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谘詢與治療100個關鍵點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心理谘詢與治療100個關鍵點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完形治療
  • 心理谘詢
  • 心理治療
  • 人本主義心理學
  • 技巧
  • 乾預
  • 個案分析
  • 格什塔爾特
  • 治療方法
  • 心理健康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巧藝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4902
商品編碼:29906444687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心理谘詢與治療100個關鍵點譯叢-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

定價:59.80元

售價:44.9元,便宜14.9元,摺扣75

作者:(英)戴維·曼恩(Dave Mann)著;竇東徽 李雪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10-01

ISBN:978712230490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是引進英國老牌齣版社Routledge 的心理學經典係列“心理谘詢與治療100個關鍵點譯叢”中的一個分冊,與APA那套心理谘詢係列偏重理論性不同,本書以要點式呈現完形治療的關鍵點與技巧,特彆推薦給受訓中的心理谘詢師與治療師以及執業心理谘詢師參考。

內容提要

完形治療提供瞭一種聚焦當下的關係方法,其核心是一種基本信念,即相信來訪者知道調整其情境的*方式。通過對話和創造性實驗來提升覺察,完形治療師們為來訪者創造瞭走上個人化健康之路的條件。 《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為這一充滿彈性和影響深遠的方法提供瞭簡明的指南。全書包括如下幾個討論主題。·支撐完形治療的理論假設;·完形評估和進程診斷;·場理論、現象學和對話;·倫理和價值觀;·評估與研究。 本書主要的適讀人群是正在接受完形治療培訓的學員,以及想對完形取嚮有更多瞭解的執業心理谘詢師。

目錄

部分完形治療之旅地圖:基礎理論假設

1 什麼是完形?002

2 什麼是一個完形?005

3 創造性調整007

4 圖形與背景009

5 當下012

6 自我的過程:自我演繹014

7 我:本我、自我和人格的概念016

8 整體論與健康導嚮019

9 完形與精神病學/生物醫學模型的關係021

10 覺察連續體023

11 個人主義和場範式026

12 接觸邊界028

13 體驗的完形循環:早期構想030

14 體驗的完形循環:後期發展032

15  接觸的阻抗、中斷與緩和036

16 內攝039

17 迴射042

18 投射045

19 融閤048

20 接觸的維度050

21 未竟之事:蔡加尼剋效應052

22 關懷與創造性中立054

23 改變的悖論056

24 自主性與審美標準059

25 像“賦能一樣”支持061

26 接觸與阻抗063

27 五項能力065



第二部分開始治療之旅:準備與啓程

28 治療初始環境和情境070

29 探知預期,製定協議072

30 傾聽來訪者的故事076

31 診斷過程078

32 評估過程081

33 來訪者的情境084

34 來訪者的接觸機能086

35 來訪者的覺察(覺察的三個區域)089

36 移情、反移情和共同移情的可能性092

37 來訪者如何“身入”095

38 治療計劃:規劃治療旅程098



第三部分治療之旅

39 生活空間和場102

40 以發展的視角看待生活空間105

41 作為當下情境的治療空間108

42 場被需求所組織110

43 對支持的研究112

44 羞愧和內疚都是場的功能115

45 挑戰和實踐準備117

46 文化場119

47 創造性實驗121

48 隱喻與想象的使用123

49 傢庭作業和練習126

50 感覺和感受 128

51 共同創造、暫時性和水平化130

52 意嚮:伸齣手,讓我的世界有意義133

53 先驗現象學和鬍塞爾135

54 現象學還原的準則137

55 存在主義現象學:“我是”139

56 主體間性:我總是陷入自己的經驗中141

57 關注身體的“感覺”143

58 投射性認同145

59 能量、興趣、需求、活力147

60 覺察和覺察減弱149

61 接觸模式152

62 對待夢156

63 馬丁·布伯:我-你及我-它關聯159

64 之間162

65 代入——關於共情的一個警示164

66 存在166

67 確認168

68 緻力於對話170

69 非剝削172

70 活在關係中174

71 協調176

72 我-你態度、我-你時刻178

73 自我錶露180

74 語言182

75 破裂與修復184



第四部分轉化:旅途換乘

76 對環境的侵犯行為188

77 發展理論190

78 五層次模型193

79 實驗196

80 發展性支持200

81 兩極化與贏傢/輸傢203

82 “啊哈”體驗206

83 宣泄與釋放208

84 培養對覺察的覺察211

85 個體與團體治療213

86 結束216

87 持續的自我治療219



第五部分倫理和價值觀:所有治療旅程的重要警示牌

88 治療邊界224

89 評估風險227

90 邁入更廣闊的場230

91 帶著差異的視角工作233

92 性話題236

93 治療中的撫觸239

94 完形督導242

95 治療師的支持245



第六部分對方法的研究和評估:終點和迴顧

96 完形的精神傳統和超個人250

97 研究與閤適的研究範式252

98 在個體和團體治療之外的完形應用255

99 迴顧257

100 關於不確定性259



參考文獻262

專業名詞英中文對照錶268

譯後記270


作者介紹

戴維· 曼恩是英國心理治療協會( United Kingdom Council for Psychotherapy,UKCP)的注冊完形心理治療師,在“迴心”研究所(Metanoia Institute)、完形心理治療培訓所和捨伍德心理治療培訓所擔任督導和培訓師。他還是《British Gestalt Journal》(《英國完形雜誌》)的副主編。

文摘


序言



好的,下麵為您提供一本不涉及《完形治療:100個關鍵點與技巧》的圖書簡介,內容圍繞心理谘詢與治療領域展開,側重於其他流派和前沿視角。 --- 從人本到神經:現代心理治療的整閤路徑與臨床實踐 圖書導言:超越範式,擁抱復雜性 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心理睏擾的形態日益復雜,對心理治療師提齣瞭更高的要求。傳統的單一理論流派往往難以全麵應對來訪者多維度的生命經驗與生物-心理-社會需求。本書《從人本到神經:現代心理治療的整閤路徑與臨床實踐》旨在構建一個超越傳統邊界的理論框架,引導臨床工作者超越單一理論的局限,探索整閤性的、以證據為基礎的臨床路徑。 本書並非對既有流派的簡單羅列,而是聚焦於 “整閤” 這一核心議題。我們相信,有效的治療來源於對來訪者個體差異的深度理解,以及靈活運用不同理論工具的能力。通過深入探討人本主義的哲學基礎、認知行為的實證力量、精神動力學的深度挖掘以及神經科學對情感調控的啓示,本書勾勒齣一條通往更具適應性和個體化治療的實踐藍圖。 第一部分:理論基石的再審視——從人本關懷到實證基礎 本部分旨在鞏固和深化讀者對心理治療核心哲學的理解,並將其錨定於當代科學發現之上。 第一章:人本主義的核心:無條件的積極關注與關係動力 盡管完形治療強調“在場”與“接觸邊界”,但人本主義的核心價值——真誠、共情與無條件的積極關注——仍然是所有有效治療關係的基石。本章將重新審視羅傑斯理論的精髓,並探討如何在高度結構化的認知行為療法(CBT)框架內,仍然保持核心的人本關懷。重點討論如何將“關係”視為一種可被覺察和使用的治療變量,而非僅僅是治療的背景。我們將分析“關係作為中介”的神經生物學基礎,例如依戀理論如何通過治療關係塑造新的神經通路。 第二章:認知行為的迭代:超越自動化思維與技能訓練 認知行為療法(CBT)是目前證據支持最充分的流派之一。本章著眼於CBT的最新發展,特彆是第三浪潮療法(如辯證行為療法 DBT、接納與承諾療法 ACT、基於正念的認知療法 MBCT)。我們不再僅僅關注識彆和修正自動化思維,而是轉嚮更深層次的認知靈活度、情境化理解和接納。深入剖析ACT中的“心理僵化”概念,以及如何通過“去融閤”技巧幫助來訪者從思維的束縛中解放齣來。這要求治療師不僅是“技能教練”,更是“意義構建者”。 第三章:精神動力學的當代視野:依戀、情感調節與移情分析 精神動力取嚮的價值在於其對無意識過程、童年經驗和內在客體關係的深入探索。本章重點討論依戀理論在現代精神動力學中的核心地位。我們將分析“安全基地”的構建如何影響來訪者的自我穩定能力。同時,關注 情感聚焦療法(EFT) 和 心智化基礎的治療(MBT)。EFT如何幫助來訪者識彆和重新體驗被壓抑的情感核心,以及MBT如何提升來訪者理解自身和他者心理狀態的能力,從而改善人際互動模式。 第二部分:整閤的橋梁——神經科學與跨流派應用 本部分是本書的核心,緻力於搭建理論流派之間的橋梁,引入神經科學的最新見解,指導實際操作。 第四章:神經可塑性與創傷整閤:修復心身聯結 現代神經科學為理解心理治療過程提供瞭客觀的參照係。本章聚焦於身心整閤,特彆是創傷對大腦功能(如杏仁核過度激活、前額葉皮層功能受損)的影響。重點介紹 創傷知情治療(Trauma-Informed Care) 的原則,以及 軀體體驗療法(Somatic Experiencing, SE) 如何通過關注身體的“未完成的行動”和“資源激活”來重新調節自主神經係統。治療師需要理解,許多認知和情感上的“阻力”可能源於根深蒂固的生理反應模式。 第五章:整閤臨床模型:選擇性整閤與技術匹配 “整閤”並非“拼盤”。本章詳細闡述瞭 選擇性整閤(Selective Integration) 和 理論整閤(Theoretical Integration) 的區彆與實踐考量。我們提供一個實用的決策框架,指導治療師根據來訪者的主要功能障礙類型(如情緒失調、人際衝突、認知扭麯或身份迷失)來選擇最閤適的乾預工具。例如,對於高度情緒化的來訪者,可能首先需要DBT的情緒調節技能;而對於存在深層人格結構問題的來訪者,則需要更側重於關係性和深度探索的動力學視角。 第六章:評估與階段性目標設定:以證據為導嚮的實踐 整閤治療要求治療師具備更精細的評估能力。本章側重於測量驅動的實踐(Measurement-Based Care, MBC)。介紹如何係統性地使用標準化的評估工具(如癥狀清單、功能量錶)來監控治療進程,並根據數據反饋靈活調整乾預方嚮。討論 治療聯盟的動態評估,如何將聯盟的破裂與修復視為治療本身的一部分,而非治療的附屬品。 第三部分:特定臨床挑戰與高級技巧 本部分將前述理論應用於具體的臨床場景,提供高級彆的技術指導。 第七章:處理治療室中的“僵局”:邊界、阻抗與治療師的自我覺察 治療的“僵局”是整閤過程中的必然挑戰。本章探討如何將 完形治療的接觸邊界概念(如過度捲入或迴避接觸)應用於識彆阻抗,並將其與精神動力學的移情/反移情現象聯係起來。提供處理治療師個人反移情的工具,強調自我覺察和督導在打破僵局中的關鍵作用。 第八章:應對邊緣性特質與關係不穩定性:結構與靈活性的平衡 邊緣性特質(Borderline Features)的來訪者挑戰著治療關係和治療師的穩定感。本章整閤瞭DBT的辯證思維與依戀理論的心智化概念。重點討論如何在維持堅定結構(如規則、界限)的同時,保持對來訪者痛苦的共情與理解,避免陷入“控製”與“放任”的二元對立。 第九章:文化敏感性與治療的去中心化 當代治療必須是文化敏感的。本章強調 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 的重要性,指導治療師如何識彆自身文化預設,並理解來訪者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構建意義和應對痛苦。討論去中心化(Decentering)的實踐,即認識到治療師的“科學”和“臨床”知識本身也帶有文化和曆史的局限性,從而真正尊重來訪者的生命敘事。 結語:終身學習者的承諾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批判性思維、整閤能力和高度倫理意識的臨床實踐者。心理治療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我們鼓勵讀者將本書視為一個起點,而非終點,持續地在實踐中檢驗、反思並超越既有的模型。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心理谘詢的初學者,正在努力地學習和吸收各種心理學理論,為未來的職業生涯打下堅實的基礎。市麵上關於心理谘詢的書籍琳琅滿目,但很多都過於學術化,讀起來非常吃力。當我看到這本書的題目時,就被它“100個關鍵點”的簡潔和“技巧”的實用性所吸引。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隨身手冊”,在我遇到睏惑時,能夠快速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介紹一些具體、可操作的谘詢技巧,例如如何引導來訪者去覺察自己的情緒,如何幫助他們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如何鼓勵他們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教會我作為一名谘詢師所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我尤其希望能學到如何與來訪者建立起真誠、信任的谘詢關係,因為我知道,良好的關係是所有心理治療的基礎。

評分

這本關於完形治療的書,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一開始,我被它那簡潔明瞭的排版和精煉的語言所打動。我一直覺得,好的心理學書籍不應該故弄玄虛,而是應該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將復雜的理論呈現齣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當不錯,它沒有羅列一大堆晦澀的術語,而是用一種更加貼近生活的語言,解釋完形治療的精髓。我特彆欣賞它在講解每個關鍵點時,都會配以一些簡短的案例或者思考題,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在實際谘詢情境中的應用。例如,書中關於“身體的智慧”這一章節,就詳細描述瞭如何通過關注來訪者的身體感受來洞察其情緒和未錶達的需求,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新的視角。我以前更多地關注語言層麵,而忽略瞭身體往往是更誠實的反應器。這本書的齣現,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身體在心理治療中的重要性,也給瞭我一些新的方法去引導來訪者與自己的身體重新連接,去傾聽身體發齣的信號。

評分

我對心理治療的各種流派都抱有濃厚的興趣,而完形治療以其獨特的存在主義哲學基礎和對“此時此地”的強調,一直是我特彆關注的一個方嚮。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它以“100個關鍵點”的形式,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梳理和深化對完形治療理解的絕佳機會。我尤其看重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理論的層麵,而是非常務實地介紹瞭大量的技巧。我希望它能教會我如何設計和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練習,比如“空椅子技術”、“夢的解釋”等等,這些都是完形治療中的經典方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到如何根據來訪者的具體情況,靈活地選擇和調整這些技巧,而不是生搬硬套。我想知道,在麵對不同性格、不同睏境的來訪者時,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完形治療的原理,去激發他們的自我成長和內在力量。這本書如果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指導性的建議,那就太有價值瞭。

評分

在我看來,心理谘詢的精髓在於對人性深度的理解和對生命過程的尊重。完形治療,以其獨特的視角,深刻地觸及瞭人的內在體驗和當下的感受,這與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谘詢理念不謀而閤。這本書的“100個關鍵點”的錶述方式,讓我覺得它並非是那種堆砌大量文獻、故弄玄虛的學術著作,而是更傾嚮於一種提綱挈領、直擊本質的解讀。我非常期待它能夠深入淺齣地闡述完形治療的核心理念,比如“整閤”、“自我支持”以及“我與你”的關係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富有啓發性的技巧,幫助我在谘詢中更好地去引導來訪者,讓他們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最終走嚮完整的生命狀態。我尤其關注的是,這本書會不會介紹一些能夠觸及來訪者“核心信念”的技巧,因為我相信,很多長久存在的心理睏擾,其根源往往在於一些根深蒂固的負麵信念。

評分

這本書我早就想入手瞭,一直被它“100個關鍵點與技巧”這個標題吸引,總覺得能用最精煉的方式點撥齣完形治療的核心要義,尤其是在我們這樣快節奏的社會,能夠快速掌握精髓是多麼重要。我之前在工作中也接觸過一些不同流派的心理谘詢理論,但總感覺有些理論體係過於龐雜,不容易消化和實際運用。完形治療給我的印象一直是非常注重當下、強調個人責任和完整性,聽起來就很“落地”,很適閤我們實際操作。這本書的翻譯質量也讓我很期待,畢竟專業書籍的翻譯水平直接影響到讀者對內容的理解。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體、可操作的案例分析,能夠讓我看到理論是如何在實踐中應用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層麵。比如,在處理來訪者迴避、否認或者投射等防禦機製時,完形治療有哪些獨特的乾預手段?這本書會不會詳細介紹如何引導來訪者覺察自己的“未竟事宜”,以及如何通過各種練習來幫助他們整閤部分,重新獲得完整性?我非常看重這一點,因為很多時候,來訪者的問題根源就在於內在的割裂和不完整。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