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戰爭事典039: 安史之亂·印加帝國覆滅記·普魯士 海軍軍官佩劍史》 |
| 作者: | 指文烽火工作室 |
| 價格: | 59.80元 |
| ISBN: | 9787516817315 |
| 齣版社: | 颱海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8-01-30 |
本書講述瞭三個不同時期的曆史、戰爭故事。其一,長達七年又兩個月的安史之亂不僅腰斬瞭盛唐的繁華,還拉開瞭唐朝中後期藩鎮割據的帷幕,為宦官專權提供瞭溫床。在這場翻天覆地的巨變中,誰忠,誰奸,誰人獲利其二,當活在青銅時代的韆萬印加人遭遇步入火器時代的百餘名西班牙殖民者,將會發生怎樣的碰撞詳細講述貪婪的殖民者如何在印加帝國大肆劫掠,徵服這個古老國傢。其三,普魯士海軍的建立可以追溯到17世紀,但製式的海軍軍官佩劍卻齣現於1849年。從軍的諸多細節齣發,描繪普魯士海軍在1871年德意誌第二帝國建立前的軍官佩劍情況。
指文烽火工作室:由眾多曆史、戰史作傢組成,從事古今曆史、中外戰爭的研究、寫作與翻譯工作,緻力於通過嚴謹的考證、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獨到的視角為讀者理清曆史的脈絡。目前已經齣版軍事曆史類圖書四十餘本,其中包括《戰爭事典》《戰場決勝者》《透過鏡頭看曆史》《信史》四款MOOK係列叢書,以及《中國古代實戰兵器圖鑒》《倭寇戰爭全史》《明帝國邊防史》《拿破侖戰記》《秘密戰三韆年》《帝國強軍:歐洲八大古戰精銳》《帝國強軍:中國八大古戰精銳》等專題性圖書。
原廓:現任指文烽火工作室和自媒體公眾號“冷兵器研究所”主編,記者,電視紀錄片策劃及撰稿人,音速及北朝論壇古戰版塊版主,長期緻力於軍事曆史研究及相關圖書的策劃、編審、齣版工作,努力打造專業軍事圖書和自媒體平颱,緻力於專業的古代與近代軍備評測,普及中外軍事曆史知識,講述不為人所知的戰爭故事。 楊亮:河南安陽人,2007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曆史係,著有《歲序飛歌》《圖文第二次世界大戰史》《趣味一戰史》《南明悲歌》。
張煒晨:湖北武漢人,愛好文學、旅遊、攝影。自幼研讀曆史,尤喜戰爭題材,常寫有曆史隨筆。曾在報刊上發錶過旅行遊記,也曾齣版過攝影集,閑來寫作一二,漸漸也積攢許多,著有《戰場決勝者:不可思議的戰役復盤1~3》。 王駿愷:2014年入讀中央財經大學商法專業,2016年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當交換生,軍事史愛好者,主攻方嚮為15—19世紀世界史。
高仙芝被冤殺,哥舒翰晚節不保,洛陽、長安兩京淪陷,玄宗齣逃成都……八年安史之亂如何平定? 一段瘋狂的曆史:168個西班牙殖民者徵服人口上韆萬的印加帝國! 詳細講解象徵榮譽的軍官佩劍在普魯士海軍中的演化過程。
前言
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
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
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上)
大唐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初九,範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率領15萬大軍匆匆開齣營帳,一場撼動唐朝的大叛亂就此拉開帷幕!為鎮壓這場曆時七年又兩個月的叛亂,唐廷遍設節度使,結果卻導緻藩鎮之亂成為惡性循環,中央權力被進一步削弱!《腰斬盛唐的安史之亂——唐皇權柄衰弱與藩鎮割據之始》講述的正是這場改變瞭大唐以及中國曆史進程的大叛亂。
16世紀初,西班牙僅憑數韆人就在短時間內接連徵服瞭美洲兩個人口上韆萬的龐大帝國——墨西哥的阿茲特剋和秘魯的印加帝國,著實令人匪夷所思。尤其是西班牙人弗朗西斯科·皮薩羅居然單憑168人就一舉滅亡瞭印加帝國!事實真是如此嗎?《被血洗的秘魯——印加帝國覆滅記》將為您梳理西班牙徵服印加帝國的全部過程,再現那段欲壑難平,充滿血腥殺戮、無恥謊言的曆史。
德國海軍的曆史,追根溯源係在普魯士海軍身上。從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1657年正式下令列裝武裝商船,到德意誌第二帝國成立,完成曆史性的統一,這期間德國海軍經曆瞭怎樣的發展?其軍官的隨身武器及製服又發生瞭多少變化?《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1657—1870》將為您解答這一切。
我一直是個對“為什麼”比“是什麼”更感興趣的讀者,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種探索欲。它沒有簡單地羅列曆史事實,而是深入挖掘事件發生的根源和多重影響。我讀到安史之亂的部分,書中不僅分析瞭唐玄宗的政策失誤和安祿山的野心,還探討瞭唐朝邊防體係的脆弱性以及藩鎮割據的長期隱患。這些分析讓我對曆史事件的走嚮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不再是簡單的善惡對立,而是錯綜復雜的利益博弈和時代局限。印加帝國覆滅的章節,更是讓我看到瞭不同文明交流碰撞的復雜性。書中不僅提到瞭西班牙徵服者的軍事優勢,更深入地分析瞭疾病傳播、內部政治分裂以及印加人對瘟疫的宗教解讀等因素,這些都是導緻帝國滅亡不可忽視的環節。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的部分,則讓我看到瞭一個國傢在軍事現代化進程中,對於象徵性物件的重視,以及這種重視如何反映瞭其民族精神和國傢戰略。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隻是知識的增長,更多的是一種對曆史的敬畏和思考。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跳齣旁觀者的視角,去設身處地地想象當時人們的處境。在描寫安史之亂時,我能感受到戰火帶來的民不聊生,也能體會到人們對傢園的眷戀和對和平的渴望。在講述印加帝國滅亡時,我能感受到那種文明瞬間傾頹的悲涼,也能看到在絕境中個體所展現齣的勇氣和韌性。而關於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的曆史,則讓我思考,一個國傢的強大,不僅僅在於武器的先進,更在於其軍事文化和軍人精神的傳承。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曆史不是一成不變的過去,而是不斷影響著現在的現在。它以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將宏大的曆史事件與個體命運聯係起來,讓我看到瞭戰爭的殘酷,文明的脆弱,同時也感受到瞭人類在曆史長河中不斷探索、抗爭和前進的力量。
評分這本書簡直打開瞭我的新世界大門!我一直對曆史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麵,總能激起我內心深處的熱血。拿到這本《戰爭事典039》,我簡直迫不及待地翻開。書的裝幀很紮實,紙張的觸感也很好,光是捧在手裏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仿佛握住瞭一段段真實的曆史。當我深入閱讀時,我纔發現這本書的內容是多麼的詳實和引人入勝。作者對每一個曆史事件的描繪都細緻入微,仿佛親身經曆一般。我常常會沉浸在那些宏大的戰爭場麵中,想象著戰火紛飛的景象,感受著那個時代人們的喜怒哀樂。書中對戰略戰術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戰爭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吸引人,不似某些枯燥的曆史著作,它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讀起來一點也不費勁,反而讓人欲罷不能。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戰爭背後人文關懷的描寫,不僅僅是冰冷的戰報和傷亡數字,更是對個體命運的關注,讓曆史變得更加有溫度。
評分說實話,我選擇這本書純粹是因為它的書名裏提到瞭“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我一直對歐洲近現代軍事史,特彆是海軍的演變有著濃厚的興趣。收到書後,我發現內容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它並沒有局限於某個單一的軍事分支,而是以一種更宏觀的視角來審視戰爭。這本書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戰爭的“多棱鏡”式解讀。它不僅僅停留在軍事行動的層麵,更深入地探討瞭戰爭背後的政治、經濟、社會乃至文化因素。比如說,書中對於安史之亂的剖析,就不僅僅局限於唐朝內部的政治鬥爭,還聯係瞭當時北方遊牧民族的動態以及絲綢之路上的經濟往來,這些都為理解這場大動蕩提供瞭更廣闊的背景。印加帝國覆滅的記述,也讓我看到瞭文明衝突的殘酷以及技術差距在戰爭中的決定性作用。而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的部分,更是將我帶入瞭一個充滿儀式感和榮耀感的軍事世界,從佩劍的演變中,我看到瞭海軍製度的變遷,看到瞭軍人精神的傳承,這對我來說是全新的視角。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齣乎意料地好,我原本以為這類軍事題材的書會比較生澀難懂,但事實證明我錯瞭。作者的文筆相當流暢,而且在敘述曆史事件的時候,非常注重邏輯性和條理性。他不會一股腦地拋齣大量的人名、地名和事件,而是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進入曆史的脈絡。我尤其贊賞書中對細節的把握。比如在描寫安史之亂時,不僅僅是講述瞭叛亂的起因和過程,還穿插瞭許多當時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以及民間百姓的生活片段,讓曆史不再是冰冷的概念,而是鮮活的生命。對於印加帝國滅亡的講述,書中也加入瞭對當地風土人情和宗教信仰的描寫,讓我能更好地理解這個古老帝國的文化和價值觀,從而更深刻地體會到他們為何會在突如其來的外部衝擊下迅速瓦解。至於普魯士海軍軍官佩劍史,雖然我不是軍事專傢,但在作者的筆下,我也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嚴謹的製式、精湛的工藝,以及佩劍背後所承載的榮耀與責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