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15堂创意绘画课—形体的探索与表现-W
定价:58.00元
作者:【西】吉玛·嘉丝奇,琼瑟 ·阿什辛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229983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更多西班牙绘画基础经典教程系列丛书:1.101个绘画创作技法2.101个画创作技法3.101个油画创作技法4.101个水彩画创作技法5.15堂创意绘画课—线条的造型与表现-W 6. 15堂创意绘画课—空间的塑造与表现-W7. 15堂创意绘画课—色彩的描绘与表现
内容提要
本书是西班牙绘画基础经典教程中的一本,以“面向自然的艺术,面向创新的创作”为主题,从艺术家的角度出发,指引读者要用美术的方式去感受、想象和创造,并将教会你如何去探索各种绘画的造型,学习不同的表现技法,发挥个人的艺术风格。
目录
作者介绍
吉玛·嘉丝奇和琼瑟·阿什辛都是从事绘画教学和创作的视觉艺术家,均毕业于巴塞罗那大学,获美术学学士学位,各自都曾多次在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参展。自1955年,他们在一个试验集体艺术创作的文化协会中以“CREART”为名联合创作。本教程中的每一种创意方法都来自于他们在巴塞罗那艺术研究院任教授期间主持的绘画工作室教学经历。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具启发性的绘画类书籍之一。我本身就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在形体塑造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画面总显得缺乏厚重感和力量感。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绘画技巧,而是从“形体”这个根本出发,层层深入地剖析了形体在绘画中的重要性以及表现方法。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那种对形体的敏锐洞察力。他能够用非常精炼的语言,准确地捕捉到形体的本质特征,并将其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绘画表现。书中关于“形体的骨骼感与肌肉感”的讲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作者将人体结构与形体表现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们能够从内部理解形体的生成逻辑,从而在外部进行更精准、更有力的塑造。我以前画人物,总觉得他们的身体像是“软趴趴”的,缺乏那种坚实的支撑感,看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骨骼和肌肉是如何支撑起人体的,以及如何在画面中通过光影和线条来强调这种力量感。此外,书中关于“形体的节奏感与韵律感”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认为,好的形体表现,不仅仅是准确,更重要的是要有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吸引观者的目光,并产生共鸣。
评分这本书在我书架上已经有段时间了,最近终于有空翻阅,结果真的给了我很多惊喜。我一直觉得自己对绘画的理解停留在比较表面的阶段,就是知道怎么画出眼睛、鼻子、嘴巴,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画面不够生动,缺乏那种“活”的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了通往更深层次的绘画理解的大门。它不是简单地教你“怎么画”,而是引导你去“理解怎么画”。比如,它在讲形体的时候,不是枯燥地列举各种几何体,而是通过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形体在画面中的重要性。那些关于光影的章节,更是让我醍醐灌顶,我以前画的人脸总显得平板,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是光影的运用不够到位,导致形体不够立体。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实例,这些实例都非常经典,无论是人物还是静物,都处理得极具表现力。我常常会盯着这些图看半天,然后对照着书里的讲解,试图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处理这些形体的。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让你在学习技巧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激发你的思考,让你主动去探索和发现。我发现自己开始在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时,不再是简单地看到一个轮廓,而是开始去分析它的体积感,去想象光线照射在它上面会产生怎样的明暗变化。这种观照方式的改变,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也让我对绘画的热情更加高涨。
评分收到这本书的那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它,原本以为它只是一本普通的绘画教程,但很快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种非常“玩味”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探索和发现形体的奥秘。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的讲解。作者通过一些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形体是如何在空间中存在的,又是如何与周围的环境产生联系的。比如,书中提到,一个球体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和在一个开阔的空间里,它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种细致的观察和描述,让我豁然开朗。我以前在画背景的时候,总是显得比较随意,没有和主体形体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而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开始意识到,背景的形体同样重要,它需要与主体形体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画面。书中的一些关于“形体的变形与夸张”的章节,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觉得,绘画就要忠于现实,但这本书却告诉我,适当的变形和夸张,能够让画面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作者用了很多例子来证明这一点,让我看到了形体在艺术家手中,可以焕发出多么强大的生命力。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待并不高,我搜寻的初衷只是想找一本能快速提升我素描能力的教材,毕竟手头的项目时间比较紧。没想到,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技巧类书籍”的认知。它没有那种“速成”的承诺,也没有那种立竿见影的“秘籍”,反而更像是一场漫长的、但却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它讲的“形体”,不是我之前理解的那些死板的几何体组合,而是将它们融入到更广阔的语境中,比如在讲人物的时候,会深入到骨骼、肌肉的结构,然后告诉你这些内部结构是如何影响外部形体的,光影又是如何巧妙地勾勒出这些内在的动态。这让我感觉自己在跟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他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是在传授一种绘画的思维方式。书里很多关于透视和空间感的讲解,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之前画的场景总是显得很“平”,缺乏纵深感,而这本书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案例分析,让我理解了如何在画面中营造出远近关系,让画面“透”出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形体与情感”的连接的部分,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如何通过形体的扭曲、拉伸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这让我意识到,绘画不仅仅是技巧的堆砌,更是情感的表达。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绘画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许多,不再局限于“画得像”,而是开始追求“画得有灵魂”。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我这样一个有着多年绘画基础但始终觉得瓶颈期的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的绘画风格比较“软”,缺乏那种硬朗有力的表现力,尤其是在处理人物的骨骼和肌肉感时,常常显得不够扎实。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对“形体”的深入解读所吸引。它不仅仅停留在基础的几何形体讲解,而是将其延伸到人体结构、解剖学,以及更宏观的物体塑造。作者在阐述过程中,非常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从最基础的块面关系,到复杂的体积推敲,层层递进,让我的理解过程非常顺畅。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形体的动态表现”的章节,作者通过对不同姿态下人体形体变化的细致分析,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形体即是运动”的道理。以前我画人物,总觉得是静止的,缺乏生命力,现在我明白了,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形体在运动中的那种微妙变化和张力。此外,书中关于光影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没有照搬那些复杂的物理定律,而是从绘画表现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光影如何塑造形体、如何烘托气氛,如何增强画面的戏剧性。看完书中的案例,我尝试着去观察现实中的光影,再去运用到自己的绘画中,惊喜地发现,原本平淡的画面一下子变得立体而富有生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