二行,没有绶带的章应排列于有绶带的章之上,其他均与左胸前的佩戴方法相同。 4. 平时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只在常服上佩戴勋章奖章略表,按等级的大小,从右向左在左胸前上衣袋的上方1厘米处排列整齐。 5. 凡着工作服的(如飞行员、坦克乘员、伞兵、汽车司机等人员)一律不佩戴勋章、奖章、纪念章和勋章奖章的略表。 6. 佩戴时外勋章应按等级的大小佩戴于授予的勋章下面,佩戴时应注意将没有绶带的章排列于有绶带的章的上面。 ——摘自《旗映半岛:朝鲜旗勋章》
|
| 目录 | |
| 内容提要 | |
| 本书是以徽章、制服为主题的《号角》系列读物第四册,以向中收藏者传递际收藏文化资讯,并向世界展示中在制服徽章收藏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宗旨,秉承专业、系统、全面又不失趣味性的编撰理念,收录世界各近现代各类徽章制服及其发展历史。该书凝注创作团队的精细考证,接受多专顾问的严格把关,得到了五大拍卖行、商的大力协助! |
| 编辑推荐 | |
| 华文世界军事制服徽章专题品牌“号角”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了向中收藏者传递际收藏文化资讯,并向世界展示中在制服徽章收藏领域的研究成果的使命。本书主编,即该领域两位泰斗级人物——唐思(reichsrommel)、谢亮(孤单是永恒)更是为弘扬勋章制服文化、促进际交流而四处奔走,并邀约同领域的众多爱好者们分享所学所藏,将所有蒐料编撰成册,其中*享有盛誉、集大成者便是这套《号角: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如今,这系列读物的读者已经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这套图书与书中所介绍的勋章、制服一起,成为广大收藏爱好者的珍品。 《号角Ⅳ: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依然保持其专业研究、通俗行文、实拍真图的编撰特色,际顾问把关,际拍卖行及私人藏实拍供图。自第二卷起推出豪华版套装,内含精装书1册与珍藏铁盒装复刻勋章1枚,本卷所附为复刻德铁十字勋章(2008版)。图书为精装锁线装帧,厚重质感,全彩铜版印刷。 |
| 作者介绍 | |
| 唐思(reichsrommel):制服徽章文化研究者,《号角》创始人及主编,曾主编《深度战争》,主要作品《德空军制服徽章鉴赏》、《德陆军制服徽章鉴赏》、《SS制服徽章鉴赏》、《二战苏德图说》及多篇有关世界勋赏文化的文章。 谢亮(孤单是永恒):《号角》和《深度战争》副主编,主要作品包括《德陆军制服徽章鉴赏》、《德橡树叶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传记》及有关苏联、民主德勋赏的文章。 |
| 序言 | |
| 前言:制服徽章收藏不应过分强调经济价值 中有句老话,叫做“成物不毁”。很浅显地说明,凡面世的物件自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很受大青睐的徽章,亦是如此。 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徽章,始于清末的“双龙宝星”,此前清同治二年三月(1863年5月)曾制颁过金宝星和银质功牌,但仍脱不了中传统的模式。自此开始,徽章伴随百年华夏,历尽沧桑和战火。这众多的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能够流世至今,让我们得以睹物追旧,其中饱含了收藏、文博、史学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勤勉努力。当是一大幸事。 应当看到,自“双龙宝星”出现后,又经清宣统、民南京临时、北京、南京民,制发和颁授的一系列勋章、奖章和纪念章……一直是荣誉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它们是作为、、军队和其他组织向有功人员及对、社会做出突出贡献人士进行表彰、奖励的荣誉标识,以这目出现的。新中成立后,以徽章颁授为主体的奖励制度虽有所淡化,但在建后一个阶段,仍保持了良好的延续性和势头。那么,这些历经数十载,终流于我辈手中之徽章,其价值究竟何在呢? 当前有种流行的趋势和做法,大凡物品之价值是要用货币来衡量的。比如一些无形的资产如品牌、商标被估成一个天文货币数字,一些价值本不应量化的物品如艺术品,也商品化地走上拍卖会……这是现代社会发展及市场不断推动的结果。抛开褒贬不谈,长此以往,皆“货币化”,“经济价值”将成的衡量标尺。 行文至此,需稍作解释。何谓“经济价值”?它指的是事物对于人和社会在经济上的意义。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要实现经济价值,该物须成为“商品”,并遵循商品价值规律完成交易。用这个标准衡量,我们发现,对徽章是不适用的。论及原因,简而言之,徽章是精神维度的典型物化体之一,其颁发之时不是商品,不可用货币衡量。 重精神激励,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以徽章为奖励和荣誉的承载物,亦是际通例。拿近现代史上数量多的军事类徽章来说,其颁发的动因是调动兵士的精神力量,来弥补等其他因素的不足。军事理论认为,战斗的胜负取决于战斗力,战斗力则取决于人、以及人与的结合。因此,大限度发挥战争中“人”这一集合了人力、人心、体力和智慧的统一体的作用,历来是军事和指挥官们挖空心思琢磨的头等大事。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过:“物质的原因和结果不过是柄,精神的原因和结果才是贵重的金属,才是真正的锋利的刃。”他们终找到的挖掘人精神资源的秘诀,竟然是给兵士们胸前挂上一枚又一枚的勋章、奖章,以此激发他们冲锋陷阵,“为荣誉而战”,去夺取胜利。 中的奖励制度自古有之,夏商时期曾广泛运用加爵、赐姓、封地等方式鼓舞士气。到清末,清廷被迫“与际接轨”引入勋章制度后,实质上是用西方的“舶来品”替代了赐黄袍马卦、顶戴花翎的奖励旧制。但其作为精神层面赏赐的特点并未改变。徽章只是成了荣誉的新载体和奖励、酬庸的新凭证而己。 诚然,徽章制作本身是有成本的。比如1929年民为筹备孙中山葬礼,奉安委员会议定由印铸局制发了15000枚“奉安证章”,按支出账目明细,共花费5544元。奉安委员会并确定“5月25日遂将所制证章……并封一袋,派总务组主任干事在民内分发各参加人员及代表等人各一袋,俾得佩诵,以参大典”。可见,这枚证章的制作虽产生了费用,却由库“埋单”,证章则是向来宾、代表一一免费赠予的。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动摇勋、奖章“之名器”的地位,许多勋奖章和颁授条例都严令禁止将勋章、奖章等作为商品流通。如1938年民颁布的《陆海空军勋赏条例》中规定:“勋章、勋不得转让他们或抵借财物,违者除将勋章、勋追缴注销外,并科以相当之处分。”1955年全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授予中人民在中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中也明确规定:“出卖或者勋章、奖章及其证书给他人者”,依法予以惩处。 当然,为了进一步奖励受颁者,一些勋奖章条例会作出规定,在授予相关徽章的的同时,赋予受颁者特权(如出席典礼)、或使其获得的经济利益(如获得年俸等)。但这是与获得勋奖章并行的待遇,并不能佐证徽章本身具有了“经济价值”。 不可否认,那些老勋章、奖章和纪念章……退出特定历史环境和舞台后,它们的本源功能和价值开始淡出,适时凸显了其他价值。如作为历史事件和功勋的见证,有了很强的文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对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背景的折射,使其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身设计之美与内容的有机融合,吸引了人们艺术鉴赏之眼光……换言之,现代社会中的历史徽章已兼具了多元化的功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和研究。 同时,随着收藏市场的日趋活跃和交易渠道的扩展,徽章也产生了较高的经济价值,具备了交易功能和投资功能等。须明确,当徽章这种承载荣誉的物化体,异化成可用金钱衡量的时候,如果不冷静、审慎待之,过分追求经济价值,逐渐悖离其本来的正向意义和收藏、研究主旨。此舍本逐末之举,不可不察、不可不防也! 孟中洋 2015年1月 |
当我拿到《号角IV-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这本书时,就被它非凡的气质所吸引。唐思(Reichsrommel)和谢亮(孤单是永恒)的作品,仿佛是历史的信使,通过一枚枚精美的徽章,向我们传递着来自过去的声音。这本书的每一个页面都充满了惊喜,从那些细腻的线条到别致的色彩搭配,无不展现出制服徽章艺术的独特魅力。我常常沉浸其中,想象着这些徽章曾经被佩戴在何等庄严的场合,又见证了多少重要的历史时刻。它让我看到,一件件小小的工艺品,如何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精神的象征,如何凝聚着无数人的情感与记忆。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赞叹,它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是一部关于历史、艺术与文化的百科全书,能够激发读者无尽的思考和联想。
评分作为一名对历史视觉文化充满好奇的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深入挖掘“制服徽章”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书籍。《号角IV-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恰好填补了我心中的空白。唐思(Reichsrommel)和谢亮(孤单是永恒)以其专业的视角和严谨的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场视觉盛宴。这本书不仅仅是冰冷的历史物件的堆砌,更是一次情感的唤醒。我被那些精美的图案、考究的工艺所深深吸引,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那个时代特有的激情与荣耀。它让我意识到,一枚小小的徽章,竟然能够承载如此厚重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无论是其象征意义,还是其艺术价值,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这本书不仅是收藏家们的宝藏,也为所有对历史、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解读那些曾经的辉煌与传奇。
评分我带着一种近乎朝圣般的心情打开了《号角IV-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这本书所展现的,远不止是简单的图案集合,而是一场关于身份、荣耀、归属以及时代变迁的视觉盛宴。唐思(Reichsrommel)与谢亮(孤单是永恒)联袂呈现的,是一部凝聚了心血与考究的艺术史诗。我尤其着迷于那些细微之处,比如金属的光泽如何捕捉了阳光下的英勇,珐琅的色彩如何在沉寂中诉说着传奇。每一枚徽章,都是一个小小的宇宙,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它让我深切感受到,这些“微小”的艺术品,是如何成为历史洪流中不可磨灭的符号,它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也承载着无数个体的命运。这本书的编排也十分精妙,既有宏观的梳理,又不乏微观的解构,让人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对历史背景产生更深的理解。读这本书,就像在与历史对话,与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进行跨时空的交流。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唐思(Reichsrommel)与谢亮(孤单是永恒)以其非凡的眼光,搜罗并呈现了世界范围内极具代表性的制服徽章。我惊叹于这些徽章的精湛工艺,更被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历史底蕴所打动。每一枚徽章,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它们承载着荣耀、忠诚、信念,也记录着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翻阅这本书,就像穿越时空,与历史的脉搏同频共振。它让我深刻理解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历史的见证和情感的载体。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物理形态,它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些曾经辉煌的时代,并从中汲取力量与智慧。
评分号角IV-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 唐思(Reichsrommel),谢亮(孤单是永恒) 这本书就像一本厚重的时光胶囊,里面封存着历史的碎片,而那些碎片,被精心打磨成一件件精美的徽章艺术。光是翻阅,就仿佛能听到战鼓雷鸣,看到身着制服的战士们挺立的身影。唐思(Reichsrommel)和谢亮(孤单是永恒)的名字,如同两道交织的光束,照亮了这段艺术史的幽深之处。我一直对军事历史和相关的视觉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展示徽章,更像是通过徽章这个载体,讲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军队文化、政治理念,甚至可以说是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每一枚徽章的图案、材质、工艺,都凝聚着设计师的心血和时代的印记。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也堪称艺术品,纸张的质感、印刷的精美,都让人爱不释手。即使我不是专业的徽章收藏家,也完全会被这本书所散发出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魅力所吸引。它让我开始思考,那些看似微小的金属片,是如何承载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情感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