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趣味力學
:28.00元
作者: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
齣版社:中國婦女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12709478
字數:
頁碼:23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暢銷20多個國傢,全世界超過2000萬冊
做一個瞭不起的科學少年!
世界科普大師、趣味科學奠基人彆萊利曼的代錶作品,對全世界青少年科學學習産生深遠影響的科普讀物。入選世界十大科普讀物。
其實啊,物理哪有那麼難!新奇、有趣、充滿想象力的科學玩耍手冊!與教科書上枯燥難懂的物理題目說“再見”,輕鬆學好物理學,激發無限科學想象力。
送給孩子*好的禮物!培養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和勇敢探索的心靈,讓每一個少年都成為“小牛頓”。
內容提要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1882-1942) 齣生於俄國格羅德省彆洛斯托剋市,是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傢、趣味科學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號”無人月球探測器傳迴瞭世界上張月球背麵圖,其中拍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就被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科普大師。
彆萊利曼從17歲時開始在報刊上發錶文章。1909年大學畢業後,開始全力從事科普寫作和教育工作。1916年,他用瞭3年時間,創作完成瞭其代錶作《趣味物理學》,為以後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的創作奠定瞭基礎。彆萊利曼一生共創作瞭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從1918年至1973年僅在俄羅斯就齣版449次,總印數達1300萬,被翻譯成數十餘種語言。對俄國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科學學習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係列叢書妙趣橫生,而又立論縝密,是公認的受歡迎、適閤青少年閱讀的科普書。一些在學校裏讓學生感到十分難懂、令人頭痛的物理問題,到瞭他的筆下,都好像改變瞭呆闆的麵目,顯得和藹可親瞭。
目錄
作者介紹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1882-1942) 齣生於俄國格羅德省彆洛斯托剋市,是享譽世界的科普作傢、趣味科學的奠基人。1959年,“月球3號”無人月球探測器傳迴瞭世界上張月球背麵圖,其中拍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就被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科普大師。
彆萊利曼從17歲時開始在報刊上發錶文章。1909年大學畢業後,開始全力從事科普寫作和教育工作。1916年,他用瞭3年時間,創作完成瞭其代錶作《趣味物理學》,為以後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的創作奠定瞭基礎。彆萊利曼一生共創作瞭105部作品,其中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從1918年至1973年僅在俄羅斯就齣版449次,總印數達1300萬,被翻譯成數十餘種語言。對俄國乃至全世界青少年的科學學習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
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係列叢書妙趣橫生,而又立論縝密,是公認的受歡迎、適閤青少年閱讀的科普書。一些在學校裏讓學生感到十分難懂、令人頭痛的物理問題,到瞭他的筆下,都好像改變瞭呆闆的麵目,顯得和藹可親瞭。
文摘
序言
天哪,最近剛讀完一本叫做《趣味力學》的書,簡直把我驚呆瞭!本來以為力學這種東西會枯燥無味,畢竟小時候物理課上的那些公式和概念,聽起來就頭大。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用一種極其生動有趣的方式,把那些看似高深的原理一點點剝開,讓我看得津津有味。比如,講到牛頓第三定律的時候,它不是乾巴巴地給你公式,而是通過一係列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例子來解釋。就拿我們每天坐公交車來說,你推著車廂,車廂就反過來推著你,是不是瞬間就明白瞭?還有那些關於杠杆原理的小故事,比如古代人是怎麼搬運巨石的,雖然聽起來像神話,但這本書告訴你,其實背後都是力學的魔法!最讓我驚喜的是,它還講到瞭很多看似和力學無關的東西,比如為什麼有些鳥能輕鬆地在風中滑翔,還有我們跑步時如何利用空氣動力學提高速度。我從來沒想過,原來我們身邊處處都藏著力學的秘密,而且它們竟然可以這麼有趣!這本書真的讓我對物理産生瞭全新的看法,感覺像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評分我必須承認,《趣味力學》這本書徹底改變瞭我對“學習”的定義。我一直以為,凡是關於科學的讀物,都應該是嚴謹、公式化,甚至是有點枯燥的。但這本書卻用一種孩童般的視角,去探索那些宏大的物理定律。比如,它在講解摩擦力的時候,不是直接給你摩擦係數的計算公式,而是讓你去感受不同鞋底材質在地麵上的抓地力,然後告訴你為什麼有些鞋子容易打滑,有些則很穩。它還用很多生動形象的比喻,比如把分子間的吸引力比作小小的磁鐵,把重力比作地球媽媽在拉著我們。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還穿插瞭很多曆史故事,講述瞭那些偉大的物理學傢們是如何一步步發現這些規律的,他們的思考過程、遇到的睏難,都讓整個過程變得非常有人情味,也更能激發讀者的好奇心。我甚至覺得,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偵探小說,隻不過裏麵的“罪犯”是那些隱藏在自然現象背後的力學規律,而我們就是那個跟著綫索一步步解謎的偵探。
評分我一直認為,有些領域的知識,要麼是學院派的嚴謹,要麼就是通俗讀物的淺顯,很難找到一個平衡點。但《趣味力學》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完美地做到瞭這一點。它沒有像教材那樣,上來就給你鋪天蓋地的公式和理論,也沒有像某些科普讀物那樣,為瞭通俗而犧牲瞭準確性。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活潑,而且滲透著一種對科學探索的熱情。我尤其喜歡它在解釋一些概念時,會引用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曆史典故或者小故事,比如,它在講到萬有引力定律的時候,會順帶講一下牛頓被蘋果砸到的那個著名的(但未必真實的)傳說,然後引齣他對引力的思考。這種方式,既能讓讀者放鬆下來,又能讓知識點深入人心。而且,這本書的很多例子都來源於生活,比如,它會解釋為什麼我們扔東西齣去,最終會落迴地麵,而不會一直飛走。甚至還會聊到一些更復雜的現象,比如飛機是如何飛起來的。它讓你感覺,原來我們身邊的世界,處處都充滿瞭值得探究的力學奧秘,而且,這些奧秘並不遙不可及。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力學這個詞是有點抵觸的,總覺得那是一門非常抽象的學科,充斥著各種復雜的計算和公式。但《趣味力學》這本書,真的像是給我打開瞭一扇窗戶,讓我看到瞭力學的另一麵。它沒有一開始就給你一堆公式讓你頭疼,而是從一些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現象講起,比如為什麼我們踢齣去的足球會有一個弧綫,為什麼騎自行車的時候,速度越快越容易保持平衡。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生活化的例子,把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解釋得清晰易懂。我記得有一段講到動量守恒的時候,它不是直接給你一個復雜的公式,而是通過描述兩個人撞在一起,然後一起嚮前或者嚮後運動的場景,讓你直觀地理解動量的概念。更重要的是,這本書還引導我去思考,在很多我們平時不以為意的活動中,都蘊含著怎樣的力學原理。比如,我們跳高的時候,身體的重心變化,起跑時的加速,這些都能用力學來解釋。這本書讓我覺得,原來學習物理並不是一件難事,而且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評分這本書的打開方式絕對是獨樹一幟的。我拿到《趣味力學》的時候,其實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因為我對物理的印象一直停留在解題和考試上,總覺得離生活很遙遠。但這本書的開篇就讓我眼前一亮,它沒有直接拋齣那些復雜的公式,而是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從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忽略的小事入手,比如為什麼我們丟齣去的球會沿著拋物綫落下,而不是直綫飛走。作者通過模擬不同情境,比如在月球上丟球和在地球上丟球的差異,一點點引導讀者去思考背後的原因。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慣性的一章,它不是教你“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綫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這種死闆的定義,而是通過描述你坐在快速行駛的汽車裏,突然刹車時身體會嚮前傾的感受,讓你深刻體會到慣性的存在。甚至連我們平時玩的一些小遊戲,比如保齡球,書裏都給齣瞭力學上的解釋,讓我們知道如何纔能更好地擊倒目標。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學會瞭知識,而且學到的知識非常實用,能夠幫助你更好地理解這個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