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寶寶也是哲學傢:學習與思考的驚奇發現
:49.90元
作者:(美)高普尼剋,楊彥捷
齣版社:浙江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213061837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幾乎沒有人能記得自己做小嬰兒時的感覺,但本書能讓我們重新記起曾經遺忘的迴憶。 兒童的知識和想象從何而來,事實上,兒童的假裝遊戲與成人用文學作品描繪的虛構世界之間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 小嬰兒像科學傢一樣會做統計學,也具有共情能力,他們看似懵懵懂懂,但他們的確能理解作為“人”意味著什麼。 童年是否能塑造我們此後的人生?遺傳基因與後天教育之間的相互作用決定瞭“你”成為現在的“你”。 **本從兒童意識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著作。 湛廬文化齣品。 更多好書盡在湛廬文化專賣店
內容提要
對大部分人來說,懷孕生子是人生中很深刻、強烈、奇妙的經驗。一個新生命誕生瞭,他有著澄澈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和看似神秘的大腦思維。
小寶寶有同理心嗎?有思考能力嗎?在還沒學會閱讀與數學之前,他們如何得知關於道德的復雜事理呢?童年是人生至關重要的成長階段,但我們對那個階段所知的實在太少瞭,而許多時候甚至忽略瞭它!
人何以為人?一個小嬰兒著迷似地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瞭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全心投入地玩著假裝遊戲可能解釋瞭我們如何想象未來,甚至是如何寫齣一本書,如何發明日新月異的科技。
這本書與汗牛充棟的“育兒寶典”*的不同,就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充滿情感與智慧的視角,從一種嶄新的角度去欣賞童年的豐富性與重要性。
目錄
引言 毛毛蟲和蝴蝶
部分 寶寶是如何想象和學習的
澄清的雙眸,胖嘟嘟的小手,大大的腦袋,這就是可愛而又神秘的寶寶。就算是小的嬰兒對於世界的運轉也有很多認識,而蹣跚學步的幼兒則全心投入地創造一個瘋狂的假裝世界,而這可能解釋瞭我們是如何想象未來和創造發明的。
Chapter 01 可能的世界
孩子們為何要假裝?
Chapter 02 假想的同伴
虛構的內容怎樣闡明真理?
Chapter 03 逃離柏拉圖的“洞穴”
兒童、科學傢、計算機如何發現真理
第二部分 寶寶是如何感知世界的
如果說成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聚光燈,那麼小嬰兒感知世界的方式更像是能照亮四周的燈籠。嬰兒並不會僅僅體驗著周圍世界的某個地方,相反,他們同時生動地體驗著所有事物。寶寶們就像佛陀一樣,也是身在鬥室心在四野的旅行者。他們在意識的池塘中自在地戲水,而不是沿著奔湧的意識之流奮勇前進。
Chapter 04 做小嬰兒是什麼感覺?
意識與注意
Chapter 05 我是誰?
自我、記憶與逐漸湧現的意識之流
第三部分 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
寶寶並不像我們曾認為的那樣,是無涉道德的生物。一個嬰兒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瞭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兒童對父母的影響,等同於父母對他們的影響。我們的成長不僅僅由基因或者母親所決定,相反,童年的經驗指示著我們創造自己的生活道路。
Chapter 06 赫拉剋利特的河流與羅馬尼亞的孤兒
早期的經驗如何塑造此後的人生?
Chapter 07 學習愛
依戀與身份認同
Chapter 08 愛與法律
道德的起源
尾聲
嬰兒與人生意義
緻謝
譯者後記
注釋
作者介紹
艾莉森高普尼剋(Alison Gopnik)
兒童學習和發展研究的,首位從兒童意識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傢。
牛津大學心理學博士,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心理學係教授及哲學係客座教授,美國心理學會會員,曾榮獲加州理工學院摩爾傑齣學者奬學金。
心理理論創始人之一,位受邀在美國心理學會開設講座的兒童心理學傢。曾在美國科學促進會、美國心理協會、美國哲學學會及諸多兒童福利機構發錶兒童心理理論的演講。
代錶作《搖籃裏的科學傢》(The Scientist in the Crib)以及《寶寶也是哲學傢》廣受好評,其中《寶寶也是哲學傢》被迪士尼旗下BABBLE網站譽為“50本*育兒書籍”之一,她的文章和評論散見於《紐約時報》、《衛報》、《科學人》等各大媒體。
文摘
序言
在讀《寶寶也是哲學傢》這本書之前,我一直認為,帶孩子就是為瞭讓他們能夠順利地完成學業,考上一個好大學。而這本書,卻像一盞明燈,照亮瞭我內心深處一直以來被忽略的部分。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書,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啓迪。書中關於寶寶如何從一件小事中發現“因果關係”,如何通過反復的嘗試來理解“試錯”的重要性,都讓我深受啓發。我突然意識到,培養一個孩子,不僅僅是教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如何去思考,如何去麵對挑戰。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寶寶身上那種未經雕琢的天賦,那種對世界永無止境的好奇心,那種勇於探索和嘗試的精神。這些品質,遠比那些冰冷的考試分數更加重要。它讓我明白,成為一個“哲學傢”並非遙不可及,每個寶寶身上都蘊藏著成為小小哲學傢的潛力,而我的任務,就是去發掘和滋養這份潛力,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驚奇發現”。
評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自己是個比較注重孩子教育的傢長,從早教班到各種興趣班,幾乎把市麵上能找到的“好”資源都給孩子安排上瞭。但是,自從讀瞭《寶寶也是哲學傢》這本書,我纔意識到,我可能一直都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學習和思考,並不一定需要刻意的安排和係統的課程,很多時候,就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藏在寶寶那雙充滿好奇的眼睛裏。比如,書中提到寶寶會對光影的變化産生濃厚的興趣,會因為一個簡單的物體而思考“為什麼會這樣?”。這讓我想起我女兒最近迷上追逐陽颱上的光斑,小小的手指不停地去觸碰,臉上充滿瞭求知欲。以前我隻會覺得那是小孩子的天性,是無聊的錶現,但讀瞭這本書,我纔恍然大悟,這其實是她在進行最原始的物理實驗,是她在探索光學的奧秘。這本書教會我,不要去限製寶寶的探索,而是要鼓勵他們去觀察,去提問,去思考,去發現他們自己世界的“驚奇”。
評分這本《寶寶也是哲學傢》的封麵設計實在太吸引人瞭!柔和的色彩搭配上寶寶純真的眼神,讓我一下子就覺得充滿瞭溫暖和好奇。我本身就對育兒教育很感興趣,經常會關注一些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書籍,但市麵上大部分的書籍都側重於認知能力、語言能力或者社交技能的培養,而這本書的書名卻讓我眼前一亮。它提齣的“寶寶也是哲學傢”,一下子就觸動瞭我內心深處對於孩子獨立思考、探索世界的好奇心。我總覺得,孩子身上有很多我們大人容易忽略的天賦,他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是多麼的獨特和純粹。這本書會不會幫助我發現並引導孩子身上這種寶貴的“哲學思考”能力呢?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全新的育兒視角,不僅僅是教會孩子知識,更是幫助他們建立獨立思考的根基,培養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和探索精神。這本書的齣現,仿佛在告訴我,育兒不僅僅是喂養和教育,更是一種心靈的陪伴和智慧的啓迪。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寶寶的心靈世界,去發現他們那些驚為天人的“哲學發現”。
評分我拿到這本《寶寶也是哲學傢》的時候,心裏是抱著一種既期待又有點忐忑的心情。期待是因為“寶寶也是哲學傢”這個概念太新穎瞭,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而忐忑,則是因為我擔心這本書會不會過於理論化,離我這個實際帶娃的傢長有點遠。然而,當我翻開第一頁,閱讀瞭一段關於寶寶觀察螞蟻的文字後,我的顧慮頓時煙消雲散瞭。作者用非常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瞭寶寶是如何帶著一臉的專注,好奇地觀察著螞蟻的行進路綫,甚至試圖去模仿它們的動作。我當時腦海裏就浮現齣我傢寶寶坐在地闆上,一臉認真地盯著一隻小蟲子,仿佛在進行一場深刻的科學研究的畫麵。這種將日常生活中的普通場景,上升到“哲學思考”的高度,真的讓我耳目一新。這本書並沒有用復雜的學術術語,而是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寶寶內在的探索欲和學習能力展現得淋灕盡緻。它讓我意識到,原來我的寶寶身上蘊藏著如此巨大的潛力,而我的責任,就是去發現並嗬護這份寶貴的潛能,而不是一味地灌輸知識。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哲學”這兩個字總有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覺得那是成年人纔能觸及的高深領域。但《寶寶也是哲學傢》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巧妙的方式,將這個概念拉近瞭我,也拉近瞭我的寶寶。它並沒有強迫寶寶去理解那些復雜的理論,而是通過觀察和解讀寶寶的行為,來展現他們內在的“哲學思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描述寶寶如何通過觸摸、咀嚼、甚至摔打來感知和認識世界。這不就是一種最直接的“經驗主義”嗎?寶寶用自己的身體去丈量世界,去理解事物的本質。這讓我反思,我們大人是不是太過於依賴書本和二手信息,而忽略瞭最直接的感官體驗?這本書給瞭我一個全新的視角,讓我看到寶寶身上那種純粹的學習動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是多麼的寶貴。它鼓勵我去傾聽寶寶內心的聲音,去理解他們那些看似無厘頭的行為背後,可能隱藏著深刻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