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 广陵书社 9787555407171

李商隐诗选 李商隐 广陵书社 978755540717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诗歌
  • 唐诗
  • 李商隐
  • 诗选
  • 古诗词
  • 经典
  • 文学
  • 广陵书社
  • 中华文化
  • 唐代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学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广陵书社
ISBN:9787555407171
商品编码:29978643037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 名:李商隐诗选
作 者:
出版社:
丛书名:文华丛书系列
出版日期:201707
版  次:
页  数:0
ISBN :9787555407171
定价:120 元 本店价:90 元
折扣:【75】 节省:30 元
分类:  →  
货号:1737975
图书简介 李商隐诗可分为四类:咏史诗、抒情诗、无题诗、应酬诗。其中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具一格的创造。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转,辞藻精丽,声调和美且能疏密相间,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李商隐诗在晚唐独树一帜,成就较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言律绝,是继杜甫之后,唐代七律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作者简介 目   录 插图和节选
唐宋风华:一段跨越千年的诗歌之旅 书名: 唐宋风华:一段跨越千年的诗歌之旅 作者: 历史研究者 联盟 出版社: 翰墨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SBN: 978-7-5001-0123-4 --- 卷首语:盛世的回响与士人的心声 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我们与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两座高峰——唐朝与宋朝。我们并非简单地罗列诗人的名字或堆砌典故,而是试图深入探究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那些不朽的篇章是如何诞生,以及它们如何映照出士人阶层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我们将聚焦于诗歌的演变脉络、风格的流变,以及特定历史事件对文风的塑造作用。 这是一次关于“文脉”的考察,追溯自初唐的筚路蓝缕,历经盛唐的磅礴气象,直至中晚唐的沉郁顿挫,再到宋代格律的革新与理性的渗透。通过对不同时期代表作的精细解读,读者将能领略到文学形式如何与时代精神相互作用,彼此成就。 第一部分:大唐气象——从初唐到盛唐的辉煌奠基 第一章:初唐的探索与格律的定型 初唐是诗歌发展的一个关键过渡期。在“初唐四杰”的带领下,诗人们挣脱了六朝浮靡文风的束缚,开始追求清新自然的风格。本章将详细分析“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在诗歌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特别是律诗格律的最终确立,为后世的创作提供了稳定的结构框架。我们将剖析他们如何将个人的抱负与初唐变革的时代氛围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既有古典韵味又不失青春朝气的文学面貌。重点文本将包括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广阔胸襟,以及骆宾王在政治风波中迸发出的锐利笔触。 第二章:盛唐的交响——浪漫与现实的交织 盛唐无疑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其作品的雄浑、豪迈、清新与深刻,至今无人能出其右。本章将以“双璧”——李白与杜甫为核心,展开论述。 李白:飘逸的仙气与对自由的咏叹。 我们将探讨李白的浪漫主义如何根植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极度肯定,以及他如何通过夸张、比喻等手法,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充满神性的诗歌世界。他的诗歌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是对僵化体制的一种无声反抗。我们会深入分析其乐府歌行的继承与创新,以及他与山水、月亮之间构建的独特哲学关系。 杜甫:沉郁顿挫中的家国情怀。 杜甫的伟大在于他将诗歌的社会功能推向了极致。在“安史之乱”前后,他的创作经历了从青春的憧憬到中年饱经忧患的巨大转变。本章将重点剖析“三吏”、“三别”等现实主义杰作,分析其“诗史”地位的形成原因。探讨杜甫如何通过精准的白描和深沉的同情,将宏大的历史叙事浓缩于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之中,体现出一种至高的人文关怀。 第三章:边塞与田园的交响 除了李杜二人,盛唐的诗坛尚有两支重要力量:边塞诗派与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不再仅仅是描绘战争场面,而是融入了对边疆异域风光的奇特想象和对从军将士的复杂情感。本章会解析“金戈铁马”背后的文化意涵。同时,王维、孟浩然等人的田园诗,则开创了一种禅意与诗意相融的境界,将山水之美转化为心灵的栖息地,为后世文人的隐逸情怀提供了范本。 第二部分:中晚唐的转折——从繁复到深沉 第四章:中唐的变革与新乐府运动 安史之乱后的中唐,社会矛盾加剧,诗风也随之转向更具批判性和社会责任感。白居易作为新乐府运动的旗手,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本章将集中分析白居易的通俗易懂与深刻的讽喻力量,对比其与元稹在文学主张上的异同。同时,韩愈、柳宗元领导的古文运动对诗歌体裁的影响,以及韩愈如何试图以奇崛的笔力重振古道,都将是本章探讨的重点。 第五章:晚唐的精巧与感伤 进入晚唐,国家衰微,士人的心境也变得更加内敛和感伤。诗风趋向精雕细琢,对细节的捕捉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李商隐(本书将避开其个人生活细节的揣测,专注于其诗歌的艺术成就)、杜牧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本章将重点探讨他们如何将历史典故、个人情思与精妙的意象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美感。对杜牧的七言绝句中那种对逝去繁华的凭吊,以及李商隐隐晦的象征手法所蕴含的复杂情绪,我们将进行细致的文本分析,揭示其语言艺术的高超之处。 第三部分:宋代的转型——诗词的并存与文体的变革 第六章:宋诗的理性之光 宋代文学的重心逐渐转向词,但宋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呈现出与唐诗截然不同的面貌。宋诗的特点是“以文为诗”,注重议论性、哲理性和对日常生活细微的观察。本章将围绕“黄庭坚的江西诗派”展开讨论,分析其“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创作手法,以及这种注重技巧和典故的风格对后世的影响。苏轼则以其旷达的胸襟和对哲理的思考,为宋诗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理”的追求。 第七章:词的兴盛与抒情方式的演变 虽然本书侧重于诗歌的历程,但不能忽略宋词的勃兴对诗歌创作观念的冲击。本章将简要概述词的兴起,以及词的抒情方式如何反过来影响了诗人对意境营造的理解。从柳永的市井情怀到苏轼的豪放、辛弃疾的悲壮,宋代文学在抒情表达上实现了更为细致和广阔的拓展。 结语:跨越千年的对话 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引导读者理解唐宋两代文学的内在关联性与差异性。唐诗的“气”与宋诗的“理”,浪漫的喷薄与理性的沉淀,共同构筑了中国古典文学最为深厚的底蕴。通过本书的梳理,读者将能带着更广阔的视野,去重新品味那些耳熟能详的篇章,体会文学是如何随着时代的风云变幻而生生不息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时代的侧影,一次穿越时空的真诚对话。 --- 附录: 唐宋重要诗人年表对比 诗词术语简释(如:律绝、乐府、中调、慢词等) 唐宋文学批评思想简述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从小就对唐诗耳濡目染的人,我阅读过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诗选,但这一本在“选”与“注”的平衡上做得尤为出色。它没有陷入收录过多冷僻之作而显得学院派气过重,也没有为了追求流行而删减了体现诗人独特风格的经典名篇。整体的选目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李商隐作为“朦胧派大师”的艺术高度,也照顾到了读者对“伤春悲秋”经典句式的渴求。我尤其注意到,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意境跳跃性强的作品,编者似乎花费了大量精力去梳理其脉络,使得原本难以把握的诗意能被较为清晰地传达出来,这对于那些想深入了解李商隐复杂情感世界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每次读完一首,我都会合上书本,闭目沉思片刻,感受那份属于“西风残照,斜阳故纸”的独特忧郁气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既是诗歌的载体,也是理解诗人复杂人格的一面镜子。

评分

这本诗集初拿到手的时候,那种沉甸甸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敬意。装帧设计很雅致,那种淡淡的墨香仿佛能穿越时空,让人立刻沉浸到那个风云变幻的晚唐气象之中。我特意挑了个安静的午后,在窗边细细品读,首先吸引我的是那些意象的精妙组合。李商隐的文字,从来都不是直白的叙事,而是层层叠叠的意境叠加,像雾像雨又像风。读到那些关于“无题”的篇章时,那种朦胧而深沉的情感,读完后久久不能散去,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个在迷离灯火下辗转反侧的旅人。尤其欣赏出版社对字体的选择和排版,清晰却不失古韵,使得那些拗口的典故和华丽的辞藻也变得易于咀嚼。这本书无疑是为真正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准备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一扇通往盛唐余晖与晚唐哀愁交织的艺术殿堂。翻阅间,那些关于爱情、友谊、怀古的篇章,总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让人不禁感叹,千百年过去,人类共通的情感内核从未改变,只是借由诗人卓绝的笔力得以永恒。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纸张质量,给我的感觉是“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在如今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年代,能够拥有一本实体书,特别是如此用心打磨的诗集,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纸张的触感温润,不是那种廉价的反光纸,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引起眼部疲劳。更重要的是,那些细微的边距设计和留白,让每一首诗歌都有了呼吸的空间,不至于被密密麻麻的文字压迫。我发现,很多诗歌在不同的光线下阅读,感受都会有细微的差别,比如早晨的阳光下读,那些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似乎更清晰;而夜晚的台灯下读,那种无可奈何的愁绪又更加浓烈。这本书的物理属性,极大地提升了阅读过程的仪式感和沉浸感。它成功地将李商隐那些复杂、破碎、却又无比华美的诗句,以一种实体美学的方式固定了下来,值得珍藏。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是一种被时间温柔包裹的感觉。李商隐的诗,总是带着一种“求不得”的执念,无论是对仕途的渴望,还是对爱情的坚守,都浸透着一种宿命般的悲凉。而这本选集,似乎懂得如何恰当地烘托这种气氛。我尝试着大声朗读了几篇,发现他的句式和韵律本身就具有极强的音乐性,读起来有一种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仿佛能听到晚唐宫廷的丝竹之声,和着诗人低沉的叹息。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而是一种高级的情感表达,它让你在感叹诗人命运多舛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文字本身超越一切苦难的力量。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没有将李商隐塑造成一个脸谱化的“悲情诗人”,而是让我们看到了他思想的深度和艺术技巧的炉火纯青,使得读者在接受悲剧感染力的同时,更能欣赏到其中蕴含的艺术光辉。

评分

坦白说,我对诗词的鉴赏能力也就是个业余爱好者水平,但翻开这本《李商隐诗选》后,我立刻感觉自己像被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带着游览了一座宏伟的迷宫。这本选本的编排非常贴心,它似乎懂得初学者在面对晦涩典故时的困境,在关键之处总能提供恰到好处的注释,不像有些版本,注释多到把正文都挤没了,让人抓不住重点。我特别喜欢那些收录的关于自然景物的诗作,比如写黄昏、写落花的部分,他的笔触总是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美感,将衰败描绘得如此动人,让人在心疼的同时又忍不住赞叹其文字的纯粹性。我甚至在读到某几句时,会停下来,对照着窗外的景色默默地揣摩诗人心境的微妙变化。这本书带来的阅读体验是立体的,它强迫你慢下来,去感受字与字之间的呼吸,意与意之间的缠绕。这不仅仅是收集了诗歌,更是对诗人一生心境轨迹的一次精心梳理,让读者能体会到他仕途的坎坷与情感的幽微。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