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
:49.90元
作者:(美)高普尼克,杨彦捷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21306183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几乎没有人能记得自己做小婴儿时的感觉,但本书能让我们重新记起曾经遗忘的回忆。 儿童的知识和想象从何而来,事实上,儿童的假装游戏与成人用文学作品描绘的虚构世界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小婴儿像科学家一样会做统计学,也具有共情能力,他们看似懵懵懂懂,但他们的确能理解作为“人”意味着什么。 童年是否能塑造我们此后的人生?遗传基因与后天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你”成为现在的“你”。 **本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著作。 湛庐文化出品。 更多好书尽在湛庐文化专卖店
内容提要
对大部分人来说,怀孕生子是人生中很深刻、强烈、奇妙的经验。一个新生命诞生了,他有着澄澈的双眸,胖嘟嘟的小手和看似神秘的大脑思维。
小宝宝有同理心吗?有思考能力吗?在还没学会阅读与数学之前,他们如何得知关于道德的复杂事理呢?童年是人生至关重要的成长阶段,但我们对那个阶段所知的实在太少了,而许多时候甚至忽略了它!
人何以为人?一个小婴儿着迷似地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全心投入地玩着假装游戏可能解释了我们如何想象未来,甚至是如何写出一本书,如何发明日新月异的科技。
这本书与汗牛充栋的“育儿宝典”*的不同,就是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角,从一种崭新的角度去欣赏童年的丰富性与重要性。
目录
引言 毛毛虫和蝴蝶
部分 宝宝是如何想象和学习的
澄清的双眸,胖嘟嘟的小手,大大的脑袋,这就是可爱而又神秘的宝宝。就算是小的婴儿对于世界的运转也有很多认识,而蹒跚学步的幼儿则全心投入地创造一个疯狂的假装世界,而这可能解释了我们是如何想象未来和创造发明的。
Chapter 01 可能的世界
孩子们为何要假装?
Chapter 02 假想的同伴
虚构的内容怎样阐明真理?
Chapter 03 逃离柏拉图的“洞穴”
儿童、科学家、计算机如何发现真理
第二部分 宝宝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如果说成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聚光灯,那么小婴儿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像是能照亮四周的灯笼。婴儿并不会仅仅体验着周围世界的某个地方,相反,他们同时生动地体验着所有事物。宝宝们就像佛陀一样,也是身在斗室心在四野的旅行者。他们在意识的池塘中自在地戏水,而不是沿着奔涌的意识之流奋勇前进。
Chapter 04 做小婴儿是什么感觉?
意识与注意
Chapter 05 我是谁?
自我、记忆与逐渐涌现的意识之流
第三部分 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
宝宝并不像我们曾认为的那样,是无涉道德的生物。一个婴儿深情凝视母亲的脸庞,可能奠定了人类“爱”与“道德”的基础。儿童对父母的影响,等同于父母对他们的影响。我们的成长不仅仅由基因或者母亲所决定,相反,童年的经验指示着我们创造自己的生活道路。
Chapter 06 赫拉克利特的河流与罗马尼亚的孤儿
早期的经验如何塑造此后的人生?
Chapter 07 学习爱
依恋与身份认同
Chapter 08 爱与法律
道德的起源
尾声
婴儿与人生意义
致谢
译者后记
注释
作者介绍
艾莉森高普尼克(Alison Gopnik)
儿童学习和发展研究的,首位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
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系教授及哲学系客座教授,美国心理学会会员,曾荣获加州理工学院摩尔杰出学者奖学金。
心理理论创始人之一,位受邀在美国心理学会开设讲座的儿童心理学家。曾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美国心理协会、美国哲学学会及诸多儿童福利机构发表儿童心理理论的演讲。
代表作《摇篮里的科学家》(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以及《宝宝也是哲学家》广受好评,其中《宝宝也是哲学家》被迪士尼旗下BABBLE网站誉为“50本*育儿书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评论散见于《纽约时报》、《卫报》、《科学人》等各大媒体。
文摘
序言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个比较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长,从早教班到各种兴趣班,几乎把市面上能找到的“好”资源都给孩子安排上了。但是,自从读了《宝宝也是哲学家》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我可能一直都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学习和思考,并不一定需要刻意的安排和系统的课程,很多时候,就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藏在宝宝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里。比如,书中提到宝宝会对光影的变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因为一个简单的物体而思考“为什么会这样?”。这让我想起我女儿最近迷上追逐阳台上的光斑,小小的手指不停地去触碰,脸上充满了求知欲。以前我只会觉得那是小孩子的天性,是无聊的表现,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这其实是她在进行最原始的物理实验,是她在探索光学的奥秘。这本书教会我,不要去限制宝宝的探索,而是要鼓励他们去观察,去提问,去思考,去发现他们自己世界的“惊奇”。
评分这本《宝宝也是哲学家》的封面设计实在太吸引人了!柔和的色彩搭配上宝宝纯真的眼神,让我一下子就觉得充满了温暖和好奇。我本身就对育儿教育很感兴趣,经常会关注一些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书籍,但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都侧重于认知能力、语言能力或者社交技能的培养,而这本书的书名却让我眼前一亮。它提出的“宝宝也是哲学家”,一下子就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我总觉得,孩子身上有很多我们大人容易忽略的天赋,他们看待世界的角度是多么的独特和纯粹。这本书会不会帮助我发现并引导孩子身上这种宝贵的“哲学思考”能力呢?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不仅仅是教会孩子知识,更是帮助他们建立独立思考的根基,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这本书的出现,仿佛在告诉我,育儿不仅仅是喂养和教育,更是一种心灵的陪伴和智慧的启迪。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更深刻地理解宝宝的心灵世界,去发现他们那些惊为天人的“哲学发现”。
评分我拿到这本《宝宝也是哲学家》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种既期待又有点忐忑的心情。期待是因为“宝宝也是哲学家”这个概念太新颖了,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忐忑,则是因为我担心这本书会不会过于理论化,离我这个实际带娃的家长有点远。然而,当我翻开第一页,阅读了一段关于宝宝观察蚂蚁的文字后,我的顾虑顿时烟消云散了。作者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宝宝是如何带着一脸的专注,好奇地观察着蚂蚁的行进路线,甚至试图去模仿它们的动作。我当时脑海里就浮现出我家宝宝坐在地板上,一脸认真地盯着一只小虫子,仿佛在进行一场深刻的科学研究的画面。这种将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场景,上升到“哲学思考”的高度,真的让我耳目一新。这本书并没有用复杂的学术术语,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宝宝内在的探索欲和学习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的宝宝身上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潜力,而我的责任,就是去发现并呵护这份宝贵的潜能,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哲学”这两个字总有一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觉得那是成年人才能触及的高深领域。但《宝宝也是哲学家》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巧妙的方式,将这个概念拉近了我,也拉近了我的宝宝。它并没有强迫宝宝去理解那些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观察和解读宝宝的行为,来展现他们内在的“哲学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描述宝宝如何通过触摸、咀嚼、甚至摔打来感知和认识世界。这不就是一种最直接的“经验主义”吗?宝宝用自己的身体去丈量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质。这让我反思,我们大人是不是太过于依赖书本和二手信息,而忽略了最直接的感官体验?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宝宝身上那种纯粹的学习动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生俱来的,是多么的宝贵。它鼓励我去倾听宝宝内心的声音,去理解他们那些看似无厘头的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深刻的思考。
评分在读《宝宝也是哲学家》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带孩子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考上一个好大学。而这本书,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一直以来被忽略的部分。它不仅仅是一本育儿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启迪。书中关于宝宝如何从一件小事中发现“因果关系”,如何通过反复的尝试来理解“试错”的重要性,都让我深受启发。我突然意识到,培养一个孩子,不仅仅是教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面对挑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宝宝身上那种未经雕琢的天赋,那种对世界永无止境的好奇心,那种勇于探索和尝试的精神。这些品质,远比那些冰冷的考试分数更加重要。它让我明白,成为一个“哲学家”并非遥不可及,每个宝宝身上都蕴藏着成为小小哲学家的潜力,而我的任务,就是去发掘和滋养这份潜力,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惊奇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